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PDCA循环在盆底重建术后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价值

2020-11-17 14:49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1期
关键词:重建术盆底盆腔

杜 欣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江苏 盐城 224000)

盆腔器官脱垂指的是因为诸多因素致使盆底支持组织相对薄弱,造成盆腔器官降低移位而导致的器官功能异常和位置异常的疾病,发病人群以中老年女性为主。临床上,针对该病的治疗主要采取盆底重建手术。据有关资料显示,持续盆底肌功能锻炼能够及早恢复盆底重建术患者盆底肌功能,促进其生活和质量的提高[1]。因此,本研究针对PDCA循环管理在盆底重睑术后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52例进行盆底重建术患者,基于双模拟法分为2组,各26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41~68岁,平均(55.48±3.21)岁;观察组中,年龄40~66岁,平均(55.52±3.18)岁;两组研究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实施常规盆底肌功能锻炼法者为对照组,为患者讲解关于盆底重建术有关内容,包括目的、注意事项等,同时将健康教育等工作做好,并进行出院指导和随访等。

实施PDCA循环管理者为观察组,具体如下[2]:①计划阶段(P):组建盆底肌功能锻炼指导小组,组成人员包括护士长、主管护师及责任护士,小组主要负责人是具备丰富经验的主管护师,小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学习关于疾病和手术知识,同时学习关于PDCA循环的理论知识等。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再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制定科学、规范的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案。②实施阶段(D):术前,帮助患者填写基础资料调查问卷,术后首日对患者病情变化密切监测,同时进行一对一的盆底功能锻炼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为患者介绍关于盆底肌群生理知识,分发关于盆底肌功能锻炼手册,制定锻炼日程进度表,按照表格中的内容逐一进行,准确记录每日完成的项目、问题和时间等。每完成一项内容进行1次标注,并将锻炼期间遇到的问题准确记录下来。③检查阶段(C):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功能锻炼完成状况进行检查,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要求负责人签进度表,由小组负责人实施随访工作,并对临床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对责任护士随访状况监督和管理,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处理。④评价阶段(A):每月开展一次探讨会,加强对患者功能锻炼状况进行关注,归纳总结检查期间出现的问题,对护理方案进行合理调整。

1.3 观察指标

统计所有患者康复锻炼依从状况,并记录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和PFDI-20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结果的处理均采取SPSS 20.0软件,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s)和率(%)表示,分别以t和x2检验;两组比较经P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康复锻炼依从性

观察组比对照组康复锻炼依从性高,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康复锻炼依从性[n(%)]

2.2 盆底肌功能恢复状况

干预前,两组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PFDI-20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比对照组优,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盆底肌功能恢复状况(±s)

表2 比较盆底肌功能恢复状况(±s)

分组 例数 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UA) PFDI-20(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26 3.49±0.60 5.65±0.92 153.22±23.50 23.56±4.49观察组 26 3.56±0.63 8.97±1.54 153.27±23.57 16.23±3.47 t 0.410 9.437 0.008 6.587 P 0.683 0.000 0.994 0.000

3 讨 论

盆腔器官脱垂指的是因为诸多因素导致盆底支持组织薄弱,致使盆腔器官下降移位诱发器官功能和部位异常,具有会阴部肿物脱出、出血、排便异常、炎症和排尿异常等症状。临床上,针对该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传统手术尽管可以使盆腔器官脱垂改善,但是有些患者无法有效修复,盆腔重建术利用无张力阴道吊带修补、悬吊松弛的组织,通过对机体无伤害的合成材料将原有受损的组织取代,并对盆底组织架构重建,且弹性效果明显,不会发生排斥反应[3],特别是对于体质较差、年龄较大者,更加适用[4]。PDCA循环管理主要包括4个阶段,分别是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将其应用于临床中可取得显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康复锻炼依从性、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PFDI-20方面,观察组干预后比对照组优,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盆底重建术后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过程中,通过实施PDCA循环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同时可改善患者盆底肌功能。

猜你喜欢
重建术盆底盆腔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气囊止血带在幼儿上肢矫形手术中的规范化使用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盆腔积液怎么办
保留外耳道后壁上鼓室软骨重建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