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书》中浅谈践行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2020-11-18 17:34张佳佳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6期
关键词:四书爱国主义中华民族

■张佳佳/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高校不仅重视传授知识,还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四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在逻辑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精神

文化像空气一样,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行为、思维。它传承和传播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息息相关。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写道,“中华民族作为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发展,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具体表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最基本的内容是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大无畏精神。并且,爱国主义的核心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爱国主义精神是建立在民族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并融合了道德规范思想意识与民族风骨。所以,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精神是统一的。

(二)四书与爱国主义精神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南宋朱熹将来自于《礼记》中的《中庸》和《大学》选取出来,与《论语》和《孟子》合为“四书”。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还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精华。

从内容上说,《四书》涉及思想意识、政治意识、生活态度和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从社会关系来说,涉及个人、家庭、国家及天下等社会主体;从规范性质来看可以分为仁、义、礼、智等基本道德规范。可见《四书》对于个人道德规范、行为规范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修身是基础,让自己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修身后能够有发扬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大无畏的精神的意识。

二、高校爱国主义存在的不足

大学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承载者,爱国主义精神是大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基础。高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思想价值观念、个人修养行为、理想信念等,都将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在高校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缺乏针对大学生特点的说服力

大学生思想很活跃,有很强的塑造能力。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充满活力并且对事物充满了求知欲,敢于尝试新鲜事物。但是思想波动比较大,做事情易冲动,在事物的选择性上缺乏理性分析,容易受到外部事物的诱惑。所以,大学生对于事物虽然充满好奇,虽有辨别能力,但是容易受影响,容易摇摆不定。所以,在长期的教育影响下,普遍能够做到维护国家利益受侵害,不做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但是没有说服力。

(二)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理解有限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全球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紧密。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较以往相比成弱化趋势。部分大学生甚至认为爱国主义是一种狭隙的民族主义观,不利于世界范围之间的自由交往,因而应摒弃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世界主义情感。从而使得爱国主义缺乏民族特点,失去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东西。

(三)国外文化的影响对于爱国意识的冲突

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往往钟爱于美国电影业产品、轻视国产电影,结果严重制约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的潜意识中缺乏民族自豪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在人群中出现了“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这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改变人们的一些道德规范,出现一些贪图享乐,损人利己的行为。由于看中个人利益,就容易在少量学生里出现极端推崇个人主义的意识,从而忽略掉集体意识。

三、从《四书》中寻求践行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路径

小到修身养性,大到治国平天下都与爱国主义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百姓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的使命。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如何体现爱国主义精神呢?通过《四书》可以寻求一些路径。

(一)正确认识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提炼出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主要表现为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大无畏精神等。谈爱国时,部分大学生会感觉内容有些宽泛。但是就像《大学》里所述,平天下先要治国,治国先要修身,修身先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所以,爱国其实先从自身开始认识。作为大学生,学习好自己专业知识,立足根本发挥专业水平,做一个明道理,不盲从的人,这都是爱国。

(二)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

大学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自己通过学习,增进自己的知识,然后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四书》的内容是学生们从小一直在学习的内容。但是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主要是能够从心底认可并践行里面的重要内容。《论语·学而》写道:“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就是要将学习的内容自觉转化为实践。

(三)引导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和进取精神

在大学生立足根本知识的基础上,要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那么,就要告诉大学生理想人格标准是什么样的,有了模板才好去实现,才能去超越。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标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并且,还要告诉大学生确定有理想抱负是任重道远的,不是轻易能够实现的。《论语·泰伯》里写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也要告诉大学生如何爱国。《孟子·告子上》里写道。“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要注重彰显社会、民族和国家大义,奉行“以义为上”、“先义利”,反对“见利忘义”。

注释:

①魏玺峰.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②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版社,1999.

③张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探讨[J].智库时代,2019(52):232~233.

④吴彩虹.《四书》德育思想体系透视[J].船山学刊 ,2011(02):74~77.

猜你喜欢
四书爱国主义中华民族
3~6岁幼儿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加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策略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当代人如何读“四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农村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探究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陈澔对《礼记》的诠释特色
先秦儒家经典中关于“诚”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