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独立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2020-11-18 17:34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6期
关键词:结项工作坊育人

■迮 宇/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一、创新创业工作坊的内涵

(一)专创融合

工作坊作,又称“workshop”,一直以来被用于职场间工作创意的交流形式。在高校创新创业工作中引入工作坊模式,实质上是契合了其协同开放与集约的特征。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区别于专业课堂教学,属于第二课堂。利用工作坊模式,定期开设不同的创新创业主题,招募学员,在一定程度上既挖掘了创新创业的师资和服务对象,又营造了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同时在坊间的共同学习经历也改善了高校中师生的课程-学习关系,融洽了师生关系。创新创业工作坊成为了高校中师生共同学习、成长、创新的共同体[1],教师在坊中可以与学生有更多的接触,进行双创一线调研;学生可以在坊间获得体验感,将理论与实践融合。

(二)平等兼容

学员的平等及工观点的兼容是工作坊运营的重要特色。在工作坊中,学员之间的没有身份高低,都以一种完全平等、自由的立场来探讨问题,所发表的观点及言论,无论立场、价值观的差异都能享有充分的表达权力、得到应有的尊重。因此,在工作坊内,不同观点可以相互碰撞、彼此交换,协作和辩论并存,并通过坊主的引导,将不同的观点进行交织、融合,最终达成一定程度上的一致,从而诞生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在高校活动开展中,师生能够通过参与工作坊的形式在得到知识能力的提升的同时,也能达到彼此理解,提升共情能力。

(三)互动体验

高度的互动和丰富的体验是工作坊的魅力所在,也是工作坊的区别于其他理论学习形式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工作坊里,通过设置特定的学习主题,并在坊前对工作坊的空间环境进行布置,达到适配工作坊工作内容的效果,从而使工作坊能够提供沉浸式、全方位、全感官参与的学习效果。师生在坊间开展学习活动时,由于工作坊全沉浸式氛围的布置,能够充分的调动学员的五感,在知识获得、实践能力培养、心灵滋润等方面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参与感、体验感和获得感。

二、创新创业工作坊的可能性

(一)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素质教育随着时代的更迭呈现出不同的内涵,20世纪末的素质教育主要停留在“工具性”层面,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达成某种经济目的而存在,在教育意义上更多体现为“面向21世纪教育的振兴”,提升全民族教育水平,此阶段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无实质性区别。21世纪初期素质教育在“新课改”阶段发生实质性的转变,与应试教育产生内涵性矛盾,此阶段的素质教育开始转为对生活技能、技能能力的培养。在当前互联网常态化的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互联网创业成为当前时代的趋势,素质教育侧重于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求独立院校育人工作必须融合创新创业基因,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中搭建“桥梁”,而工作坊恰好满足了当前素质教育的时代需求。

(二)主体意识的觉醒

伴随着教育向纵深发展而来的是人主体意识的觉醒,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关注理论知识的摄入和高考分数线的达标,而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更多的开始关注自身的发展,对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开始敏感,表达自我观点的欲望开始强烈。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从对纯粹的知识目标开始转为素质能力目标,更多的关注自身核心竞争力,也对素质能力的锻造更加迫切。但又存在某些个性的原因,学生在与人交流时存在拘泥和不安,面对不同身份的人存在一定的隔阂感和不适应。因此,在面对素质能力教育时,学生更加倾向于一种地位平等、能够自由表达观点、尽情表达自我的形式,但高校传统的学生活动由于受价值观、组织秩序的限制而无法满足。

(三)高等教育改革的倒逼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到至今,已经经历了教材、教法、教育上的革新,完成了一轮又一轮的优化改革,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但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上仍存在瓶颈,尤其表现在缺少教师参与的第二课堂活动,大部分高校教师对育人的理解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缺乏实践育人的理念,在完成第一课堂教学任务后便匆匆离校,与学生的交流接触也仅停留在了课堂,导致了形成了教育要素的“缺场”,固化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困境。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迫切需求消解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二元藩篱,融洽师生良性关系,探索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圆融互摄,从而实现德育的返魅。

三、创新创业工作坊的构建路径

(一)明晰工作坊的目标及产出

工作坊的设立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有预期的,不可盲目、随意的开设。在决定开设工作坊之前需要明确工作坊的设立就是为了解聚集某类群体共同来探讨、研究某一问题,最终达成某一或多个成果或方案。基于此,首先,要明确工作坊的主体,并且在工作坊的主题确定上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并且该主题能够引发一定程度的思考,通过对该主题的思考讨论能够给自身带来某种提升或者解决某类共性问题。其次,要明确工作坊的目标,将工作坊的主题进行细化,细分为二级目标或者三级目标,目的在于保证工作坊按既定方向进行,避免失控。最后,要有预期结果,可以在目标细分的基础上进行赋值量化考核,在开设工作坊之前就要对整场工作坊的目标达成进行结果估算,从而确保工作坊效率的最优化。

(二)完善工作坊的运营机制

为确保工作坊合理有序的开展,完善的运营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在每一次开设工作坊之前,需要做好工作坊的准入机制、结项机制以及应急预案。[2]首先。在准入机制方面,需要设置入坊学习的理论知识基础,制定学员遴选标准、确定入坊学员人数,正常每期以30人为宜,5人一组。其次,在结项机制上,结项标准的制定以及结项条件的设立是工作坊有序开展的前提保障,避免工作坊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的方向偏差。最后,制订全面且周到的应急预案也是不可缺失的环节,应急预案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工作坊的容错率,减少因突发事件导致工作坊暂停的情况发生。

(三)优化工作坊的流程

整个工作坊的流程可以分为5个环节,包括入坊、暖场、分组、分享、结项。根据工作坊的主题性质以及期望产出对五个环节进行过程化设计,每个环节需要做好衔接,避免突兀的开展,比如在入坊、暖场和分组环节需要整体的设计,把签到、介绍与氛围调控融为一体,灯光冷暖和背景音乐适当。在内容分享环节特别注重营造轻松、互动的氛围,避免课堂式教学和单纯的讲授。在结项过程中,特别需要做好环节的回顾,可以以声像形式呈现,激发学员内心的共鸣,引导学员主动分享工作坊感受与收获,引导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成果的升华。

(四)构建工作坊沟通反馈机制

完善的工作坊沟通机制是工作坊正常运转的基础。在开设工作坊之前,需要建立坊前-坊中-坊后-再次入坊的贯穿工作坊始终的闭环沟通机制,在充分了解学员的需求以及引导者的反馈基础之上,形成工作坊学员服务台账,记录学员的坊前基础背景、坊间学习状态、学习成果以及后续跟踪。在此机制中,需要特别重视工作坊结束后的“后工作坊”阶段沟通,要完善和丰富学员“后工作坊”服务,定期开展学员回访活动,采集参与工作坊学员对工作坊的满意程度以及改进措施,并将这些建议改进后融入下一次工作坊的设计之中,动态优化工作坊流程。

四、结语

工作坊作为时代的产物,在破解当前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困境,回应人的主体需求以及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工作坊也正以其开放性、互动性、体验性的特征逐渐融入到高校育人工作中,成为一种新的育人模式助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结项工作坊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美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结项鉴定会召开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与教学研究
2020年5—10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结项鉴定优秀、良好名单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