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在输液港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0-11-17 14:53陈香华黄敏清刘丹珊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1期
关键词:植入术图式输液

陈香华,黄敏清,王 影,刘丹珊,廖 捷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患者体内的血管通道系统,是外科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1]。作为需长期植入的输液工具,在这一过程中,需实施有效护理,减少并发症风险,同时护士应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增进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知程度,降低患者的恐惧心理,实现自我管理[2]。迄今为止,临床上以口头宣教为主,效果一直不理想。此次研究,以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应用于输液港植入术患者中,研究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月70例输液港植入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34~56岁,平均(38.24±1.12)岁;观察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9~54岁,平均(46.32±2.41)岁。两组基线资料有同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到患者床旁进行宣教,内容包括:输液港的优缺点、组成、手术方式等,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怎样预防和处理并发症,输液港的日常护理及注意事项,并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册;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①绘制方法:思维导图绘制分为手绘初稿和软件绘制正式版。绘制前均需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输液港植入术的护理要点等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及护理专家意见进行整合修改。②将本课题提炼出五个中心词“术前指导”、“术后宣教”、“预防感染”、“防止并发症”、“运动指导”。以五个关键词为中心开始绘图,采用树状图结合发散思维将知识点依次罗列并延伸。③由中心词衔接至下一分支的中心词,各级依次向下级进行扩散。从中心到各分支,字体由大到小,展现各中心之间的关联。④绘图时应选择线条颜色明快、不刺眼为宜,可使用易吸引眼球的图形或符号,图片或视频等结合文字,引起患者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宣教目的。⑤初稿完成后,用Xmind软件进行绘制。该软件应用中国人大脑思维,可以绘制树状图、鱼骨图等,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自由绘制后制成维护小手册,护理人员根据维护小手册进行健康教育培训,边讲解边观察患者表情,若患者有疑问,护士及时给予详细解答,解除疑问。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有术后出血(以浸湿一块纱布为标准)、局部感染、血栓等;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以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n=3 5),血栓0(0.00%),局部感染0(0.00%),术后出血1(2.86%),并发症率1(2.86%);对照组(n=35),血栓2(20.00%),局部感染3(10.00%),术后出血4(3.33%),并发症率9(25.7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71%;两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n(%)]

3 讨 论

健康教育以预防为主,它通过对输液港植入术患者进行医学知识和护理常识的广泛宣传教育,达到增进患者健康水平及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但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传统健康教育效果不明显。思维导图是一个表达放射性思维的工具[3]。此次研究,将健康教育的重点融合在思维导图里,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字体将内容展示出来,可以使患者把握各个知识点,帮助患者更好的记忆,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教育效果,实现行为转变。

本次研究中,给输液港植入术患者实施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能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形成,健康教育效果显著提高。研究结果显示,和对照组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满意度明显升高。之所以取得这一结果,可能是因为,应用思维导图来实施健康教育,能够增进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使之能更有效的配合各项护理操作,患者自护能力明显增强。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在输液港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使并发症发生率下降,护理满意度提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植入术图式输液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颅内血管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期间的应用效果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6例X-连锁遗传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评估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在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