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下个性化写作教学初探

2020-11-18 19:24四川轻化工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刻板写作方法个性化

■仉 繁/四川轻化工大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提高国民素养已经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以及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使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成为提高国民素养的基础和关键。在此条件下,语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作文对人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激发至关重要。如何在写作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何使写作教学摆脱应试化,刻板化,真正实现个性化,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探讨和深思。

一、语文核心素养下个性化写作的含义

学生从情感的认识到理论的概括,这一系列的过程必然通过实践获得,而这种情感到理论的过程也是学生写作的必经之路。学生要写好作文,首先就是要有情感的激发。学生内心有写作的冲动,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和逻辑表达的能力,学生这种情感的表达欲望,一是来自阅读经验,二是来自生活经验。

所谓个性化写作教学,就是真正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写作教学方式。根据每一个学生独特的身心发展方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写作,使学生写作不再是应付考试,而是真正的抒发内心情感。个性化写作教学的运用,让学生能在日常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中寻找写作的乐趣,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写作取材更加合理广泛,构思巧妙灵活,起草加工也能遵循内心,让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我,抒发真情实感,张扬个性,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语文核心素养下个性化写作出现的问题

(一)写作目的应试化,忽视能力培养

写作教学历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考试的作文也占据着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因此,传统写作教学强调的是拿高分,这就是所说的写作目的应试化现象,作文本应该是一件可以抒发作者真情实感的事情,而现在的写作教学越发演变成教学生如何写出高分作文。写作不再是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过程,而是让学生编故事,说假话,空谈假感受。这种错误模式的长期熏陶,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无疑有不可逆转的影响。这种写作目的应试化的观念,让写作得高分的学生丧失应有的兴趣和热情,也让作文得低分的学生失去写作的信心。

写作目的应试化,是当前写作教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而是真正让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交流和日常写作,能通过写作抒发情感,宣泄情绪。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用小的事件写大的感受。教师也要从根本上转变写作应试化的观念,引导学生表达真切感受,辞藻不求华丽,但求写出真实的感受,在平凡的话语中,也能写出适合自己的真正的好作文。学生的写作,不应该是为了考试,而是培养写作能力,所谓写作能力,就是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二)写作内容模式化,忽视真切体验

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课少之又少,学生对上写作课如临大敌,教师对教写作课也是不断回避。所以,写作课就变成了形式化的教学课堂。面对作文题目,学生愁眉苦脸,写出来的内容却是大同小异。写坚强,就会写到贝多芬,司马迁;写乐于助人,就是雷锋;写教师,就是园丁。写教师的作文题目中有多少是写老师在夜色中昏暗的灯光下批改作业。此外,在学生的作文中,对名人名言,古诗文的运用也是简单的堆砌,高尔基,培根,李白,杜甫,一些名言诗句不顾作文主题就一味添加。

写作内容的模式化成为当前写作教学的又一关键性问题,也是阻碍个性化写作教学的重要原因。由于传统写作要求拿高分的要求,使得学生不得不利用阅卷者喜欢的固定化的模式写作,这就产生了写作内容的模式化。此外,学生的写作结构也存在着很多的模式化现象,比如写景的文章,开头辞藻华丽,结尾也是清新亮丽,中心内容语言空洞,感情平淡,偏离主题的现象屡屡出现。更有甚者,开头和结尾也是固定的模板。无论是作文内容还是作文结构,模式化的现象让学生对写作失去本有的兴趣,自身的生活阅读体验也不再重要,本该是轻松活泼充满创作乐趣的写作课也让学生视为压力的存在,学生写作不再是渴望抒发情感,关注社会,而是沦为考试的附庸。

(三)写作方法刻板化,忽视发展创新

写作方法的刻板化与写作内容的模式化一样,成为写作教学的又一重要问题。写作方法的刻板化,既有学生写的刻板,也有教师教的刻板。

比如学生运用修辞,修辞手法是初中高中重点学习的知识点,在文章中合理的使用修辞会让文章添色不少,典型的就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里面写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以及在《荷塘月色》中写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荷花的袅娜,羞涩等比喻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让散文优美的意蕴散发的淋漓尽致。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让所描写的事物生动具体,又能吸引读者的兴趣,化繁为简。但不当的修辞不仅让文章内容繁琐,还让读者失去阅读的兴趣。另外,比喻拟人的频繁使用,也让文章失去新意。在日常的生活和阅读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不断发展创新,运用新的修辞手法为文章添色。

除了学生写的方法刻板化,教师对写作方法教的刻板化现象也不容忽视。现在中学课堂一星期都会有两节作文课,这样学生一星期至少有90分钟专门与教师探究写作方面的内容,那么一学期至少有1080分钟是在写作课堂上度过的。但是如今的写作课堂已经名存实亡,教师对写作教学也是退避三舍,久而久之,写作教学成为教师避而不谈的一个问题。此外,学生对写作文只是凭借自己对范文的背诵,没有自己的理解和表达。真正系统的写作课少之又少,教师写作方法的教授的存在很大的刻板化现象。这是阻碍语文核心素养下个性化写作教学又一方面。

传统写作教学认为,“得高分者得天下”。久而久之,写作课堂形同虚设,教师失去教的兴趣,学生也把写作文当成一项苦差事,对写作文充满压力。写作原本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是用自己独特的眼光看世界,表达真情实感的过程,现在却被范文模板代替。语文核心素养下个性化写作教学之所以难以施行,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传统的写作观念根深蒂固。作为一名教师,写作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探究与反思。

三、语文核心素养下个性化写作教学的策略

(一)围绕语文核心素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语文核心素养是语言运用与建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有机结合形成的一个整体。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个性化写作教学,也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题展开。个性化写作,就是“以人为本”的写作,所以发展语文核心素养下个性化写作教学,最重要的是摒弃传统写作教学中出现的应试化、模式化和刻板化现象,努力实现让每个学生爱上写作,能通过写作提高素质,陶冶情操。

在个性化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写作与做人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写作中能够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提升思想境界,陶冶文化情操。

(二)围绕语文核心素养,重视生活积累

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原则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写作教学中,要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在语文核心素养下实现个性化写作,需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走进自然,在观察中感受,让心灵与生活发生碰撞,在生活经验的积累中提高写作水平。只有找到写作与生活的契合点,才能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才是“通过写作表现生活”。教师要关注学生对生活的选择和个体的发现,让学生真正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从生活经验出发,去发掘生活的哲理,人生的奥义。

(三)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开展阅读教学

语文核心素养下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开展,离不开阅读教学的支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个性化写作教学应该与阅读紧密结合,让学生热爱阅读,体验生活,从阅读中领会写作技巧,从阅读中提升思维水平,从阅读中发现写作的乐趣。个性化写作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能做到“读好书”“好读书”再到“读整本书”。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的给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利用阅读经典文章让学生感受写作的魅力,在阅读中感受写作的方法,触类旁通。

比如中学生对名著《红楼梦》的阅读,在对小说的阅读中,既可以体会封建社会末期腐朽的制度和文化,还能在阅读中学习文学大家的写作方法。《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描写: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把林黛玉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在对曹雪芹多处人物描写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写作的乐趣,让人物在自己的笔下栩栩如生。

(四)围绕语文核心素养,重视鼓励性写作评语

学生写作后教师的评语,也是写作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视野下,个性化写作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性格特征进行作文评论。真正为学生考虑,找到适合学生的写作方法,在学生的文章最后可以写一些鼓励性的评语,让学生再接再厉,真正爱上写作。对个性化写作教学,教师应该掌握多种评价方式,不拘泥于传统,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在相互学习优点,克服缺点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比如针对写作基础较优秀的学生,可以把重点着眼于思维方式和写作技巧的点拨与讲评,同时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鼓励的效能。而对于写作层次较差的学生来说,重点就要放在对字词句段等基础方面的点评,让学生增强写作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激励性评价运用的好,会让学生爱上写作,促进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语文核心素养从各个方面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个性化写作教学,也不断弥补传统写作教学的弊端。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开展,让学生真正能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立足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不断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也希望通过个性化写作教学,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

猜你喜欢
刻板写作方法个性化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中性自由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写作方法指导重在运用
画一画,写一写
同桌宝贝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