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自管理”养正气 宝剑磨砺露锋芒

2020-11-17 02:57舒德清
关键词:养正班级同学

舒德清

2015年8月,博兴县曹王镇第二小学由原博兴县曹王镇赵冯小学、后唐小学、王海小学、永平小学这四所规模较小的学校合并成立。合校以来,学校确立以“养正”为核心的办学理念,逐渐构建起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三养六正”课程体系,将润养具有“三养”修为的“养正教师”培养和培育具有“六正”修养的“养正少年”作为教师和学生培养的终极目标。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指出:“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学校积极探索打造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四自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的目标。

一、 “四自管理”的概念

学校的学生自主管理是一种在学校宏观管理调控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发展自身主体性的管理模式,即“四自”管理模式。

自我约束:自我约束即学生根据道德要求控制自己的情绪、支配自己行动的过程,包括在学习、生活上对自己严格要求。

自我服务:自我服务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理能力。这里的自我服务也包括学生自觉地服务同学,即学生群体内部的自我服务。

自我管理:根据《中小学管理学》中的解释,中小学自主管理是管理者的作用影响下,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的过程,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活动的升华。

自我教育:结合《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中的阐释,广义上的自我教育就是指人们以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为基础,而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监督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并评价自己实践结果的过程。

二、 “四自管理”的实施背景

(一) 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必要性

1. 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为实施学生“四自”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理念支持。

2. 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实行学生自主管理,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得到增强,才能焕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对集体的责任感。

3. 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是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中国学生發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自主发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是核心素养中承前启后的一座重要桥梁。

4. 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关键期,自主、独立和平等的意识增强,迫切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实施学生自主管理能够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了解他人,为培养社会化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 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是办学实际的必然选择。自合校以来,学校一直面临着生多师少、教师年龄两极分化的问题。老教师体力和精力都有限,年轻教师刚刚入职缺少经验。实施学生自主管理能够合理分配老师的工作量,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 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可行性

1. 学生自主管理国内外都有成型的理论和实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尝试过自我教育的实践,取得巨大成效。我国著名学者魏书生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管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班级自主管理理论。这些都为学校进行学生自主管理实践提供了借鉴。

2. 学生自主管理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从心理学的理论角度来看,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小学生自主能力培养往往经历“他助——互助——自助”这一变化过程,这也是学校自主教育与小学生自主能力发展两者的纽带。

3. 学校有适合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环境。学校有一支思想统一、干劲十足的领导班子,教师团队积极进取,教风学风风清气正,学校的工作也得到了广大家长的认可,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 实施“四自管理”的困难

1.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少,自我服务的能力还比较低;不善于控制情绪,缺乏坚持的意志力。

2. 父母、老师的长期过度的呵护,使学生独立性差,在纪律制度方面相对自由散漫,不愿受约束。

3. 多数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习惯了“保姆式”的教育,不敢彻底相信自主管理模式,害怕一放手就失去控制。

4. 小学生年龄较小,行为活动易受外界干扰。负责检查的学生可能会受到老师、高年级的学生影响,导致检查结果不能客观公正。

三、 “四自管理”的实施目标

(一) 总体目标

实现学生自主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养正文化,培养养正少年,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

(二) 具体目标

1. 增强学生的主人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荣誉意识、劳动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自理能力、处事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

3. 让学生由被动管理走向主动参与,让一部分学生做全校文明行为的榜样,带动全校同学养成讲文明、守纪律的良好习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丰富学校“养正”文化,打造学校品牌。

四、 “四自管理”的实施细则

(一) 实施原则

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实施学生“四自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1. 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学校、班级的管理,有利于良好校风的营造。

2. 注重管理的质,不能只追求量;注重表扬为主,理性对待参与管理的学生出现的各种失误、错误;注重过程指导和方法培训。

3. 开展自主管理工作时应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任务、统一标准。

4. 常规活动程序化,执勤任务具体化,操作方式简单化,主题活动模板化,学习培训视频化。

(二) 机制保障

1. 成立“四自管理”指导组、顾问组、工作组,责任分类落实到每位领导、老师和同学,明确纪律。

学校把“四自管理”指导组办公室设为德育处。遇大型活动,成立由专业对口的老师组成的顾问组,负责指导并提供技术支持。

依托少先队大队委成立的学校“四自管理”工作组(下称“自管组”),下设两个队,监督检查队和养正义工队,分别履行校级自主管理的监督职责、校级自主管理的服务职责。同时,每个班级相应成立班级“自管组”,按“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原则将班级事务细化,分配给每个班级成员,并建立定期考核、评比、轮换机制。

2. 保障措施

(1) 抓动员,统一思想。抓好四个动员,扩大影响,形成浓郁的“四自管理”的氛围和气场。利用升旗仪式、班会课、家长会,分层分级做好动员,使老师、学生、家长深刻认识和理解“四自管理”的意义。

(2) 抓指导。指导组将日常操作系统化、程序化,并形成视频教材,对班主任进行专项培训学习,同时各班主任也要充分利用每周班会课、每天晨会课进行专项学习和培训。

(3) 细化标准、建立程序建立及时反馈。

(4) 纳入考核建立评价机制。将“尚德之星”作为班级“四自管理”评价的重要载体,建立学校“养正少年”评价体系,并提高“尚德之星”在“养正少年”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将学生“四自管理”纳入到班主任考核,增加其所占权重。

(5) 榜样引领。评选校级和班级的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小义工,并隆重表彰,提高学生自觉参与“四自管理”的积极性。

(三) 工作流程

1. “自管组”日常操作项目流程

(1) 入校。早晨所有学生自主排队入校。

(2) 课前。学生按照班级分工打扫卫生、检查作业、读书。

(3) 晨会。早上8点,各班“自管组”组长主持晨会,组员依次对昨天的班级工作进行总结,根据学生表现会奖励或扣除他的“尚德之星”,各科课代表根据记录情况发放“博学之星”,最后班主任做总结。

同时,学校“自管组”卫生督查组的同学们开始检查各班教室和卫生区卫生情况。

(4) 课间活动。课间,班级“自管组”组长都会提醒同学们要有序排队上厕所、进行课间活动。

(5) 课间操。第二节下课后,同学们迅速整理好文具、桌椅,在教室的前后站成两队,分别带出到楼道内集合等依次下楼。所有班级到位后,学校操队指挥员开始宣读昨天操队督查组组长的点评,并带领同学们开始呼号、做操、宣誓、返回。

(6) 午餐。第四节课后,各班养正义工队的同学提前到餐厅给同学们分餐。各班级排队下楼,有序洗手、候餐。就餐督查组组长首先带领同学们一起诵读“感恩词”,之后全体同学开始安静就餐。如果饭菜不够,学生只需举手示意,就会有分餐义工同学为其添餐。就餐结束后,各班依次有序回到等候区,就餐督查组组长对本次就餐情况进行全校的点评和总结,各班按顺序带回到教室后解散。轮值收拾餐具的同学按照分工,开始整理餐具放入洗刷池内,由工人师傅负责洗刷。各班带回后,分餐义工、就餐督查组的同学开始回餐厅就餐。

(7) 午休。负责午休督查的同学督促午休纪律。学校“自管组”纪律督查组的同学也会督查全校各班的午休情况。

(8) 习字一刻钟。下午上课前,同学们按照不同学科要求习字训练。习字结束后,课代表收齐同学们的训练内容张贴评比。

(9) 课间眼保健操。

(10) 放学。下午放学后,不乘坐校车的同学由班主任带领出校门放学。乘坐校车的同学由班级各车次的乘车长负责清点人数、组织学习等候和整队下楼乘坐校车。

学校“自管组”义工队设广播组、失物招领组、学生标志组,做好日常服务工作。

日常工作的每个环节都由学校或班级“自管组”下设的检查小组负责现场指引纠正和检查情况记录。每天下午放学后,校“自管组”各督查组组长负责收齐本组的检查记录,进行汇总后公示到门厅内。

2. “自管组”周常规操作项目流程

(1) 周一升旗仪式。表彰上周表现好的班级流动红旗,连续超过四周表现都很好的班级会获得“明星班级”奖牌。

(2) 校“自管组”组长会议。每周五中午,学校“自管组”成员汇总、交流一周检查结果,周一上交德育处。

(3) 校“自管组”文明礼仪督查组利用每周一晨会,检查全体同学仪容、礼仪规范。

(4) 每周开展无监考“周周清”学习检测,老师只负责出题和批阅。

3. “自管组”学年常规操作项目流程

(1) 每月評选出“尚德之星”和“博学之星”人选并上报德育处制作展板公示。

(2) 每学年第一学期前两个月,学校“自管组”选派高年级优秀义工指导、帮助一年级学生熟悉学校生活,使其能够尽快融入到学校集体中。

(3) 每学年第二学期,学校“自管组”会实施“影子行动”,六年级的学校“自管组”组长选择一至两名四年级优秀学生作为自己的“影子”,协助自己的工作,为下学年的学校“自管组”工作做准备。

(4) 学校“自管组”义工队文化创建组,负责学校文化中学生参与部分的设计、制作,同时负责各班文化布置的检查评比。

4. 主题活动项目“自管组”操作流程

(1) 每学期开始,学校“四自管理”指导组会组织“自管组”组长会议,传达学校活动安排和德育工作计划,提出要求和目标。

(2) 常规的主题活动,如德育处的“四节四礼”主题活动、运动会、足球联赛等,模式都已相对成熟。主题活动前,学校“自管组”会召开专题会议,成立相关委员会、顾问组,设计活动方案,向指导组提交审核申请,通过后按照方案实施。活动结束后,指导组对本活动的组织过程进行评评价。

几年来学校对学生“四自管理”模式的探索,为曹王二小的学生管理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也令这所年轻的学校在短时间内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宝剑锋从磨砺出”,坚持“四自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必将让从曹王二小走出的孩子们磨砺成有用之材。

猜你喜欢
养正班级同学
班级“无课日”
沐阳光雨露 养天地正气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