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和谐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

2020-11-17 06:43杨颖
高教学刊 2020年32期
关键词:中介作用人际关系大学生

摘  要: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在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选取贵州省4所本科院校大学生554名,采用人际关系量表(IRS)、人际信任量表(IT)、自我和谐量表(SCCS)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IRS总分与SCCS各维度及IT的特殊信任得分均相关,除SCCS自我经验不和谐得分与IT特殊信任得分不相关外,SCCS各维度得分与IT各维度得分均相关;2.特殊信任分别在自我灵活性、自我刻板性与人际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表明自我和谐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预测变量,而人际信任的特殊信任在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自我和谐;人际关系;人际信任;中介作用;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32-0065-04

Abstract: To explore partial mediation role of interpersonal trust in the relation of self-consistency and self-congruence to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Five hundred and fifty-four students from four colleges in Guizhou Province are sampled and surveyed throughthe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 (SCCS),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cale (IRS), and the 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 (IT).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core of the IRS iscorrelated to the subscales scores of SCCS and the score of specific trust. In addition to the score of self-experience,disharmony was not correlated to that of specific trust of IT, the subscales scores of SCCSare correlated to those ofITspecific trust partially mediated the relations of self-flexibility and self-inflexibility to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Self-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is an important predictor to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college students with the partial mediator, specific trust, which is one of the factors of interpersonal trust.

Keyword: self-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terpersonal trust; mediation; college students

自我和谐(C. Rogers)是反映个体自我知觉、自我内部与自我经验相一致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1]。自我和谐程度较低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中会表现出更多的回避行为与社交苦恼[2]。研究发现,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正相关即能正向预测人际关系[3-5]。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建立的心理关系[6]。近年来,人际关系问题在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处于非常突出的位置[7],成

为困扰大学生身心健康与生活的重要影响因素[8]。相关研究发现,人际信任对人际关系满意度有正向预测作用[9]。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与基础,人际信任度高的个体倾向于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积极热情的态度,进而有助于良性的人际互动。人际信任就是指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对所交往对象的行为、承诺或言词之可靠性的一种概括化期望[10]。研究表明,自我和谐能正向预测人际信任[11],即自我和谐程度越高,人际信任水平也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较高的个体,其心理健康程度一般也较高,更能在交往中表现出积极态度与适宜行为,易为他人接受和信任,更有利于人际交往朝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自我和谐与人际信任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两个重要因素。但二者如何影响人际关系的机制却未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因此,本研究试图考察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关联以及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取样法,选取贵州省4所本科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580份,剔除回答不全或者乱作答等无效问卷26份,最后获得有效问卷554份。其中,男生229名,女生325名;大一118名,大二234名,大三124名,大四78名;年龄17~26岁,平均(21.53±1.84)岁。

(二)方法

1. 自我和谐量表(the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SCCS)[12]

量表包括35个项目,分为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灵活性与自我刻板性3个维度。每个项目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5 级评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及自我刻板性维度的得分越高,其自我和谐程度就越低;自我灵活性维度得分越高,其自我和諧程度就越高。3个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85,0.81和0.64[12]。

2. 人际关系量表(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cale,IRS)[13]

量表共28个项目,包括人际交谈、人际交友、待人接物与异性交往4个维度,每个项目按0(否)~1(是) 2级评分,总分0~28分,得分越高表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越高。量表在多项研究中已证明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13]。

3. 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IT)[14]

量表由Rotter编制,由普遍信任(对无直接关系者的信任)与特殊信任(对亲人与同伴等有直接关系者的信任) 共2个维度构成,25个项目。每个项目按1(完全不同意)~5(完全同意)5级评分,总分25~125分,得分越高表明人际信任度越高。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6,重测信度为0.68[14]。

(三)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AMOS22.0 和SPSS22.0 进行数据处理,方法主要为Pearson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Bootstrap程序。

二、结果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人际信任、自我和谐的相关性分析

见表1。IRS总分与SCCS各维度得分均相关,其中与自我经验不和谐及自我刻板性维度得分均正相关,与自我灵活性维度得分负相关;IRS总分与IT的特殊信任维度得分呈负相关,与普遍信任维度的得分不相关;除SCCS自我经验不和谐得分与IT特殊信任得分不相关外,SCCS各维度得分与IT各维度得分均相关。以上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人际信任、自我和谐的路径分析

1.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检验

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对人际信任对自我和谐对人际关系之间关系的机制作路径分析。基于研究假设和相关分析结果,以自我和谐的三因子为自变量,以人际关系为因变量,以特殊信任为中介变量,构建模型(见图1),以极大似然法进行拟合,主要指标见表2。其中,X2/df小于2,RMSEA<0.05,GFI、AGFI、NFI等均大于0.90等,各拟合指数均符合建议标准,拟合良好。进一步考察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发现,图1中各路径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2. 特殊信任的中介效应检验

基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的发展[15],采用Bootstrap程序检验特殊信任对自我灵活性、自我刻板性同人际关系之间关系所起中介作用的显著性。其步骤为,首先在原始数据中(N=554)重复随机抽取5000个Bootstrap样本,然后根据这些样本拟合模型,生成并保存5000个中介效应的估计值,形成一个近似抽样的分布,最后计算出中介效应的平均路径值,并按其数值大小进行排序,使用第2.5和第97.5百分位数估计中介效应的95%置信區间。若该95%置信区间不包含0,则认为中介效应显著。表3表明各路径的95%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可认为特殊信任在自我灵活性、自我刻板性与人际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具体而言,是部分中介作用)。

三、讨论

本研究提示,自我和谐可显著预测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即自我和谐水平越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越少,这与以前研究一致[3-5]。根据Rogers的观点,自我和谐的个体一般处于自身、期望与环境三者和谐统一的状态,其行为大多与自我概念相一致,对人际环境具有较高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反之,个体经验与自我不一致时,就会体验到内心冲突,产生不良情绪,极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不恰当行为,从而将遭遇更多的人际关系困扰。因此,自我和谐程度较高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更多表现出认知、情感与行为相协调,同时体验轻松、愉悦等积极情绪,这样的状态有助于个体灵活有效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矛盾冲突,从而减少人际关系困扰。

证实自我和谐显著预测大学生人际关系之后,本研究引入了人际信任这一中介变量,进一步对人际信任对前述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作用机制作了探讨。路径分析证明,大学生自我和谐(具体而言,是自我灵活性与自我刻板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部分地通过人际信任的特殊信任因子这一中介变量实现的。自我灵活性指在自我与经验不一致时,能快速调整行为,使其知行一致。灵活性较高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中一般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机动地区别对待不同情况,懂得换位思考,善于反思自己的行为,接纳不同的观点,这有助于增进他人的信任,进而使人际交往达成良性互动,降低人际交往因扰,提升人际关系水平。自我刻板性则主要反映当自我与经验不一致时,固守其自我概念,缺乏变通。刻板性较强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较有主见,不易受他人影响,较少对自己行为的合理性进行反省等特点。这些特点可能会影响人际交往的广度、深度及持久度。因此,自我刻板性较高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的适应性与可塑性较差,难以赢得他人更多与持久的信任,有着较多的人际困扰。需要注意的是,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在自我经验不和谐与人际关系之间不起中介作用。在相关分析中可以看到,自我经验不和谐与特殊信任因子相关并不显著,另外,其虽与普遍信任因子相关显著,但其普遍信任因子又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并不显著。因此,总的来看,自我经验不和谐因子并不通过人际信任对人际关系起作用,而是直接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起作用。

本研究得到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自我和谐对人际关系作用的内在机制,提示了特殊信任可以扮演的重要角色及其在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潜在的重要作用。比如,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尤其是特殊信任水平,另一方面重视对自我和谐的预警与干预,帮助自我和谐程度较低的大学生建立和启动即时性、动态化的应对机制。

参考文献:

[1]Rogers CR. A theory of therapy, 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s developed in the client-centered framework [M]. New York: McCraw Hill, 1959:184-256.

[2]罗清文.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关系分析[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30(2):34-37.

[3]尹美恒,龚雪.高职新生自我和谐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1):1670-1673.

[4]杨颖,鲁小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自我和谐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7):1004-1007.

[5]何丽芳.大学生人际关系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相关性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4):78-81,84.

[6]王晓峰.中等职业学校新生自我和谐、焦虑和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7]刘成东.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心理剧疗法干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

[8]洪艳萍,蒋霞霞,周兴高.大学生团体依恋、人际关系以及班级凝聚力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6):919-921.

[9]刘广增,胡天强,张大均.中学生人际关系及其与自尊、人际信任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2):349-351,355.

[10]Rotter JB. 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personal trust [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1,26(5):443-452.

[11]杨颖,鲁小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我和谐的关系[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6(3):30-33.

[12]王登峰.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1):19-22.

[13]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339-345.

[1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订),1999:180-182.

[15]甘怡群.中介效应研究的新趋势——研究设计和数据统计方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8):584-585.

猜你喜欢
中介作用人际关系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动机调控对成人英语学习成绩的作用研究
不同媒体下感知价值对品牌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