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增强大学生理论认同的路径探索

2020-11-18 19:24武连兄喀什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主观理论环境

■武连兄/喀什大学

一、新时代大学生理论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势日益严峻,多种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影响了大学生理论认同度的高低,主要表现在:

(一)高校对理论体系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影响大学生对理论的认同

学生对理论知识体系的了解主要来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有一部分则是通过社会与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网络 、专家讲座 、党课以及同学之间交流进行了解,可见,学校是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场所。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教材内容缺乏吸引力和理论教学形式缺乏创新,使得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热情不高。第二,学生的年级,专业、政治面貌以及学生干部等方面存在差异,理论教育时间的长度不同,使得大学生理论认知水平、认同和践行程度存在差异。第三,高校理论实践平台较少,且周期短,涉猎人数较少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大学生对理论的认同。

(二)教育环境影响大学生知识和价值体系的构建

大学生理论自信的高低不仅受到高校教育引导的影响,也受到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教育大环境的影响。第一,家庭理论认知环境存在差异。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建构和行为态度。第二,社会环境的复杂多样性,影响大学生对理论的认知。进入新时代,国际环境纷繁复杂,各种社会思潮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了大学生对理论的正确认知和价值判断。第三、网络舆论监管和引导滞后,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管理以及正确的引导,使得各种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影响了大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的的正确判断,进而对理论的认同度产生影响。

(三)大学生主观需求的差异影响学生主观学习态度

第一,大学生主体性缺失,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大学生属于青年群体的特殊代表,有着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希望智力和个性能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并能得到更多的自主权,青年大学生思想和思维方式比较开放,既能根据实际生活产生与现实相关的观点,也能被新颖的理论观点所吸引;不愿全盘接受传统观念和教师的指导意见,具有批判特征。现在的思想理论理论课堂,一般都是以教师讲授理论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为辅,学生的主观想法得不到及时的表达,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第二,大学生自身需求的迥异,影响主观学习态度。“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满足需要的驱动中进行的,自然也都以其对需要的满足为基本的尺度”①。学生专业学习需要,考研需求以及找工作需要等主观需要的差异影响不同学生对理论的主观学习态度。

二、新时代增强大学生理论认同的有效路径

针对大学生理论认同存在的问题,从影响大学生理论认同的因素出发,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丰富教育内容方法、优化教育环境以及增强大学主体意识入手,探讨增强大学生理论认同的有效路径。

(一)注重理论教育的时代性,增强大学生理论认知水平

第一,凸显讲授内容的时代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首先,结合时代发展,丰富教育内容,将党和国家的新主张、新思想、新政策及时写进教案,让其走近进课堂,进入学生头脑,增强教师讲授内容的时代性,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家的最新理论和政策走向。其次,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加强教育的针对性。第二、转换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创新教育方式和载体,凸显教育的主导性。第三,“一生一策”,加强教育针对性。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运用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理论教育,第四,拓展教育实践平台,不定期的开展周期性实践活动。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对理论的认同;同时丰富实践活动,凸显周期性和长期性。

(二)优化理论教育环境,多方联动增强学生理论认同

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既包括社会大环境也包括学校和家庭小环境,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环境成了新时期学生成长的活跃地带,理论认同培育的持续性和长久性需要良好的培育环境做支撑。第一,优化校园理论学习氛围,丰富实践活动,将理论认同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这一主阵地,寓教于乐。同时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主题讲座,让学生在“大家”的带领下感受理论的魅力。第二,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创建学校和家庭沟通反馈机制。父母应自身加强理论自信意识,在生活中做到表率,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创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反馈平台及时了解大学生的理论学习状况和政治素养的形成,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教育实践。第三,将“请进来”和“走出去”有效的结合,创建理论学习的社会条件。企业应发挥其各自职能,让大学生不仅要向书本学,还要向社会学习,让学生走进社区和企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国家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进而提高其理论认同度。第四,营造精简的网络空间,积极引导网络舆论。整合网络监管力量,营造精简的网络空间,同时注重主流媒体的作用,积极引导网上舆论。

(三)增强大学生理论需要和满足意识,提高理论自觉性

积极客观的自我认知和评价是自信的基础与核心,理论自觉是增强理论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应积极发挥大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作用。第一,以学生为主导,增强其主体意识。专任教师在进行理论宣讲时,发挥教学民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用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提出与教师不同的各种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并鼓励学生自圆其说。第二,以问题为导向,增强大学生对理论的需求和满足意识。一方面,要提高大学生对理论的兴趣,就必须遵循他们的发展理论思维的需要,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去探求“为什么”和“如何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要。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理论的需要和满足还必须通过亲身体悟和感受,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实践调研,如新时代党的方针政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增强对理论的需要和满足感。

大学生“理论认同度”的高低离不开社会高校、教育环境以及大学生个人的共同作用。学校在重视课堂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实践,将认知教育和体验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增强对理论的认同,从而怀有崇高理想脚踏实地为祖国奉献的新型人才。大学生个人也要利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自觉学习理论,提高政治觉悟,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添砖加瓦。

注释:

①韩安贵.马克思历史观的价值内涵[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主观理论环境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后印象
有主观小量倾向的“数+量/名+之+形/动”格式
环境清洁工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对立与存在
漫观环境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