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生产与情感共鸣
——IP生态下的视频文化

2020-11-17 20:04主持人吴畅畅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
上海艺术评论 2020年6期
关键词:国漫魔童符号

主持人 吴畅畅(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

近几年来,中国的视频文化生产,随着流媒体几乎全方位渗透至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呈现出极为鲜明的代际色彩。无论是纪录片、短视频,还是影视剧甚至网络大电影的创作,在资本的运作下,逐渐IP化。依循青年的文化趣味,IP要么借助既有的文化产品的走红,趁势打造“宇宙”系列,例如国漫或美食纪录片;要么对已然拥有海量读者用户的网络文本进行影视化改编,实现同一内容的跨介质转型的,这几年大火的悬疑剧、盗墓剧,皆可视为这一商业模式的具体成功案例。

今年10月2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了第六届中国电视研究年会。此次年会,不少年轻学者聚焦这一问题展开论述。本次专题特别甄选四篇论文,也希望抛砖引玉,与各位读者一起商榷。

这四篇论文大多谈及了文本的商业化生产方式与运营模式,就纪录片、网络大电影和悬疑网剧的IP生产的某些技术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剖析。然而,执着于文本的符号性生产,也容易让研究者难以深入讨论这样的符号性生产,是如何同青少年受众,或者用户之间,形成较为强烈的情感共鸣。或者说,这样的研究缺乏足够有力的关于这些青年用户被社会动员起来的机制,以及情感结构的分析。仅举一例。当去年我们都在欢庆《哪吒之魔童降世》开启了国漫封神宇宙的先河,是否仔细反思过《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的核心,不在于它借助漫威宇宙的商业运营模式,而在于它将原本反封建、充满高度意识形态斗争的民间故事,改编成适合城市家庭观看的亲子故事。“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占有性个人主义的主张,恰恰是对作为大他者的权力的反抗的一种隐喻。它暗合了当下虽沉浸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教诲却面向全球化和个人主义敞开怀抱的青年“后浪”共同的“情感结构”。

在涉及短视频和身份认同的议题上,本次专题也选出一篇稿件,专门讨论李子柒短视频对外成功输出,甚至成为某种媒介事件的成因。但我们仅仅讨论文化是否足够。伯明翰大学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早已发出呼号,文化不止于文化,它根本上是阶级的。李子柒进入YouTube平台制作短视频,最初是出于某种商业自觉,但它的走红,远不是文化或身份认同这么简单。对好莱坞意识工业关于现代生活形态的文化霸权式的叙述的直觉性抵制、东方主义的心理结构,尤其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和社会环境所造就的压迫感而引发的逃避主义心态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让这位朴素的、没有官方背景的小姑娘,在农村“从前慢”的生活,受到了海外社交媒体用户海量、无政府主义式的追捧。

这是否零星地表明主流媒体这些年在建设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化阵线的过程中,存在着对待群众生活和文艺需求的建制化或精英主义的傲慢心态?它再一次向我们证实,跨文化传播,或者对外传播若要成功,要克服的,哪里是文化折扣,根本上还是政治折扣。

当前国内短视频研究,存在着重于也长于传媒营销或者传媒经济学的精细分析,却拙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精准判断。这样导致的结果,往往是我们对某些文本的走红,难以切中要害,而仅止于某些符号性或技术性描述,颇有些后见之名的感受。

猜你喜欢
国漫魔童符号
致敬国漫
致敬国漫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国漫真的崛起了吗?
The Analysis of Color Narration of Animated Film Ne Zha
《哪吒之魔童降世》经典台词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