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0-11-17 06:43蒲生余阿东孙川李智陈兵
高教学刊 2020年32期
关键词:汽车服务工程教学体系应用型本科

蒲生 余阿东 孙川 李智 陈兵

摘  要:以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重点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分析了目前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探讨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全过程、三层次、五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应用于黄冈师范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取得了一定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实践教学;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32-0113-05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with cultivating high-level applied technical talents of automobile service engineering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as the goal. It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nd constructs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whole process, three levels and five modules" in automobile service engineering major.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has been applying to the automotive service engineering major of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and some resultsare achieved.

Key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automobile service engineering; practical teaching; teaching system

引言

实践教学是通过学习者亲自动手,具体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理论学习效果。2015年教育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应达到30%以上,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2003年教育部批准设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以来,很多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逐步开设了该专业,但教学体系不健全,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实践教学,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发展及市场需求不吻合,没有达到开设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初衷。如何建立健全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汽车服务工程人才,是专业教育工作者思考的热点和探索的方向[1-5]。

本文分析了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共性问题,探讨了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原则,构建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全过程、三层次、五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应用于我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使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创新精神及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有效满足了汽车市场对高素质、 高层次和高技能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一、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可以较快的胜任工作,满足企业需求。但现在大部分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仍重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市场要求[10]。目前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汽车服务专业是车辆工程、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营销与服务等专业的综合应用,应用性很强。目前我国大部分应用型本科开设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基本沿用传统本科“学术型”培养教学模式,理论课时远远大于实践教学学时,没有突出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得学校培养的人才有较强理论知识,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却较差,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欠缺,与市场需求脱节。

(二)缺乏专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大多数学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没有制定切合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仅以理论课程为依托,实践教学没有系统教学体系和切实可靠的考核标准,实践教学效果较差,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三)学校对实验及实训设备投入不够

汽车服务专业强调实践操作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应具备良好的实验实训设施设备。目前大多数学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配套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正常的实践教学要求,更谈不上满足汽车后市场需求。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兴起,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不断加大,而大多数学校仅有燃油汽车实验实训设施设备,没有或仅有少量新能源汽車实验实训设施设备,使得学生缺失新能源汽车实践操作能力,导致学校输出人才与社会需要脱节。

(四)缺乏具有“双师型”工程经验的教师队伍

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具有应用性强的特点,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很强实践能力。目前,大多数学校的专业教师是从高校硕士或博士毕业直接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虽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无汽车制造公司及汽车后市场实际工作经历,欠缺实践操作经验,以至于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不足。

二、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实践教学对其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何保证实践教学有效实施,达到实践教学目的,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做到高度重视其重要性、注重立体化、加强校内外结合和培养方式的多样化。

(一)高度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对于应用型本科,从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开始,要高度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要单独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在应用型本科培养方案中应占有与理论教学体系同等重要地位。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定位要与专业培养方案相一致,并区别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按照高水平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标准安排、设置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用性实践课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1]。

(二)注重立体化

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模式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统筹设计,从教学时间、体系设置层次和可持续性方面等使实践教学立体化[8]:

1. 在时间上全覆盖,从大一贯穿到大四。

2. 在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上做到层次化,从基础层、专业综合层到创新应用层进行阶梯式设置。各层次注重课程递进衔接和实践内容由易到难,构成实践知识系统的递进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3. 建设可持续动态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行业或企业需求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并随行业变化或发展及时调整更新[1]。

(三)加强校内外结合

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优势,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师资力量和实验实训实习条件,让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多参与专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应聘请校外企业兼职专家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校外专家的指导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顶岗实训、实习等锻炼,提升学生的岗位和社会适应力。

(四)培养方式多样化

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设施设备,使培养方式多样化,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开放性实验室、参加学科专业竞赛、采用导师制项目组等形式,做到实践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使具有不同兴趣、特长和能力的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训练,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

三、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目标是培养汽车全生命周期的守护专家,培养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满足汽车整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及汽车后市场的需要,要求毕业生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因此,专业教学需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强化实践过程,使学生有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升华理论。我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在多年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构建了“全过程、三层次、五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1. 全过程

“全过程”是指实践教学的持续时间, 即实践教学应从大一贯穿至大四,在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 保证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时间不间断[5]。

2. 三层次

“三层次”是将实践教学体系分成基础层、专业综合层和创新应用层三个大层次。基础层实践主要在大一及大二学年开展,主要包括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基本技能、独立思考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等;专业综合层实践贯穿于大二、大三和大四三个学年,主要包括专业核心课及专业实习实践,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研发能力等专业综合能力;创新应用层也贯穿于大二、大三和大四三个学年,主要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毕业设计、纵横向科研课题研究和学科专业竞赛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知识自学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等[7]。

3. 五模块

“五模块”是在“三层次”基础上建立的实践教学模块,包含“公共课实践、专业基础课实践、专业核心课实践、综合应用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通过“五模块”细化出具体的实践项目,达到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的。

(二)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为了达到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为学生提供与行业企业发展相匹配的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使学生能接受系统的、全面的实践技能的锻炼。

通过不断调研和深入教学改革,我校目前构建的汽车服务工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础实践、专业综合实践、创新应用实践三个层次和公共课实践、专业基础课实践、专业核心课实践、综合应用实践、创新创业实践五个模块, 共计320多个实践教学项目,实践课时达到了本专业教学计划总课时的42%以上。

1. 公共课实践教学模块

公共课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内容是大学公共课程所包含的实验或实习,其目标是使学生树立工程意识和实践理念,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学习能力,详见表1。

2. 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块

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内容是专业基础课程所包含的实验或实习,其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详见表2。

3. 專业核心课实践教学模块

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内容是专业核心课程所包含的实验或实习,其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综合实验技能,具备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详见表3。

4. 综合应用实践教学模块

综合应用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内容是专业综合实践或实习,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详见表4。

5.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块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内容是校内外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其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技能,详见表5。

四、教学效果

该实践教学体系已经应用于本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对实践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得到较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近两年学生汽车类职业资格认证达到了全覆盖,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械大类竞赛及横向科研课题研究的覆盖率也逐年递增,2019年分别达到了30.3%、32.5%和40.2%左右;近2年学生获得了全国三维数字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湖北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奖励11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赛区三等奖1项,“恩智浦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奖励4项,获批国家级、省级或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若干项;近两年学生毕业设计来自于教师横向科研项目和大创、学科竞赛相关课题比例逐年大幅度增长,2019年达到50%左右。

2. 在校期间接受过“全过程、三层次、五模块”实践教学训练的本专业学生,大多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社會适应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创新意识较强,整体综合素质较高,真正达到了高级应用技术型技术人才的要求。近两年来,该专业一次就业率达到96%以上,位于学校前列。同时,从就业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一致认为该专业学生适应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实干精神和动手能力,能够较快地适应对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汽车后市场相关企业的工作岗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3. 由于本实践体系中增加很多创新应用型项目,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升,很多学生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既收获了知识也提升了能力。

五、结束语

本文以黄冈师范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以重点培养汽车服务领域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分析了目前该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探讨了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原则,构建了我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全过程、三层次、五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将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实践兴趣,拓宽了实践教学范围,使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大幅提升,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明显加强。本文为进一步探索与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特点相适应的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供了可行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邓腾树.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79-82.

[2]赵卫兵,王飞.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9,18(2):112-115.

[3]方健.应用型转型背景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2):96-98.

[4]张永辉,赵炜华,吴玲,等.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19(2):51-53.

[5]戴建国,尹飞鸿.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22(3):91-96.

[6]马其华,闫业翠,魏丹,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企业三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1):223-226.

[7]石永军,刘峰,崔学政,等.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1):18-22.

[8]明兴祖,唐川林,周静,等.机械类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建设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9):18-22.

[9]李悦,张凤涛,杨锐.地方本科高校机械类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35(5):10-13.

[10]王飞,赵卫兵.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善措施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2):112-113.

猜你喜欢
汽车服务工程教学体系应用型本科
应用型本科工程技术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校企共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