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IP网络大电影的理性思考
——以《陈情令之生魂》为例

2020-11-17 20:04
上海艺术评论 2020年6期

王 哲

电影的艺术价值不应只体现在视听元素上,更应体现在反映现实、关注人的精神追求等深层意蕴上。《陈情令之生魂》最重要的是向观众呈现人性中的阴暗面,特别是对人性弱点的剖析具有较强的批判性,启发观众秉持人性中的真、善、美,激发观众对纯净心灵的向往。因此,哪怕是奇幻题材的IP网大,与现实对位,贴合现实生活中当代人的生存境况,并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主题意义才具有价值。

网络大电影是新时代电影产业中的一种新形态,是继院线电影、网络短片、微电影之后,在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介共同推动下的产物。“网络大电影”是爱奇艺于2014年首次公开的概念,即“时长超过60分钟,制作水准精良,具备正规电影的结构与容量,并且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以互联网为首发平台的电影”。1随着网络大电影日趋产业化和规模化,《道士出山》《山炮进城》《不良女警》《血战铜锣湾》《灵魂摆渡·黄泉》《傀儡姬》等一大批优质影片出现在观众面前。

近年来,IP网络大电影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笔者认为由网络小说、动漫、游戏等形式改编而成,制作优良的网络电影即为IP网络大电影(以下简称“IP网大”)。“IP”并非网大的专属特征,《大话西游》《寻龙诀》等院线电影同样出自文学小说。但相较于院线电影,网络大电影更加强调系列化,如爱奇艺借由网剧《老九门》的热播,推出《老九门番外之二月花开》《老九门番外之虎骨梅花》系列。与此同时,网络平台的内容合作推动了IP网大的品牌化。2017年8月,爱奇艺文学正式宣布启动“云腾计划”,强调以文学驱动影视为核心原则,提出未来一年内,将分别向爱奇艺网络剧、网络大电影免费开放100部、500部文学版权,与行业内优秀制作者共同进行影视化开发。2在“云腾计划”的强势驱动下,《道师爷》《神龙诀之千年灵狐》《青衣道师》《时空救援队》等多部题材丰富的优质IP网大陆续上线,获得票房口碑双丰收的优异成绩。

2019年6月27日,《陈情令》于腾讯视频独家播出。该剧由著名女性文学网站“晋江文学城”的签约网络小说家墨香铜臭的原创网络小说《魔道祖师》改编而来,并由企鹅影视、新湃传媒出品,最终获得豆瓣评分8.2分、网络播放量超60亿的成绩。为了将这一IP生命延续下去,新湃传媒继续推出番外电影——《陈情令之生魂》,同年11月7日在爱奇艺平台正式上线。该IP网大延续小说及网剧的创作风格,讲述温宁、蓝思追与魏无羡、蓝忘机告别之后,一起夜猎、锄奸扶弱的故事。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上线四天观影人次为72.5万、分账票房累计为788.8万,位列同期在映网络电影之首。并且,在11月爱奇艺网络电影票房榜中,该片票房分账近2000万,成为当月冠军。《陈情令之生魂》无疑可以成为解读IP网大现象的范例。

IP网大盛行背景 基于网络小说的跨媒介叙事

在2018中国文化IP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董事、总经理陈彦发布的《2018中国文化IP产业发展报告》指出,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我国目前已进入“混态融合”时代,小说、动漫、影视剧、游戏,乃至一切娱乐形式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构建了一个泛娱乐产业生态圈。作为一种新兴文学形式的网络小说逐渐成为影视界投资者的新宠,许多业界人士将工作重心由自主创作转移到网络小说的跨媒介叙事之上,IP网络大电影日益盛行。

“跨媒介叙事”又称“跨媒体叙事”“跨媒体讲故事”,最早由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提出,他认为“跨媒体故事横跨多种媒体平台展现出来,其中每一个新文本都对整个故事做出了独特而有价值的贡献”。3尽管各个平台对核心叙事的展现手法不尽相同,但它们却能各取所长地营造出一个协同场景供用户体验与消费。也就是说,跨媒介叙事中每个媒介平台的内容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文本,彼此之间保持相对独立,但又统一并致力于将不同文本连续、完整地呈现在受众面前。《陈情令之生魂》正是在《魔道祖师》故事框架之上,沿袭《陈情令》的精神内核,集奇幻、仙侠、武打、惊悚等诸多元素于一身的IP网大。

年轻受众的推动力量

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网络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中20——29岁网民群体占比最高,高达24.6%。不仅如此,《2018网络文学发展报告》也指出,2018年网络文学作者中“90”后作者的比例达50.6%,30岁以下的读者占比近六成,其中超过十分之一的读者是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由此可见,“年轻化”成为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趋势。

伴随互联网发展逐渐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对娱乐消费和精神消费的需求比较强。调查显示,超过八成读者会关注网文改编成的影视剧、动漫或音乐等衍生品。“他们的特点是,总是大量甚至过量地关注那些吸引他们的事物,而且还常常表现出对其他媒介迷的强烈感知和认同”。4这些用户构成了其他媒介形态的核心受众、决定着市场的走向。在原著《魔道祖师》累积了一定粉丝量之后,随着网剧、网络大电影等作品的播出,大量读者从网络小说的线上阅读跨越到影视剧的观看。网络小说与其他产品之间相互促进,充分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诉求,通过深入挖掘衍生价值达到IP效益最大化。

IP网大自身优势 延续IP故事内容

一个IP网大若要赢得票房与口碑双丰收,关键是故事本身足够优质。不仅如此,IP的每一个衍生产品都要在原基础上既保持一贯风格又兼具创新性,才能够使IP故事内容获得永久生命力。《魔道祖师》虽然是修仙小说,却深具武侠精神,充满正义感,改编后的《陈情令》也将剧中人物形象塑造地更加饱满立体,与观众产生共鸣,获得巨大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在“以数据说话”的影视市场,《陈情令》单日最高播放量破2亿、热搜上榜173次、累计热搜值5.6亿、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累计850亿的成绩推动新湃传媒在此IP之上继续发力,打造番外电影《陈情令之生魂》。虽然影片无魏无羡及蓝忘机“双男主”加身,但依旧延续《陈情令》夜猎除祟、为民除害的故事,沿袭网剧时空发展脉络。

“IP”是一把双刃剑。一个优质IP的确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引流观众,获得最直观的点击率和播放量,但同时观众却非常挑剔,他们抱着能够从此产品中获得对原IP的回归与拓展的心态来审视作品,其口味更难琢磨。因此, IP网大的核心是故事,重点在于打磨剧情使那些由IP吸引而来的观众获得心理满足。《陈情令之生魂》采用正叙与插叙相结合的叙事手法,基本遵循线性叙事方式,观众无须运用太强的推理性即可完整理解本片含义。温宁离开魏无羡后开始踏上自己的人生路,在一座被称为“小不夜天城”的扶风城中探查到有夺人灵识、吸人精血的事情发生,便留下一探真相,并在与鬼影打斗过程中遇到蓝思追,两人一起携手破案。在当事人萧忆的讲述中他们了解到萧氏灭门、阴铁现身,随着调查持续深入,剧情两次反转,在刻画萧忆、周子殊与萧情的人物关系中,完成真相的披露、爱恨纠葛的呈现及温宁的精神蜕变。整部影片虽未及90分钟,但每个角色都饱满立体,凸显人性善恶,既满足了观众对原有故事的期待,又提供了更多新意。

加深“网感”贴合受众

对于玄幻题材的网络大电影,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运用相对夸张的视觉效果来展现故事,即加深“网感”来迎合网大年轻受众的兴奋点。所谓“网感”,就是网络大电影运用互联网思维,顺应受众的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来设计影片,以此获得关注度、认可度,它是网络大电影在影视市场争得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单纯蹭片名热度、大量使用网络用语、追求视觉奇观的网络大电影对“网感”的把控是有偏颇的,这类创作者非但缺乏影片视听内容的整体把控,还在自以为迎合受众审美趣味的道路上拉低受众审美标准。相对而言,《陈情令之生魂》对“网感”的把控更胜一筹。

故事主要发生在黑夜,画面整体色调偏重“阴暗风”,为影片增添了更多神秘感;而在对扶风城过去叙事的画面构建中,影片色调明亮炫彩,多以柔和的光线展现美好故事情节,与经历阴铁之乱的现在呈现鲜明对比,更加突出现在时空的凄惨与荒芜。最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打斗特效运用十分讲究,温宁的铁链、蓝思追的弦杀术、阴铁的黑气特技制作相比《陈情令》更富玄幻风。影片高潮的打斗中配以二次元动漫类型背景音乐,使整个过程更加激情澎湃。

保持IP精神内核

IP价值若要深入挖掘,那么各个作品的精神内核要保持一致。网剧《陈情令》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江氏家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及双男主魏无羡与蓝忘机的狭义行为,传递出“虽为少年,却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

作为番外的《陈情令之生魂》避免了国内部分奇幻影片价值取向不明确的弱点,在创作中始终保持原始IP的精神内核,着重刻画坚守本心的赤子情怀。温宁与蓝思追为了使扶风城恢复往日繁华、还百姓正常生活,怀揣锄奸扶弱的侠义之心探寻事实真相,伴随两人的成长,影片伸张正义、大胆行事、保持真我的中华传统价值观逐渐呈现在观众面前,在人物纠葛与价值观对撞的过程中显现对本心的坚守。一方面讲述了一部青少年成长的故事,另一方面也呈现了人性贪念的可怕,引发观众思考。

IP网大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故事创新性不强,应在IP基础上再创造

作为番外电影,《陈情令之生魂》整个故事架构与《陈情令》的桥段非常相似,扶风城萧氏一家惨遭灭门,夜晚大门内有啪啪拍门声俨然是网剧中岳阳常氏灭门与义城探寻刀灵故事的结合。影片的叙事结构与原IP大同小异,缺乏创新性,极易导致审美疲劳。另外,影片强行加入《陈情令》的元素,在台词中频频提及原主人公魏无羡,并在温宁遇到危险时直接加入魏无羡于危难之中解救他的画面,虽没有刻画正面形象,魏无羡却贯穿影片始终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事实上,影片剧情与网剧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如此生硬植入,便有猎取观众之嫌。

“许多IP包括已经拍摄的IP,并不具备转换成电影的基础。至少,不经过脱胎换骨式的改编,是无法进行电影拍摄的”。5当作品呈现形式由电视转向电影,其叙事方式、人物关系有所不同,单纯依靠热度及粉丝的大IP来制作网络电影的行为,无法获得成功。因此网大创作者必须对原IP进行重新编排与创造,尤其是番外电影更应在原作的基础上加大故事的创新力度,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加工。也就是说,创作者要遵循电影艺术规律,秉承“内容为王”的基本原则,脱离“重形式轻内容”的通病,避免故事情节雷同化、人物形象扁平化的问题,打造符合受众审美期待的影片。

制作相对粗糙,应高投入细打磨

《陈情令之生魂》在公司买下IP版权之时就已经在打磨剧本,加之曾执导过多部优秀电影的导演裘仲维的专业能力,影片在结构搭建、场面呈现、特效制作、气氛渲染等方面没有太大问题,但仍旧在剧中某些情节点上出现偏差。比如,既然影片承接《陈情令》展现温宁离开魏无羡之后的情节,则故事应在网剧基础之上继续向前推进,但温宁来到扶风城的前一年,萧府还在为温氏制灯,这与网剧中温氏早在十六年前就被覆灭的剧情完全冲突。并且,网剧中阴铁已不复存在,而影片中赵忆如何得到当年被金光瑶藏于金陵台的魏无羡手稿,又如何获得一枚阴铁的事实并没有向观众明确阐释。

这些偏差很大程度上出自剧本制作相对粗糙,剧情思虑不周等问题。一部好的IP网大,每一个画面都应细心雕琢,每一个细节都应反复琢磨。在尊重原IP故事且流畅叙事的基础之上,创作者应搭建更加专业的制作团队,加大对影片的资金投入,拥有相对完备的统筹规划之后再进行开机拍摄,就算是小成本小场面也要以内容和制作取胜,力求通过长时间的潜心创作打造出经典的IP网大。

价值赋予牵强,主题意义应更鲜明突出

影片结尾扶风城萧府灭门惨案真相露出水面,反面人物赵忆因爱成魔最终自食恶果,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温宁冲破心魔,跟随内心寻找自己的人生。虽然影片主题浅显易懂,但其精神内核大多流于台词的直白表述,而不是由剧中人物命运及戏剧冲突烘托出来供观众回味。

归根结底,电影的艺术价值不应只体现在视听元素上,更应体现在反映现实、关注人的精神追求等深层意蕴上。《陈情令之生魂》最重要的是向观众呈现人性中的阴暗面,特别是对人性弱点的剖析具有较强的批判性,启发观众秉持人性中的真、善、美,切莫为自身私欲误入歧途,激发观众对纯净心灵的向往。通过影片明确的价值取向,观众获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内心宣泄,因此,哪怕是奇幻题材的IP网大,与现实对位,贴合现实生活中当代人的生存境况,并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主题意义才具有价值。

结语

当下IP网络大电影已经成为影视业必不可少的力量,推动网络文学的跨媒介叙事,影响电影市场的创新发展。IP的价值正在更多层级地拓展开来,IP网大的潜力也在更深层面内挖掘出来,但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众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IP网大的优势及不足。只有对IP保持清醒认知,才能逐个突破IP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短板,真正推动IP网大的良性运作。随着影视行业的发展,相信IP网络大电影的创作者会更加理性运用IP,更好地兼顾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打造更多品质优良的影片供观众赏析。

[1]杨向华.网络大电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N].中国艺术报,2017-04-07(006).

[2]凤凰网.爱奇艺云腾计划强势驱动网文产业升级 众大神作家携新作加盟明星作家团[EB/OL].http://news.ifeng.com/a/20170928/52213765_0.shtml,2017-09-28.

[3][美]亨利·詹金斯著、杜永明译.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56-157.

[4][英]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等译.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8.

[5]史可扬,史之辰.IP电影热的理性审视[J].民族艺术研究,2018,31(02):12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