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分析

2020-11-17 01:17董楠雷振民王诚
贵州医药 2020年9期
关键词:帕酮复律室上性

董楠 雷振民 王诚

(1.陕西省康复医院心肺康复科 陕西 西安 710065;2.陕西省宁强县天津医院心血管内科 陕西 汉中 724400)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属于一种心律失常,近年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药物种类日益增多,但具有显著不同的治疗效果[1-3]。本研究分析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采用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临床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普罗帕酮组(n=50)和胺碘酮组(n=50)两组。普罗帕酮组中男性患者23例(46.0%),女性患者27例(54.0%),年龄47~80岁,平均(58.3±9.4)岁;体质量48~77 kg,平均(53.6±9.4) kg;体重指数21~25 kg/m2,平均(24.0±1.3) kg/m2;发病至救治时间30 min~3 h,平均(2.5±0.8) h。在器质性心脏病方面,有17例(34.0%),无33例(66.0%);在合并症方面,冠心病9例(18.0%),高血压7例(14.0%),心功能不全6例(12.0%),甲亢3例(6.0%);在既往史方面,吸烟史19例(38.0%),酗酒史15例(30.0%)。胺碘酮组中男性患者24例(48.0%),女性患者26例(52.0%),年龄48~80岁,平均(59.2±9.6)岁;体质量49~77 kg,平均(54.2±9.3) kg;体重指数22~25 kg/m2,平均(24.8±1.5) kg/m2;发病至救治时间40 min~3 h,平均(2.8±0.9) h。在器质性心脏病方面,有18例(36.0%),无32例(64.0%);在合并症方面,冠心病8例(16.0%),高血压8例(16.0%),心功能不全5例(10.0%),甲亢4例(8.0%);在既往史方面,吸烟史18例(36.0%),酗酒史16例(32.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

1.2方法 (1)普罗帕酮组:给予患者静脉推注70 mg普罗帕酮(山东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0793)+30 mL氯化钠溶液,20 min内推完。(2)胺碘酮组:给予患者静脉注射150mg胺碘酮(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705)+20 mL氯化铵溶液,20 min内注射完。两组均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指标为:(1)心率、心室负荷。采用三德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ECG-1200型心电图仪对两组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心尖二腔、四腔切面进行监测,将舒张末期、收缩末期面积记录下来,运用心尖Simpson方法测定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左室射血分数等心室负荷指标[5];(2)复律情况;(3)复律时间;(4)不良反应。疗效评定标准见相关文献[6]。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心室负荷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心率、左室舒张末容积降低幅度、左室收缩末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幅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心室负荷比较

2.2两组患者的复律情况、复律时间比较 普罗帕酮组患者的复律时间<5 min、5-15 min比例36.0%(18/50)、50.0%(25/50)均显著高于胺碘酮组16.0%(8/50)、30.0%(15/50),>15 min比例14.0%(7/50)显著低于胺碘酮组54.0%(27/50),复律时间显著短于胺碘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复律成功率84.0%(42/50)、86.0%(43/50)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复律情况、复律时间比较[n(%)]

2.3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普罗帕酮组为96.0%(48/50),胺碘酮组为98.0%(49/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4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普罗帕酮组为24.0%(12/50),胺碘酮组为8.0%(4/5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胺碘酮一种抗心律失常药,能够将钾离子通道阻断,电生理效应为促进2、3相动作电位的延长,对快钠离子内流进行抑制,将折返激动消除,对房室结、窦房结交界区自律性进行阻滞,促进心房和房室旁道等区域传导的降低,从而促进患者心率的降低,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进行复律[7]。普罗帕酮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对心律失常进行抵抗,属于一种高效膜抑制性钠通道阻滞药[8-9]。

相关医学研究表明[10],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中,普罗帕酮、胺碘酮均具有较好的复律效果,但是普罗帕酮具有较快的起效速度、较短的复律时间,在急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中适用,而胺碘酮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心率、左室舒张末容积降低幅度、左室收缩末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幅度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普罗帕酮组患者的复律时间<5 min、5-15 min比例36.0%(18/50)、50.0%(25/50)均显著高于胺碘酮组16.0%(8/50)、30.0%(15/50)(P<0.05),>15 min比例14.0%(7/50)显著低于胺碘酮组54.0%(27/50)(P<0.05),复律时间显著短于胺碘酮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复律成功率84.0%(42/50)、86.0%(43/5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普罗帕酮组为96.0%(48/50),胺碘酮组为98.0%(49/50),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普罗帕酮组为24.0%(12/50),胺碘酮组为8.0%(4/5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

综上所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对患者心率、心室负荷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相当,普罗帕酮的复律时间较胺碘酮短,胺碘酮的不良反应较普罗帕酮少。

猜你喜欢
帕酮复律室上性
心脏超声血流参数对肥厚型心脏结构改变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律成功的预测价值
473例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前抗凝与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效果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变异因素的临床分析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通脉复律汤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早搏60例
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治疗34例病毒性心肌炎致期前收缩的效果观察
中毒患者血液中普罗帕酮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
普罗帕酮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