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小学趣味阅读作业的设计

2020-11-17 02:19丁会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小学设计

丁会

摘 要:为了满足新《课标》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课外阅读成为核心课程,因此教师需要设计阅读作业来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由于作业设计形式呆板、内容枯燥,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作业产生厌烦感。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出趣味阅读作业,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还可以掌握阅读方法。本文就趣味阅读作业的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 趣味阅读作业 设计

“阅读量小,阅读方法错误”,这是造成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只要阅读方法正确,阅读就会变得有章可循。如果我们优化阅读内容,丰富作业形式,那么学生可以通过有趣的作业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情感体验,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多种技能。

一、阅读作业内容趣味化

1.预测

当学生手拿一本新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封面文字,浏览作者简介,查看封底的内容介绍,以及书脊的信息等,并对这本书的内容进行大胆假设。用写“小字条”的方式写下假设和疑问。由于大胆假设猜想使这本书的内容变得更加神秘,因此,此时的学生只有通过仔细阅读来解开他们的疑问。

对情节的预测,最好的办法是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可以用彩笔在书中画线,寻找答案,印证猜测,从而增加阅读效果。

2.比较

比较就是将相似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比较作者的写作技巧、思想感情、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如美国作家凯利·巴恩希尔的作品《喝月光的女孩》和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的作品《女巫》,这是两部作品都是写女巫的,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什么不同?通过表格作业,让同学们认识到它们都是奇幻小说,但不同作者所描绘的女巫形象大相径庭。又如,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都是历险记,又是同一位作者所著。作品的写作手法和人物形象塑造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通过比较作业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对书籍理解得更到位。

3.联系

《提灯的天使》是美国的凯特·迪卡米洛创作的一本自传体成长小说。要阅读理解这本书,必须采用联结方法,把提灯的天使与南丁格尔联系起来,这样作者写作的主旨才能体现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内容,教师可以从网络上尋找有关南丁格尔的生平信息,帮助学生在了解人物背景的情况下阅读作品,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方式。可以设计作业问题,如,通过阅读,请谈谈南丁格尔与《提灯的天使》之间的关系。联系法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图像

由于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以及认知上的差异,对作品的感受都不一样,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中,我让学生以图像的形式来表达阅读的感受。如学生阅读《孔子的故事》,书中有一段“孔子与冉求”的对话,学生对此的理解各不相同。我创建了一个微信群,让学生通过微信进行交流讨论,发表感想。

5.评价总结

在阅读教学中,评价作者的写作手法、故事情节、人物设计,总结中心思想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策略。叶圣陶曾说:“阅读与写作是相对应的两个词语,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出的东西好坏取决于吸收了什么样营养。”可见,只有落实到写,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阅读之后的练笔才是最好的课外作业,但练笔作业的设计必须符合小学生的生活和年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每个学生读完一本书后,都会有很多疑问,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加强阅读效果。主要有以下方法:一是让学生重新写故事结局;二是续写故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故事写完整;三是与书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如,读《绿山墙的安妮》,假如你是安妮,你会放弃上大学的机会而选择留在绿山墙吗?读《野性的呼唤》时,则思考你喜欢拥有人性的巴克,还是喜欢回归野性的巴克?让学生把阅读中学到东西运用到写作中去。

6.从多角度解读文本

书中对每一个故事情节的描写、对每一个人物的塑造都是作者精心、巧妙的设置,对于整本书来说,有着特殊的作用,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以《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为例,安妮是一个非常有想象力的孩子,她把一个普通的池塘,竟想象成一个“闪光的小湖”。我们应该像安妮一样,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给城市中小山、小湖起一个有意义又诗情画意的名字。进而思考,书中多处出现诗歌,作者有什么用意,想表达什么?通过这个作业的设计,可以提醒学生注意书中的一些细节,这对于学生理解整个作品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阅读作业形式多样化

当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后,阅读就变得有章可循,阅读量也会随之增大,语文素养会逐渐得到提升,如果辅以形式丰富的阅读作业,那么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将有一个质的飞跃。基于此,教师应在“优化阅读内容,丰富作业形式上”下功夫,让阅读作业真正变得有趣起来,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因此,教师要对作业设计进行创新,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追求作业的实践性、多样性、趣味性,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笔者设计了以下几种类型的作业:

1.绘图作业

就是让学生把阅读的内容及过程用绘图的方式呈现出来,这里也包括对整本书内容的梳理,思维导图、手抄报、鱼骨图、曲线图等都是学生常用的绘画阅读方式,也是效果较为明显的绘图作业形式。

如在阅读《孔子的故事》时,笔者就让学生以绘画鱼骨图的形式来呈现孔子周游列国的年份和地点。通过绘画鱼骨图,学生对孔子当年发生的事情一目了然,这种办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这样的作业更受小学生的欢迎。

2.图表作业

人物、情节及主旨是当前阅读教学的三大元素。随着学生阅读层次的不断提高,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来解读文本,在引导学生进行品读中弄清楚书中的人物特点、故事情节变化,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领会作者隐含的深意。为了检验学生的阅读情况,笔者常以图表形式为学生设计作业。如《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一书,我设计了这样的图表作业:

3.信息作业

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书籍阅读的方式呈多样化发展。线上阅读是当前一种比较流行的方式,设置线上互动、打卡、分享等环节,使阅读内容、阅读时间、阅读成果交流得到保证和落实。实践表明,这类作业形式是学生最喜欢的,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家长的关注度也很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阅读作业评价多元化

作业评价是作业设计体系重要的一个环节。阅读作业评价不能按照传统批改习题的方式,用正确和错误进行评价。根据新《课标》要求,阅读作业评价应根据学情进行评价,其中有四种评价原则:一是整体评价原则。对学生的阅读作业,只是从态度端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等方面进行整体上评价。二是过程评价原则。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只看一时表现,要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作业训练过程进行评价。三是激励性评价原则。对表现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进行表扬,从而带动其他同学。四是差异性评价原则。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性,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多设计实践性作业,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时候,应该使用正确的方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要想创新阅读作业的设计,就是要想方设法使作业变得有趣、好玩且不失价值。有趣的作业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并产生良好的阅读效果。

猜你喜欢
小学设计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