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咽通气管行气道管理对急性脑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的应用

2020-11-17 14:51曹爱萍周小燕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1期
关键词:血氧气道肺部

曹爱萍,周小燕

(海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南通 226600)

急性脑卒中(ACS)患者因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网状结构受到抑制,易致咽部肌群麻痹,造成喉部和舌部肌张力降低,引起舌后坠堵塞口咽部通道,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意识障碍加重[1]。合并舌后坠伴意识障碍的ACS患者多不能较好地配合常规吸痰,无法有效清除呼吸道深处的分泌物,增加呼吸道黏膜损伤和肺部感染的概率[3]。因此,我病区成立课题研究组,探索对ACS伴意识障碍患者通过口咽通气管行气道管理的护理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8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ACS合并舌后坠伴意识障碍患者90例,经病史和MRI证实为A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6~10分。男58例,女32例,年龄61~85岁,平均67.4±5.6岁;急性病程3~18小时,平均8.7±3.6小时;出血性62例,缺血性28例。根据数字表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对照组:采取常规吸痰措施。(2)观察组:采用口咽通气管吸痰措施。对脑卒中专科护理组成员进行口咽通气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方法,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干预操作前,先向患者家属告知采用口咽通气管辅助呼吸的目的、方法、优点、风险和维护要点。将患者取去枕平卧位,肩下垫一软枕,采用双手托下颌法开放气道,助其张口。使头稍向后仰,协助病人清除口腔分泌物;有义齿者,操作前取出义齿。操作者采用反向插入法,即将口咽通气管的凹面向上抵住舌面插入口腔,必要时护士甲使用压舌板向下压住舌体辅助护士乙放置,当其前端接近咽后壁时(已通过悬雍垂),再将其旋转180°凹面向下推送,使口咽管远端位于会厌上方,予面罩5 L/min吸氧。如需吸痰时护士一人即可操作,吸痰时氧气改鼻导管6 L/min吸入。

1.3 观察指标

第7天时,观察两组的开放气道所需时间、血氧饱和度(SaO2)、GCS、肺部感染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 22.0软件处理,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以(n,%)和±s表示,组间用x2比较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的开放气道所需时间、SaO2、GCS、肺部感染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指标的比较[( ±s),n(%)]

表1 两组护理指标的比较[( ±s),n(%)]

组别 n 开放气道时间(s) SaO2 (%) GCS(分) 肺部感染率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 48 7.36±1.58 94.58±3.54 12.37±2.13 4(8.33) 47(97.92)对照组 48 11.59±2.63 90.62±3.96 10.16±1.92 9(18.75) 42(87.50)

3 讨 论

对于伴有意识障碍的ACS患者而言,如果不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易导致呼吸困难等意外情况,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尤其重要。传统方法是将吸痰管插入患者的口腔进行吸痰,患者的牙齿易咬合吸痰管,舌后坠给吸痰造成较多不便;吸痰管仅能吸出口腔内浅表的分泌物,无法清除呼吸道深处的痰液,一次性吸痰量较少,吸痰时间较长、频率较高,易造成患者呼吸道黏膜的损伤,并发呼吸道感染,对病情和意识恢复带来负面的影响[5]。气管插管可破坏上呼吸道的温化、湿化和净化功能,还会增加肺部感染、气道损伤、意外拔管或导管脱出等多种并发症,较多患者家属不能接受。

邓春华等[8]利用口咽通气管弧形中空和对外支撑的设计特点,使吸痰管能够顺利抵达气道的较深部位,从而彻底吸出痰液,促使和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血氧饱和度等血气指标水平,减少窒息和肺部感染的机会。杨存美等[9]将口咽通气管应用于重型脑血管病早期气道管理中,显著改善了呼吸次数和血气分析指标,痰鸣音和痰液粘稠度明显减轻,有效维持气道通畅,提高吸痰效果和改善机体缺氧状态。本研究观察组的开放气道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改善了患者的机体缺氧状态,促进了脑神经组织的恢复,使GCS等神经功能评分得到显著改善。采用口咽通气管进行气道管理对气道的刺激损伤较轻,具有操作简单、放置容易、无口腔舌头黏膜损伤等优点,患者家属较易于接受并能积极配合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增加了患方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ACS伴意识障碍患者进行口咽通气管气道管理,有效改善呼吸和神经功能指标,降低肺部感染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增进了护患和谐。

猜你喜欢
血氧气道肺部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治疗ICU病房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