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我国高校学报发展瓶颈分析及路径思考

2020-11-17 02:19费飞
新媒体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学报全媒体瓶颈

费飞

摘 要 网络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期刊多元化趋势明显,竞争也日益激烈,高校学报正面临着重大挑战和考验:学报在高校的地位日益边缘化,极易被学术腐败侵染;编辑素质有待提升;学报内容同质化严重;新媒体利用率低等。作为科研先锋的学报,在继续搭建好学术平台的同时,理应做全媒时代的标杆和弄潮儿,通过打造特色栏目、提升学术地位、学习和运用新媒体传播技巧等方式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开辟新的学术高地。

关键词 全媒体;学报;瓶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6-0057-04

高校学报是地方高校定期出版的学术性刊物,自1998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的通知至今,高校学报已经成为汇聚学术研究成果、激发新的学术思想、展开国际交流与沟通、挖掘和培养科研人才的重要平台。作为依托于高校的学术期刊,学报具备超越其他学术刊物的诸多优势:归属高校,各类学术人才更集中,拥有较高素质的编辑团队和审稿专家队伍;作者群体和读者群体大多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密集而全面的智力资源,期刊所涉内容覆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科研平台更广阔;学报是高等学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由学校保证基本办刊经费,无发行和创收压力; 相比其他纸质媒体,学报受新媒体冲击较小,基本无被迫停刊的威胁。

全媒体时代,纸媒式微已成事实。网络科技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传播方式和阅读方式,也创造了新的阅读体验,高校学报要积极向新时代靠拢,在新媒体的浪潮中既严肃又活泼,既能保持高校学报的严谨和对学术的严苛,又能利用新思想、新技术创造新的学术氛围,助推我国的文化和科研事业。

1 发展瓶颈分析

1.1 地位边缘化,恐成学术腐败之地

高校学报是高校的隶属机构,其生存状态和发展走向依赖于学校在人员配备和资金上的支持。近年来,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越来越成为衡量高校影响力的标准,各大高校纷纷将发展重点放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教学改革和科研上,这让本就处在教学服务地位的学报更加边缘化。学报成了科研机构的附属品,办得好可以为学校的科研项目加分,办不好也无关痛痒。目前,大多数学报所处环境与“温水煮青蛙”无异[ 1 ]。与科研挂钩,科研课题结题需要汇总发布研究成果;与职称相关,职称评定需要刊发相关研究论文;少政策干扰,学报的收稿、审稿、出刊由编辑部全权负责。学报的特殊地位也让学报成了学术乱象的源头之一,并没有发布价值的科研成果登上重点栏目,学术水平极差的研究论文占据几个版面,与学报学术内容走向并不一致的学科论文突兀出现。置学术质量于不顾,管理混乱,商业利益和人情至上,学报恐成学术的藏污纳垢之地。

1.2 同质化严重,办刊特色不明显

截至2019年6月,教育部公布中国大学数量总数为2 956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 688所,包含独立学院266所,成人高等学校268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高校学报的数量也与日俱增,自1906年我国第一本大学学报《东吴月报》创刊至今,全国各类高等院校主办学报达约1 150种。

学报水平往往与所属高校的實力相称,因此,除“985”和“211”等学术水平较高的重点院校学报外,大部分高校学报都属于学术水平一般的综合性期刊。此类学报大都存在“散、杂、弱”的现象:栏目划分广而散,学科大拼盘式的组合,让刊物充满粗放的堆砌感,难有真正的学科综合性;期刊选题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优势学科不明显,内容趋同化,“千刊一面”现象尤其严重;学报发行量有限,基本只在学术圈内发行,社会效益受限,学术影响力小[2]。“同质化”让高校学报走进了发展的死胡同。

1.3 与网络新技术脱节,发展模式滞后

媒体融合打开了传播的新世界:更迅速的信息获取方式,更立体的阅读体验,更方便直接的交流和互动。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资本向纸媒领域大举进攻,跟上媒体融合的步伐已成为摆在高校学报面前的紧迫问题。是继续固守传统媒体的孤岛还是扬帆起航融入新媒体的大军,这是融媒体时代高校学报亟待解决的生存难题[3]。

得益于高校体制内的保护,高校学报大都无经费压力,稿源相对充足,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危机意识差。对融媒体时代的新技术、新传播方式的接纳程度较低,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改变。

第二,编辑部的网络出版平台建设不完善,维护不及时。目前虽然很多高校编辑部开通了网络出版平台,但很多平台都处于瘫痪状态,有数字平台的界面,却没有真正投入使用,在线办公系统形同虚设,更谈不上后期维护。

第三,微信、微博、微视频等新媒介的平台开发和利用率低。许多高校学报还未开通微信公众号,部分开通公众号的学报,推送内容多为纸质刊物内容的机械复制,缺乏创新性,远不能充分展示学报特色,更谈不上成为学报内容的延伸平台、学术精神的展示平台。

1.4 专业人才短缺,编辑队伍不稳定

按照《出版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43号令)、《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37号令)、《关于加强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登记注册管理工作的通知》[新出厅字(2010)466号]的要求,责任编辑每年需要完成共计72学时的专业培训,其中面授学时不少于24学时,其余48学时可采用网络课程培训、面授培训、发表相关专业科研论文等方式进行自学,年学时不满72学时,将不能顺利进行责编登记、注册和续展,最终失去从业资格。持证上岗和自主学习,已经成为编辑专业人才顺利承担工作的必要前提。高校学报编辑部多归属于高校的科研职能部门,教师系列、研究系列等技术职称的编辑人员占很大比例,编辑队伍中具有编辑出版专业资格的专业人员比例不高[4]。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科研和理论素养必然不会差,但编校技能却不能与专业编辑媲美,对审稿制度、编辑加工、校样处理、版式调整等流程的操作专业性不强。

此外,高校学报编辑人员的配备也是影响学报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1993年发布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中针对办刊条件有如下要求,“有健全的编辑部。编辑人员按任务定编,一般专职编辑人员,季刊不少于3人,双月刊不少于5人,月刊不少于7人。此外,还要配备必要的编务人员。”对比以上要求,目前大部分高校学报都存在专职编辑短缺的情况,加之学报地位日益边缘化、不受学校重视,高校学报在不能增加人员编制的情况下,很难突破目前的专业人才短缺困境。

1.5 版权问题的陷阱

共享和开放是全媒时代各个媒体平台应该保持的传播态度,但开放和共享也应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于高校学报而言,在做好学术研究载体的同时,也应做好版权风险防护。目前,高校学报版权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纳入期刊数据库之后的数字版权问题。为了扩大期刊影响力,提高学报的学术权威,高校学报大都将刊物内容纳入大型期刊数据库进行网络传播。期刊数据库利用学报上的著作来制作和更新数据,要以得到学报和著作权人的双重授权为前提。目前,期刊数据库大都只获得学报的单方授权,再通过与高校学报合作,将著作权人的授权问题转嫁学报,最终巧妙规避版权侵权问题。接受“转嫁”问题的学报往往采用“声明”的方式获取著作权人的同意,即声明“在本刊发表即等于授权作品的网络传播权等数字出版权利”,作者不提出明确反对即“默认”生效。作为版权“中间人”的高校学报极易踏入版权问题的陷阱:一是著作权人后期提出对“声明”和“默认”并不知晓;二是学报授权转载于数据库的著作被剽窃引发版权纠纷。不论是以上哪种版权纠纷,高校学报都会成为众矢之的。

2 发展路径思考

近年来,社会对学术研究和学术成果的重视程度不断攀升,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都加大了对包括高校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的关注。此外,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给高校学报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2.1 不忘初心,牢记学术使命

高校学报是公共开放的学术平台,是学术期刊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基本使命是传播学术信息、推进科研建设、助力学术繁荣。因此,高校学报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兼顾经济效益价值取向的同时,更要不忘学术期刊初心,牢记学术使命,精准把握学报的价值取向,在学术的诚信建设中保持自我。

第一,学校要為高校学报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学报是展现高校科研水平的窗口,高校主管部门要在思想上重视学报的科研地位,必要时要加大对高校学报的经费投入。

第二,学报编辑部要坚持稿件的内容至上,淡化作者的学术地位、职称等级,依稿件的质量和学术价值进行刊发,挖掘和培育科研新人。

第三,杜绝学术腐败,严守学术底线,拒绝人情稿、收费稿,关注学报的长远发展,为构建风清气正的学术平台贡献力量。

2.2 与时俱进,掌握互联互通新技术

全媒时代,高校学报要实现媒体融合发展,首先要有积极的发展态度,构建全媒体思维,然后要努力将融媒体的理念贯穿学报出版的全流程,从稿件采编,到编辑审稿,再到出版传播,在三个主要环节进行媒体融合。

第一,启用智能化采编系统,建立专门的采编平台,实现作者投稿、编辑收稿、学术专家审稿的流畅对接[5]。

第二,顺应当前阅读日益碎片化的趋势,突破传统的编辑方式,利用微信、微博、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采用新媒体运作技巧,从传统的纸质媒体编辑方式逐渐过渡到新媒体的编辑方式,完成编辑流程的媒体融合。

以微信公众平台的推送内容为例,如是以介绍当期刊物某篇内容为主,就不能将纸刊内容一字不落地照搬到公众号推送上,而是要依据微信平台的短时微阅读属性,在保持学术论文严谨性和系统性的同时,提炼出论文的精华部分,以文章的点睛内容为阅读吸引点,同时链接原文,满足读者后续的深度阅读。

第三,依靠新媒体,实现高校学报传播方式的升级。

首先,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将公众号打造成学报的内容延伸平台。目前大部分高校学报都开通了期刊公众号,微信平台不仅打开了学报的新媒体宣传窗口,而且拉近了学报与读者的距离。以《成都师范学院学报》公众号为例,该学报公众号界面细分为三大主栏目:“读文章”含盖了期刊目录、文章检索、过刊浏览以及期刊电子书,该栏目全面呈现了期刊的内容,前三者满足了读者的碎片化阅读和检索浏览需求,电子书则为读者提供了深度阅读的便利;“查稿件”包含作者查稿、专家审稿、编辑查稿及投稿指南,此板块成功将投稿、采编、审稿三大流程有机统一,集智能化、人性化为一体,既缩短了稿件流转的时间,提高了办公效率,也拉近了读者、作者和专家的距离;“看动态”含联系我们、期刊简介、期刊动态及期刊订阅四个子栏目,以“动”为主,是全面展示学报工作实时性、动态性的窗口。

其次,要依靠“大V”辅助宣传。学报可积极与发展较为成熟的新媒体平台合作,扩大学报的知名度。借力微信大号,实现“以大带小”,扩大学报的读者群;依靠知名专家学者在相关新闻报道、个人新媒体平台上的倾力推荐,提升学报的学术地位。

再次,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大数据时代,每一条数据都可能隐藏着流量的密码。以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号的后台数据监控为例,针对后台数据显示的公众号阅读者的地域分布情况,可了解国内不同地区对学术期刊的需求程度;根据后台显示的受众性别分布,可大概了解目前科研领域的学者男女分布比例;根据读者阅读的篇目数据,可大概摸清目前学术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等[6]。数据即方向,充分分析数据,可提高编辑部的采稿敏感度,让刊物内容与时俱进,提升学报的时代感。

2.3 以人为本,优化编辑队伍

优化编辑队伍,首先要实现持证上岗,学报编辑要及时考取出版职业资格证书,提升编校专业能力,同时要学会变通,实现从“编辑匠”到“编辑家”的蜕变。学报编辑承担着传播学术信息的重任,但又不仅仅是简单的学术信息“搬运工”、只擅长编辑规范运用的“编辑匠”。要将高校学报打造成推进科研的主阵地,学报编辑必须要有“编辑家”的智慧,即能够从学术期刊的功能本为出发,对所编辑的期刊有清晰的发展定位,能够根据期刊本位,编辑策划与时俱进的选题,打造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专栏,组织学术会议,挖掘学术新人,有与读者对话的能力、与学者对话的专长。

聘用兼职编辑,实现兼职编辑和专职编辑的协作共赢。针对目前高校学报编辑人员不足、专业水平差、工作压力大等问题,实行专兼职编辑相结合办刊模式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聘用学科学术编辑,可以在学术上进行更专业的把关,提升稿件的学术水准,聘用编校专业编辑,可以在编校规范上进行更严格的规范,减少编校差错率,提高刊物的专业水平[7]。

此外,外聘的学术编辑工作时间相对自由,他们来自读者、作者,是学术专家,也是编校专家,在参与学报编辑工作的同时,能够起到桥梁的作用,协助学报进行宣传、组稿和推广工作。

2.4 升级版权对策,重视合同管理

数字出版日益普及,高校学报必须立足著作权的各项条例,升级版权策略,以保护出版者、作者和读者的合法权益为目标,打造无版权争端的榜样学术期刊。

第一,“打铁还需自身硬”。编辑部要树立版权保护意识,以《著作权法》为编校过程中的法律准绳,弥补高校学报在法律风险防控上的制度缺失。学报编辑要站在作者和学报未来发展的角度,按法律规定办事,扼制学术不端、维护学报声誉、净化学术氛围[8]。

第二,重视合同管理。为了有效规避期刊数据库数字版权“转嫁”带来的版权争端,学报可采取签订电子合同的形式,明确学报与作者的权利与义务。即在作品审核通过将要发表之前,编辑部通过网路方式与作者及时签订著作权转让授权合同及独创性说明,降低学报的版权争端风险。

2.5 突出办刊特色,参与文化建设

突出高校优势学科,打造特色栏目。要突破当前高校学报存在的“千刊一面”瓶颈,需要高校学报在充分挖掘地域特色的同时,立足校内优势学科,打造特色栏目,在特色栏目中全面展现学校的优势专业和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特色。高校的优势学科聚集了本校学科内的领军人才,具有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高校学报要以特色学科为亮点,激发校内学者的科研热情,同时积极扩大优势学科影响力,吸纳外校、外地相同学科的学术人才,让学报在成为展示本校优势学科窗口的基础上,成为吸纳全省、全国学科领域優势人才的基地。以高职院校学报为例,为贯彻落实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了高职扩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给高职类学报提供了发展契机。高职院校学报可根据本校的职业教育特色,打造名牌职业教育栏目,突出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和社会性,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助力。

结合地域特色,参与文化建设。地方文化的建设与研究,应彰显出文化的内涵和学理的深度,这尤其需要学术研究作为支撑。学报是地方高校科研水平的窗口,要自觉承担起地方的文化引领、文化传承与传播、文化服务的角色,做地方特色文化建设的推动者、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和践行者。以书院文化为例,“江西书院甲天下”,江西是古代书院的起源地,白鹿洞书院被奉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鹅湖书院因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首开学术自由辩论之风,白鹭洲书院培养了文天祥、邓光荐等大量优秀人才。立足江西本土文化,《南昌师范学院学报》打造了“书院研究”专栏,该专栏不仅汇集了江西本土书院的研究,还吸引了全国各地书院研究的学者来稿,对书院的研究也从最基本的书院制度、形态、主要人物和发展脉络梳理,扩展到对现代大学德育的思考、对当代师生关系的思考,甚至跨学科研究书院的园林式设计手法对现代校园建设的影响。通过“书院研究”专栏,《南昌师范学院学报》不仅成为展示江西书院文化的窗口,激发了省内学者对本土书院文化的研究热情,而且打开了江西文化的大门,向国人展示了江西书院文化的源远流长、豫章人文精神的遗世独立。

地方文化的建设依赖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高校学报为学者与地方文化搭建了沟通的平台,为地方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理论指导,为学术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开辟了新的领域,强化了学术研究在地方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此外,以文化为抓手,不仅能吸引优质的稿源、提高学报文献的关注度、扩大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更能实现高校学报对地方文化的推动作用,实现文化发展与学术繁荣的共赢。

大数据时代,信息泛滥日益严重,在流量和内容之战中,流量时代正逐渐回归内容时代,唯优质的内容才能长久。如何在内容至上的大背景下把握好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做好自身的技术武装,高校学报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刘津,田雨,李兰欣.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困局与破局之策[J].编辑学报,2018,30(1):4-7.

[2]纪彩虹.数字化时代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版面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1(6):124-128.

[3]林丽芳.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平台服务与读者期待的差距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143-147.

[4]余沉.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平台内容建设思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19(5):141-144.

[5]刘丽.借助网络采编系统,提高期刊品牌效应[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82-84.

[6]孔文静.高校学报媒体融合现状及发展要求[J].中国报业,2019(10):83-85.

[7]秦洁雯,董毅敏.改革开放40年的期刊出版[J].科技与出版,2018(12):25-36.

[8]田雪平,张祥志.学术期刊“数字化、智能化、开放化”的版权困境与应对思路[J].中国出版,2018(10):61-63.

猜你喜欢
学报全媒体瓶颈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在突破瓶颈中成长
点击图象问题突破图象瓶颈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Analysis of Characters Shaping in Ring Lardner’s Haircut
Analysis of I Heard the Owl Call My Name from an Intercultural View
论学报的发行管理创新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再添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