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可行性研究

2020-11-18 19:24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体育场资源共享可行性

■马 慧/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准的不断提升,群众对生活的要求也更加强调精神上的满足,这种新要求催生了社区体育的发展。目前,社区体育已然成为群众日常休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值得注意的是,社区体育资源建设总体上较为薄弱,并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基本需要。而高校作为体育课程开设的重要机构,其现有资源的建设是较为完善且多样的。在这种情况下,两方资源的共享与结合对体育资源的社会性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应当引起相关主体的重视。

一、高校与社会体育资源共享的意义

在高校和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模式下,高校所持有的体育场所、体育设施等硬件都可以在给付对价的基础上面向社区,并且也不会影响自身对体育资源的所有权。同时,负责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师也可以同社区体育活动相联系,为社区居民的日常活动提供适当指导。而社区居民在自我选择和适当指导的基础上,也能够在闲暇时间步入高校校园,按照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时适当锻炼。这种模式的开发可以同时满足高校和社区的基本需要,高校可以将自身的体育资源优势展现出来,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提高公信力为群众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和锻炼空间,拉近同社区服务的距离,进而树立自身良好的社会服务形象。而社区居民也可以在享受高校体育资源的基础上,追求自身所期待的精神享受,缓和社区体育资源匮乏同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让群众的物质精神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二、高校与社会体育资源共享的可行性

(一)空间可行性

近些年来,我国专业体育场所的建设数量正在日益提升,已经突破了五十万大关,并且有将近八成的体育场所都被纳入到教育系统中。而在现有的教育系统模式下,体育场所的使用权主要集中在高校身上。也就是说,高校不仅拥有相当规模的体育场馆,并且硬件设施也较为完善,同时,高校校园在设计规划的过程中也留有了相当规模的空地,这些空地也可以满足日常休闲活动的基本需要。以上这些也足以说明,高校所拥有的体育资源能够满足较大规模的锻炼需要,随着社区居民对体育生活期待的提升,高校现有体育资源的利用也必然会更加充分。尽管许多高校在近些年来都扩大了招生规模,体育资源在校内的使用频率也日益升高,但随着高校在这一领域的逐渐开发和拓展,其自身所拥有的体育资源也必然会更加充足,更加适应于社区体育的发展需要。因此,这两部分体育资源的分享具有空间上的可能性。

(二)时间可行性

就目前高校体育资源的利用情况来看,其相应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的使用时间一般都集中在白天,主要的应用目的是为了满足体育课堂的教学需要,同时也包括体育生的日常训练。此外,有许多高校在开发室内体育场所的过程中,往往是采用有偿的方式进行利用的,因此学生对体育资源的利用也往往以室内为主。这也就意味着,高校体育资源在早上,傍晚,晚上的空闲较多,这也恰好同当下社区居民的日常工作空闲相吻合。因此,社区居民在早上或者傍晚的时候进入高校校园进行锻炼,并不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和利用,具有时间上的可行性。

(三)人才可行性

社区体育资源的匮乏不仅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同样也体现在人才队伍上,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往往缺乏专业的人士进行指导,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显露出较为无序化的弊端。而社区同高校体育资源的共享,能够让居民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作为负责指导社区居民的体育老师而言,由于他们平时课程的负担较轻,而且他们的身体素质也较为良好,因此可以在肩负起教学任务的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适当指导。除此之外,近些年来高校同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体育课程的开设也更加贴近于社会的日常生活,因此教师也在课堂进行的基础上,积累了一部分社区指导的经验。所以,两者资源的结合具有人才利用上的可行性。

三、高校与社会体育资源共享措施

根据上文中所叙述的高校同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可行性,为了更加有效地实现两种体育资源的共享,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两种体育资源实现共享的措施,以实现体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一)机构建设

目前,高校所持有的体育资源十分丰富,而社区居民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也更加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此两者在实际共享与结合的过程中,就必须要依靠统一的机构进行规制和组织,为高校与社区在体育资源方面实现共享搭建桥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体育活动的规范化和组织化。对此,高校体育负责主体和社区居民负责主体应当建立起相应的社区体育管理机构,较为重要的职位应当由专业人士担任,而其他部门机构的管理可以从居民中选取。就运行的资本来看,机构可以吸纳有关部门的投资和企业的支持。在开展活动的时候,机构应当尽可能选择规模较大且具备一定影响力的体育场馆,并商讨相关事宜和细节,制定较为详细的活动,开展规划与方案。同时,机构也应当在日常工作和运营中,召开阶段性的会议,就近期以来的体育活动开展状况进行总结,积累经验和教训。

(二)时间安排

要想避免高校体育资源和社区体育资源之间的利用冲突,就应当合理规划资源开放的时间。高校应在保证学生正常体育教学与体育锻炼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周围社区居民的作息规律和锻炼时间的特征,来安排自身体育场所的开放时间,比如早上,可以从6:00~7:00,晚上可以从7:00~9:00。并且,高校应当尽可能地选择闲置率较高的场地供居民使用,同时也要保证居民在节假日期间也能够进入高校校园进行适当锻炼。而节假日的具体利用也可以分为两种模式,社区居民可以按照个人的意愿自由进入校园进行活动,社区的体育管理机构也可以利用节假日时间举办相应的业余赛事或者是活动,鼓励居民进行群体参与,这样也可以丰富社区居民的闲暇生活,让他们获得生活的满足感。

(三)原则设定

在高校和社区开发共享体育资源模式的过程中,应当依照相应的原则和规范来进行各项活动。首先,资源的共享应当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必须要分析高校和社区体育资源的现有情况,以此来制定出合理科学的规划,这样才可以让体育场所的利用取得最大效益。其次,资源的共享应当具有针对性,要根据社区体育活动的特点,为其设定不同的锻炼主题,开展与之相适应的活动形式,吸引更多社区居民进行参与。最后,共享要做到低偿和无偿结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推动高校体育资源和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是十分合理且必要的,这是扩大体育国民影响力的应有之策,也是推动资源高效利用的有力途径。在具体共享的过程中,高校应当从主观和客观上共同落实体育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并且要加强同社区之间的联系,建立起统一且有效的共享模式和方法。同时,相关部门应当鼓励高校和社区的互相交流,为体育设施的完善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体育资源的共享是长期发展的过程,要坚持与时俱进。

猜你喜欢
体育场资源共享可行性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Two Funny Men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FESCO人力资源共享服务
长三角加快实施交通运输信息共享示范工程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
Wi-Fi网络资源共享现状及发展研究
热闹的体育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