共情传播下的体育娱乐新融合
——以《超新星全运会》为例

2020-11-17 11:51陈依云
新闻前哨 2020年9期
关键词:超新星共情综艺

◎陈依云

一、《超新全运会》节目简介

《超新星全运会》由腾讯视频、腾讯体育、京东联合出品,是横跨文体两界的大型专业运动会,是国内首个体娱跨界类型节目。 从香蕉娱乐、华谊时尚等60 多家知名经纪公司中选出的近150 位艺人,在节目中跨界变身运动员,进行跑步、射箭、艺术体操、游泳等多项体育项目的备战比拼。

二、共情传播与《超新星全运会》的契合分析

共情这一概念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在学者吴飞所著《共情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探索》一文中,文章指出,共情能够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同情心理,并做出利他主义的行动。共情现象最早由心理学家揭露。心理学家巴森特对共情现象做了区分,得到八个不同的共情现象。

《超新星全运会》作为国内首档以运动会为主要内容打造的综体育艺节目,以明星为参赛主题,观众多为粉丝,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与其传播策略密不可分。 以共情为受众心理基础, 选取节目片段结合共情现象以及共情产生的就三个阶段分析能得出其受欢迎的原因, 依靠提高共情力来增强观众的共情心理, 进一步为未来国内体育综艺节目的发展提出策略。

三、从共情传播看体育娱乐融合新特色

1.节目模式之新

《超新星》与以往体育综艺节目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打破了“固定MC+娱乐明星+体育明星”串联起来的学习模仿式情节,集结众多明星打造一场他们之间的直接比拼,传播“生而为赢”的口号,以运动为主题,旨在通过年轻爱豆身体力行传承体育精神。真正回归到体育的本质,把赛场搬到专业体育场内,促使观众从专业角度去认可这档节目。正如学者吴飞所说,共情的心理基础是镜像神经元,只有在场景设置上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 才能在后续的赛事呈现中促使观众能有“感同身受”的共情心理产生。 点播加直播模式也是国内体育综艺节目首次使用, 既满足了粉丝的综艺娱乐感, 也满足了重视竞技比拼的部分体育专业人士的真实竞赛感,与“中国首个青春体娱跨界IP”相呼应。

2.参赛主体之新

以往体育综艺节目中的运动员多是以飞行嘉宾身份参加节目,而《超新星》打破常规,将时下最红最受欢迎的偶像艺人作为主角,其中不乏大批初出茅庐的选秀新人,粉丝群体年轻且庞大;也有像魏大勋、于小彤等拍戏多年的青年演员,始终活跃在镜头前;更有像董力、王志文那样曾经是专业运动员的转型明星。在流量当道的今天,节目组把镜头对准90 后甚至00 后的明星群体是明智的, 通过镜头展现出他们褪去偶像光环为了荣誉奋勇拼搏的一面, 艺人们严谨认真、刻苦努力的训练态度、对队员的团结关怀以及不言放弃的顽强毅力,都通过《超新星》的镜头呈现出了最真实的一面,无形中向观众传递着努力拼搏、超越自我以及绝不认输的体育精神。 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体育元素而弱化了娱乐明星的身份, 也让观众能抛开粉丝滤镜或不带有色眼镜认识到偶像艺人在体育赛场上的形象, 从而感染到观众产生共情心理。

3.节目理念传播之新

有学者认为, 共情的产生包括情绪感染、 观点采择和共情关注三种成分或三个阶段,《超新星》 用明星的一言一行代替了共情产生的三个阶段。

情绪感染是指当个体面对他人情感状态或处境时,会自发地产生情绪上的唤醒,并形成与他人同形的情绪体验。在《超新星》的跑步比赛中,专业赛程、起跑姿势甚至接力比赛中交接棒的规则制定都能让观众和参赛者从心里认可这是一场正式且严肃的比赛,使双方快速进入同一场域中为情绪感染做铺垫。 在进入比赛后,参赛者的奋力拼搏和在场观众的呐喊能起到带动作用,让屏幕前的观众受到情绪感染。

观点采择是指自我从他人视角或他人所处的情境出发,想象、推测和理解他人态度与感受的心理过程,这属于共情的认知成分。在跑步比赛中,所有的现场状况都是真实无台本的,爱豆的表现、状态以及队友间的加油鼓气相互帮助都是出于本能的反应。 在男子150 米接力比赛中北方队的队员在奔跑过程中摔倒再起身接着跑那一幕会让观众感受到体育给人带来的巨大力量, 会引起某一部分有过同样经历的观众的感情共鸣。跑步比赛本身具有的青春、热血是观众们渴望的, 也是节目组想要通过最真实的镜头传递给观众的节目理念。

共情关注是指帮助他人的心理动机, 如对遭受恐袭国家表现出的担心、关心、怜悯和同情等。 在《超新星》这档综艺节目中,明星们不再是以往展露在大众面前的精致面孔,而是为了争夺冠军赢得荣誉的普通运动员。 从受众角度来说,观众能通过《超新星》的镜头去感知明星从备赛至赛后的变化,见证他们的成长,这样可以使粉丝或非粉丝属性的观众了解明星们的另一面, 促使观众加深对于明星的认同感。对于明星而言可以提升自己的形象,拓展自己的事业范围,让更多的人喜欢支持自己。

4.受众体验之新

在以往的体育综艺节目中例如《来吧冠军》、《这就是灌篮》所呈现的几乎都是运动员传授,娱乐圈明星体验效仿的模式,观众几乎没有参与感。 而《超新星》中,现场有大批粉丝在看台上拉横幅举灯牌,将粉丝应援文化引入节目,粉丝在念稿和加油环节中无形消除了与明星艺人的距离, 不断地互动,加强了赛事传播的交互性。

四、从共情角度探索体育综艺发展策略

是否能让综艺嘉宾和观众产生共情是一档综艺节目成功的标准之一,只有达到共情传播效果,才能让观众认可接受这档节目, 甚至能产生粘性观众或是把普通受众转化为忠实粉丝,扩大观众范围,提升节目口碑。

1.以“爱”为共情基础,打造受观众欢迎的体育综艺

“内容为王”是新媒体时代判断综艺节目是否优质的标准之一,节目制作应该思考如何以内容和质量取胜,增强体育要素,同时提升节目的娱乐观赏性。 打造优质体育综艺,向观众传递有价值的体育精神内核,推广优秀的体育文化。例如《超新星》的游泳比赛中于小彤为了辽宁队的荣誉,克服内心恐惧下水训练到后来完成了比赛, 这种集体荣誉感是体育比赛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到他的粉丝和观众, 推动粉丝们向他学习皆成为一个有集体荣誉感的人。这是这档节目想要传递的正能量,而在未来的体育综艺节目中, 制作团队也的确需要思考怎样把节目内容优质化,促使观众能从节目中收获到宝贵的体育文化。

防止体育综艺过度娱乐化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节目组应合理分配节目中体育和娱乐的比重, 要始终坚持体育综艺的宗旨是通过娱乐的方式来传播体育文化, 而不是请几个明星做毫无意义的模仿作秀, 这样不能让节目深入观众心底得到观众喜爱。在共情层面来说只有先得到观众喜爱,才有产生共情的基础。 以娱乐性代替体育专业性是吸引广大老百姓广泛参与体育运动、 推动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2.共情因对象情境而变,饭圈文化促进体育娱乐新融合

节目组巧妙地将“饭圈”应援文化引向体育圈,从而使观众将对超新星的喜爱转移过渡到明星所进行的体育运动上来。节目组抓住“新”星对年轻一代的号召力,以此激励以偶像为榜样的一众年轻人,传播体育正能量,参与到更多的运动项目当中。节目组采用共情传播的方法,通过赛事呈现引起观众共鸣,达到全民健身甚至体育强国的目的。

有了偶像的正确指引示范, 能吸引粉丝去参与同样的运动,为全民健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打造公共体育娱乐发展平台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手段, 一是加快推动体育赛事版权平民化和转播权市场化运营, 鼓励有条件的线上线下媒体创办体育赛事,邀请有影响力的娱乐明星参与。二是打造有特色的品牌赛事或品牌体育节目, 激发全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潮。 在体育与娱乐的融合中发展体育事业。

结语

由于新媒体的地位日益提高,体育综艺节目层出不穷,《超新星全运会》 形成了与以往体育综艺不同的创办理念,节目内容以全明星阵容参与体育比赛为主线, 完整的呈现了一届综合赛事,深受观众喜爱。这为将来的体育综艺节目提供了很好的制作思路。 通过《超新星》也得到了例如采取共情传播策略, 拉近观众与明星的距离, 增加粉丝的忠实度,进而促使节目收获更多粘性观众,提升节目口碑;以正确的饭圈文化引导大众参与到体育健身当中, 促进体育娱乐融合,让体育更有趣味性,也促使是时尚娱乐成为推动体育发展的载体。

猜你喜欢
超新星共情综艺
超新星大爆炸之康坎
超新星大爆炸之·罗淑欣
超新星大爆炸之罗淑欣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我的第一颗超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