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护理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2020-11-17 14:53张幸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1期
关键词:血糖差异糖尿病

张幸芳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1200)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过程中,因患者自身知识水平以及教育经历等原因,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能力较差[1]。主题式护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护理方式,能够通过再教育提升患者自我护理意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本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研究样本,使用主题式护理健康教育,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n=45),男22例,女23例;平均年龄(65.24±3.20)岁。对照组(n=45),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64.48±2.17)岁。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交代患者家属护理中的注意事项及用药指导,对患者病情进行监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主题护理健康教育,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护理主题的选择:首先,由科室主任作为组长,护士长任副组长,其余责任护士为小组干事,建立糖尿病健康教育小组。在小组成员确定完毕后,护理人员通过集思广益的形式,初步拟定患者健康宣讲所需的知识大纲,并根据患者自我护理干预需求不断完善。(2)患者健康教育具体措施:①小组成员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知网等资源库查阅国内外先进的临床经验,并进行整理和归纳。最终,将整理好的资料装订成册,下发到患者手中方便其查阅。②将护理知识印刷成海报的形式张贴在病房醒目位置,方便患者进行观看;通过大屏幕滚动播放动画的形式,吸引患者进行收看。③在患者收治入院时,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健康宣讲,并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同时,定期开展健康讲座交流会解决患者的问题。自我干预效果佳的患者与其他病友分享护理过程中的经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干预能力对比

观 察 组 患 者(n=4 5),用 药 情 况 评 分 为(96.43±1.13)分、饮食干预评分为(97.74±1.18)分、自主活动评分为(9 5.5 3±1.2 7)分、血糖监测评分为(92.41±2.33)分;对照组(n=45),用药情况评分为(88.45±5.23)分,饮食干预评分为(86.51±4.37)分,自主活动评分为(9 1.2 9±6.1 5)分,血糖监测评分为(90.10±9.55)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对比(±s)

组别 阶段 FPG(mmol/L)P2hPG(mmol/L)观察组(n=45) 护理前 11.01±1.05 15.93±2.31护理后 6.24±0.36* 9.62±1.36*对照组(n=45) 护理前 12.26±1.33 16.33±2.48护理后 10.87±2.04*# 12.38±2.88*#

3 讨 论

糖尿病发病人群主要以老年人为主。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增加,患者群体不断增加[2]。如未及时进行治疗或血糖控制不佳,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如会造成失明、截肢,具有较强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老年患者自身教育水平以及身体能力有限,自我护理能力水平较低,在治疗中无法对自身血糖水平进行科学管理,从而造成血糖控制不达标。本科使用主题式护理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用药情况、饮食干预、自主活动、血糖监测等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PG(6.24±0.36)mmol/L、P2hPG(9.62±1.36)mmol/L,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本次实验实施后,患者能够掌握自我护理干预方法及实施自我护理干预;患者的FPG、P2hPG较实施前得到更好控制,血糖更达标。

综上所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主题式护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临床实验证明此护理方法具有极高的可行性,临床中可全面推广。

猜你喜欢
血糖差异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找句子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