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和大人一起读”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
——以一年级上册的“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为例

2020-11-18 19:24殷尹玲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童谣松鼠儿歌

■殷尹玲/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

一、“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实施现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也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因此,“统编本”特别新增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栏目。教材编写者明确提出“倡导大量阅读,加强课内外沟通,教材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展阅读空间。”新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统编本”新教材“希望能‘治一治’不读书、读书少的通病”。

新版统编本教材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的栏目,它位于一年级在每个单元园地后,分上下两册,一学期8篇文章。教材的不同板块提供了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如见表。对于一年级上册书,两册书的”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类型多样,八个类型的书籍,如《小兔子乖乖》《剪窗花》《小鸟念书》《小松鼠找花生》《拔萝卜》《谁会飞》《猴子捞月亮》《春节童谣》,分别是儿歌、童谣、短文、绕口令、童话故事、寓言故事。

(一)内容特点

这一板块设置是语文教材最新的地方。其主要的特点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文章中童话故事比例大。“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童话故事共5篇,占总栏目的近32%比例,分别是《小鸟捞月》《小松鼠找花生》《拔萝卜》《猴子捞月》。第二,栏目设置体现儿童本位。“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在各个方面体现了以儿童为主。从外观上来看,文章是大开本排版、每页具有水墨画、插画,这符合低年级阶段孩子的审美特色。童话故事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尊重儿童的天性,符合孩子的心理认知状态,体现儿童本位论。第三,体例上双线并行式组合。整本教材中,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行。语文的基本要素是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学习习惯。对每个单元主题明确命名,语文素养成为若干个能力点和训练点,采取双线并行式,共同组合形成单位结构,对知识和能力有清晰的指示。

(二)原因分析

“和大人一起读”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出现的原因有教师、家长两个方面的原因。

在教师方面而言。首先,教师没有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只是根据教参教学,而没有进行设置相应的阅读指导课。其次,教师没有区分不同文体进行教学,仅有少部分教师坚持开展分类型的阅读教学活动。最后,教师没有对学生课外阅读缺乏有效评价。

在家长方面而言。第一,家长没有保障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固定的阅读时间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基本条件之一。每周家长陪伴孩子的阅读时间不够充裕,不少于0.5小时。其次,家长不能提供有效的方法指导,部分家长认为小学低年级阶段没有必要花很长时间培养阅读,孩子的识字量不大,年龄小。最后,家长不配合教师开展”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活动。

二、实施“和大人一起读”策略

基于以上的原因,笔者基于一个教师的角度,为“和大人一起读”的实施提供了如下方面的可能性。

(一)立足低年级学情,统筹设计栏目教学目标

低年级的学生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识字基础薄弱,阅读能力欠缺。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情况出发,统筹设计栏目教学目标。“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低年级阶段的学习情况,妥善设置教学目标。《剪窗花》的教学目标是识别“窗”、“鲤鱼”、“喳”等生字,自主的积累汉字。这符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识字写字目标,“培养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会汉语拼音、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通过依体定教,分步提升语文能力

依体定教是上师大王荣生老师提出的概念,要“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的起点是关注文体,根据文体特征来确定教学内容,各个篇目的文体特色突出。童话故事的教学内容是倾听和评价故事,发展想象和创造能力。童谣的教学内容大多数是感知童谣兴趣、有节奏、有韵律的特点。儿歌的教学内容是朗读儿歌,让孩子感受到儿歌明快的节奏,激发儿歌的兴趣和生活的真挚感情。例如《小兔子乖乖》的教学目标是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习有节奏唱儿歌,其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三)凭借栏目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识字与写字是低年级的首要目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第五条谈到课程总目标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够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且有一定的速度。”“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除开第一个《小兔子乖乖》,其他课文都注有汉语拼音并且字体较大。这在此栏目中,学生能够借助文本学习汉语拼音。在学习儿歌《剪窗花》中,利用拼音来歌唱童谣,学会“鲤”、“花”、“喳”等词。在《谁会飞》儿歌中,通过儿歌的学习,学会“飞”、“游”等字词。凭借“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增强基础识字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的阅读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通过儿歌诵读,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儿歌是以低幼儿为主要接受对象的简短诗歌,既有童谣、又有小儿语。儿歌具有篇幅短小、内容浅显、语言活泼的特点。在学习“和大人一起读”的栏目中,教师要通过儿歌教学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怎么去读,要注意语气的抑扬顿挫,哪个字读重音,哪个字读轻;语言的断和连,轻和重,扬和抑,让语言生动形象。要注意读句子的时候要有停顿。在“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过程中,教学《谁会飞》,轻声读“飞”、“跑”、“回”。教学《剪窗花》,拼拼读读,训练孩子的拼读能力。这符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凭借童话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童话教学是阅读教学中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手法,编写适合儿童欣赏的故事,能够给儿童带来知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激发儿童的想象和创造愿望。在统编本低年级小学语文的“和大人一起读”中,一共有四篇童话故事,分别是《小鸟念书》《小松鼠找花生》《拔萝卜》《猴子捞月亮》。《小松鼠找花生》这一篇童话故事,将小松鼠、鼹鼠拟人化了,这种拟人化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贪吃的小松鼠等待花生结果、高兴的小松鼠和鼹鼠相互交谈,一个可爱的小松鼠形象生动鲜明突出,孩子读之后的人生道理也就感悟多了,也就更加透彻了。

(六)借助童谣教学,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童谣是以口头形式流传,儿童之间相互传唱,没有乐谱、音节和谐、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童谣的内容取材贴近生活自然、内容浅显、思想单纯;其内容想象丰富,富有情趣,结构划一;其语言活泼,富有音韵,朗朗上口。口语交际是学生发展的基础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生的口头语言交际兴趣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比如统编本低年级小学语文的“和大人一起读”中,只有一篇童谣,即《春节童谣》。孩子会把自己经历过的习俗和教师分享。孩子与教师的交流、延伸、发展,在轻松愉悦的对话互动中,学生能完整的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猜你喜欢
童谣松鼠儿歌
快乐童谣
小松鼠
识字儿歌
松鼠
睡觉儿歌
松鼠
松鼠
儿歌6首等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