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新闻舆论观

2020-11-18 04:50
华夏文化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四力讲话舆论

很高兴来到吉林大学。吉大是我仰慕已久的国内著名大学。我和你们的老校长刘中树教授每年都在一起参加教育部社科委的会议,他告诉我吉大有新闻专业,邀请我来看看,今天终于如愿。听说我是疫情以后第一个来吉大作讲座的老师,这也是我在疫情之后第一次离开北京。今天能有机会和在座的老师同学就学习马新观问题作交流探讨,感觉很荣幸。

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新闻舆论观》。关于习近平有关新闻工作的论述,大家都学习过和研究过,但我想对习近平的新闻舆论观,我们应该反复学习和研究,因为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有新的讲话和新的观点,而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也会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去认识。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专门讲到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要深入开展马新观教育,从那以后马新观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014年,国家开始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把马新观教育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很多地方宣传部要求新闻学院一定要把学生的政治方向把握好,把这门课讲好。后来中宣部和教育部制定的新闻传播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中,第一条就有要加强马新观教育。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2018年,我在广西大学举办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与教学研讨会”上,提出要把马新观这门课程作为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与中心环节,要做到“全覆盖”:即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要学,并且老师要学,学生也要学,而且要贯穿全过程。我们广西大学要求大学四年都要有马新观教育课程,全程举办开放式读书活动,引导同学们读马新观的书。同学们还自发地组织马新观原著阅读小组,大家聚在一起学原著,写读书报告,相互交流学习。每年暑假我们还组织一部分同学参加“红色新闻溯源之旅”,到延安参观清凉山上的新闻纪念馆。那里有当年新华社和《解放日报》的旧址,同学们看展览,忆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对做好党的新闻工作的感情和信心。

我们学习马新观,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做到“四真”,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什么叫“真学”?就是要自觉自愿地学。“真懂”,就是要学通弄懂搞明白,不能囫囵吞枣,一目十行。学懂要有个过程,要下苦功夫。我的研究生导师甘惜分老师,当年给我定的方向是“马克思恩格斯新闻理论实践研究”。他要求我通读《马克思恩格斯恩全集》,我边读边作卡片,总共作了几千张。通读的过程不仅了解到马恩的新闻观点,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他们的伟大精神和高尚品德。所以我建议同学们,要读原著。关键是第三点,要“真信”。同学们要从解决理想、信念和情感问题开始,做到爱党爱国爱民,要有这样的情怀,才能去自觉追求“真信”的目标。最后是“真用”,是指要能用马新观解决学习、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学习的东西只有能解决问题,才能叫“有用”。

下面我想先介绍一下习近平新时代新闻舆论观形成的背景。大家都知道习近平自党的十八大担任总书记以来,就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从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战略高度出发,涉及的都是一些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近些年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讲话主要的的有以下几个:

第一个是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是他担任总书记之后,第一次就意识形态工作发表讲话。这个讲话的核心观点是:意识形态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过去讲重要,习近平强调“极端重要”。

第二个是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界把这个讲话同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放在一起,认为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讲话。讲话分析了文艺战线的形势和文艺队伍存在的问题,对文艺工作今后的方向、目标、工作任务提出了很多要求,内容非常精彩。

第三个是2016年2月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个讲话对我们新闻专业的人来说最重要,因为它是专门对新闻战线讲的,我一会儿要作深入介绍。

第四个是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自互联网出现之后,国家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这个讲话谈的是网络治理、网络安全和网络强国建设等问题,非常重要。

第五个是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个讲话的核心内容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讲话一是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实际,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二是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包括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教材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提到要加快构建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11个学科,其中就包括新闻学,排在第8位。我作为新闻学科的代表出席了这次座谈会,当时在会场听到总书记提到新闻学时很激动,感觉中央这么重视新闻学,我们一定要把新闻学建设好。后来我应邀在《新闻战线》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文章,阐述了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科学体系。

第六个是2018年8月21 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个讲话中对自2013年“8.19”讲话以来,五年中我国宣传思想工作取得的发展进步和理论成果。

最后一个讲话,是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这次学习,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来到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听取人民网的同志介绍媒体融合发展情况,相互交流讨论,之后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这个讲话的核心内容是:进入全媒体时代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加快媒体融合、壮大主流媒体,为实现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很擅长做顶层设计、长远规划。看看今年的抗疫斗争,我们会体会得更深。可以中国共产党在抗疫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组织力、领导力和指挥力,在世界上可能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政党。所以,对我们国家的道路、理论、制度认可和赞赏的人越来越多。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系列讲话,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观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把它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新闻舆论观”阶段。在中共党史上,特别是在党的新闻思想史上,应该说习近平新时代新闻舆论观的形成具有里程碑意义。也就是说从2016年开始,中国共产党的新闻观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即习近平新时代新闻舆论观阶段,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理论成果。

下面我将这几个讲话的要点简单介绍一下:

2013年“8.19”讲话,刚才说了,核心观点是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总书记用了三个“事关”,即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可谓“事关重大”,因此要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五年之后2018年的“8.21”讲话,提出了“十五字”的使命任务,和增强“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另外有一段讲话特别重要,我专门就这段话写了一篇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做到“九个坚持”,这“九个坚持”,按习近平总书记的说法,是十八大以来党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宣传思想工作规律性认识,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这里我要特别讲一下“九个坚持”中的第五个,即坚持“文化自信”的问题。“道路、理论、制度”这三个自信是十八大报告里提的,总结的是十七大以来的成果。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又加了一个“文化自信”,这是他的理论创造。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追根溯源,来自与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中国文化由三大部分组成: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大文化构成了中华文明。四大文明就留下了我们这一个文明,几千年延绵不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是,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不但是一种自信,而且会带来力量,这是很深刻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自己就非常自信。最让我感慨的一次是2014年4月1日他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的一个讲演,核心内容是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讲得非常自信。那是2014年3月底,习近平作为国家主席访问欧洲五国,最后一国比利时是欧盟总部所在地,最后一站他到了专门培养欧盟中高层领导干部的欧洲学院。习近平想借这个平台向欧洲讲话,特别是向欧洲的青年人讲话。

当时我在现场听了这个讲话,习主席讲完,现场掌声雷动。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这种场合看到我们国家领导人的讲话这么受欢迎,真是激动万分。所以我回来后说,习近平访问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刮起了一场“习旋风”。习近平的那种自信让我非常感慨。我想总书记对我们国家的制度、理论、道路、文化的自信,应该是源自于他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深的爱。

最后回到今天要重点讲的主要内容,就是“2-19”讲话。这个讲话对我们来说最重要。大家看看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下面几句话:“要把马克思主义贯彻到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学中去,使新闻学真正能成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使学新闻的学生真正成为牢固处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优秀人才”。在这么重要的会上,专门就新闻院校的教学、研究、人才培养问题发表这么具体的讲话,这在我们党的最高领导人讲话中是唯一的一次。

讲话发表以后,教育部当天开会要求全国新闻院校要好好学习近平总书记这个讲话,贯彻好讲话精神。习近平对人才培养特别重视。他在这个讲话中说“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关键是人才优势”。大家记住,媒体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同学们一定要把自己锻造成合格的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讲话是马新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新闻舆论观的代表性文献。

他在讲话中归纳了“四个牢牢坚持”:第一个是党性原则,第二个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第三个是正确舆论导向,第四个是正面宣传为主,这就把党对新闻工作最核心的内容概括出来了。

习近平“2.19”讲话中主要强调了三个问题,一是强调“党媒姓党”。讲话中有句话“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我们将这句话简单概括为“党媒姓党”。之所以要强调这个,要从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说起。他说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新闻舆论工作是事关治国理政、治国安邦的大事,自然同样也是极端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党媒姓党”,要把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权,把所有党的舆论阵地牢牢掌握在手里,绝不能轻易丧失对掉。

二是要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和国家所有工作的指导方针,这一思想被写进了党的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里。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只要对人民有利,我们就去做。这次抗疫斗争,党和国家就把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最高位置。因为无产阶级政党就是为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存在的,除了维护人民的利益,它不追求政党和个人的私利。中国共产党历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我们说,人民是根,人民是本,人民是共产党的衣食父母。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都要依靠人民,每个共产党人都要做人民的公仆。习近平讲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要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其实答案很明确,那就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做人民的公仆(新闻工作者)”。我们不能把党和人民对立起来,,把党性和人民性隔离开来。因为人民性是党性的基础,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要把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

三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了八个讲导向,各个方面、各个媒体、各种报道形式,各类新闻题材都要讲导向。总之,舆论导向要做到全方位全覆盖,无一例外。讲话为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设置了两条线:政治红线和道德底线,“红线”,不能触碰,“底线”,不能逾越。

最后我要简单讲讲增强“四力”的问题。“四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8.21”讲话中提出的。中宣部专门组织全国新闻战线开展增强“四力”的实践活动,现在还在搞,媒体都在实践。这次抗疫斗争,以及每年春节前后的走基层活动,都是增强“四力”活动的重要方式。那么增强“四力”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对我们学生来说也很重要,同学们一定要把“四力”练好,这样将来不管你干什么都能干好

“脚力”,是指要有“行走力”和“行动力”,要看你能不能走,走得动走不动。新闻工作者要走得动、走得开、走得远、走得实。新闻界有一句话,叫“脚板子底下出新闻”。还有人总结说,“新闻工作者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概括得非常好。我在新华社工作十六年,结识了很多老记者,他们都是“24小时记者”,只要睁着眼,都在想新闻、做新闻。看看这次抗疫,很多新闻工作者,他们同医护人员一样逆向而行奔赴疫区,其行动和精神令人钦佩、令人敬重!在抗疫斗争的危难时刻,新闻工作者同医护人员、解放军、武警战士、公安人员一样被称作是“最可爱的人”。

“眼力”,是指要有“观察力”和“发现力”。新闻工作者要有敏锐的眼光,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从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发现最能体现事物您在品质和内在规律的东西。“发现力”,是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提出来的,他要求新华社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要格外注意增强自己的发现力。

脑力,是指要有“思考力”和“判断力”。在四力当中,这个最重要。怎么发现事物有无报道价值?怎么判断事物正确与否?关键是要靠思考,靠分析,靠正确的判断。

“笔力”,指的是“写作力”和表现力。如何提高写作力和表现力,对新闻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有的作品很鲜活、很感人,原因在哪里?就是写作能力强。能否写出沾着泥巴、冒着热气、鲜活生动、吸引人、打动人、感动人、激励人的“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三有作品”,是对每个新闻工作者的考验。

四个力是个整体,相互支撑,相辅相成。脚力是基础,眼力是关键,脑力是核心,笔力是落脚点。要做到四力并用,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这里我想特别介绍一下穆青,介绍他在实践中令我难忘的一些事情。

穆青是新华社社长,同时兼任中国新闻学院院长。我在做中国新闻学院研究生部主任时和他有过接触,印象特别深刻。他一生当中写了大量感人的报道,其中最著名的是些焦裕禄的那篇报道。他写焦裕禄,就是“四力”并发,同时还有对党和人民的情怀。他说过。一个对党和人民没有深厚感情的人,是当不了好记者的。采访焦裕禄事迹的时候,受访的干部群众边说边掉眼泪,他也哭得哗哗的,采访被迫中断。他自己说,在写稿的时候,眼泪把稿纸都打湿了。习近平就任总书记之后去的第一个县就是兰考县,参观焦裕禄纪念馆。他说我从正定当县委书记起一直都在学习焦裕禄。大家看,一篇作品,影响了几代人。

这篇作品之所以写得那么好,不仅要靠笔力,靠情感,还有一个就是靠高度的政治判断力。报道写好以后征求意见,有人说你的报道里没有写阶级斗争,穆青说我们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的都是焦裕禄怎么带领县委一班人帮助农民解决贫困、发展生产、消除饥饿问题,没有发现阶级斗争。这在当时是需要政治勇气的。

让人欣慰的是,老一代人坚持的“四力”,在新一代人身上也得到很好的体现。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读过《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通讯,如果没看过的,一定要看一看,写得太好了。我每次看泪水都止不住地流。这篇通讯的作者是新华社国内部记者张严平,她曾经是我的同事。她自己说,如果没有这次刻骨铭心的实地采访(指他跟着通讯中的主人公王顺友走了一趟“马帮邮路”),内心就不会有那么多真切朴实的感受,也不会写出那么多感人至深的报道。

好记者、名记者是走出来的、苦出来的、练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讲责任、讲品味、讲格调,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道德修养,保持一身正气,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一定要立场坚定、是非鲜明。

最后,我把下面这段话送给同学们:要坚持用马新观铸魂、励志、导向。要按照总书记的嘱托,做到“四真”,增强“四力”,真正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牢固树立马新观的党和人民放心的优秀新闻人才。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四力讲话舆论
巧解四力平衡问题——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哈里梅根活得这么欢脱 却以一己之力引发英美两国舆论
湛江市文艺骨干 “四力”培训班在徐闻举行
“注水”讲话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修炼学校管理“四力”
提升“四力”夯实党建基础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
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