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模式构建探析

2020-11-18 18:45
长江丛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

/东北石油大学

高校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优秀组成和中坚力量,他们中间的学生党员更是优秀青年的代表和祖国发展建设的生力军。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思想引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党员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了解并掌握我国的历史与现实、在实践中客观理性地看待我国特定发展阶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使青年不断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为社会主义事业集聚奋斗力量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当前高校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现状

(一)对大学生党员理论素养提升不重视

重视对学生入党前开展党校学习和考试,学生入党之后没有开展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教育,导致部分学生入党之后放松主动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的意愿,甚至有一小部分学生党员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了,政治理论学习甚至成为他们“负担”,在支部学习中表现不积极,对国家大事、时事政治不主动关心,对一些错误的思想缺乏辨别力,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缺乏洞察力,认识模糊。

(二)对大学生党员先锋作用发挥不重视

对学生党员入党后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重视。导致学生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平时在各项活动中模范作用发挥不够,不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有的党员是非观点弱、原则性不强,对同学中存有的不良现象、违纪现象不劝阻、不教育,甚至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三)对大学生党员管理制度建设不重视

未形成一个完善的、全面的考察和管理学生党员的制度。在考虑是否发展党员时,主要的依据是学生在集体中的贡献大小,这往往会受到评价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考核不够科学合理。在党员发展工作结束后,对正式党员的日常考察、管理、监督都缺乏明确系统的方案,使得学生党员的各方面素质不能得到科学全面系统的评价和监督。

(四)对大学生党员教育载体创新不重视

部分高校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不能利用有效利用新的教育载体和手段开展党员教育工作。没有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工作还停留在传统方式上,没有充分的利用网络这把利刃,占领网络宣传的阵地。

二、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模式

(一)学——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引领学生党员学原著、悟原理。鼓励广大学生党员组建学习小组,真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真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学生党员喜闻乐见的微博、微信、微视,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支部、进党课、进小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举办座谈会、报告会、研讨会等多种方式,组织广大学生党员认真学习交流研讨。

开展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引领青年听党话、跟党走。要不断强化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中心任务,把传播党的声音、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前沿科技和强化理想信念作为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积极运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学习培训,分层分类开展学习培训,不断强化学习的质量和成效。

(二)讲——传播先进思想

组建学生党员宣讲团,实现宣讲人员专业化、常态化。在学生党员中积极遴选理论学习优秀代表,组建学生党员宣讲团,分年级、分支部,面向广大青年学生广泛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有特色、接地气的面对面宣讲交流。通过真人真事、真情实感,讲好中国故事、龙江故事、青春故事、奋斗故事、身边故事,加强党史、国史、省情实际教育。讲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讲清全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子,讲清新时期面临的发展潜力、现实优势和攻坚领域,使学生党员深刻理解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树立进入新时代的思想自觉、砥砺成长成才的本领自觉、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行动自觉,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青春热情。

(三)研——提升理论水平

组织开展主题研讨交流活动。组织开展以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研讨交流活动,通过主题党课,举办交流会、分享会等线下形式,配合开展网上话题讨论,自媒体传播、文化产品推广等线上活动,深化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引导和教育学生党员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实践生活。着力提升理论学习研究水平。引导学生党员从理论学习中铸牢信仰,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研究水平十分必要。注重从党建视角、青年视角开展课题、深入研究,及时撰写心得体会;着力在提升研究水平上下功夫,以项目组为单位,鼓励学生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把学生党员制作的文化产品通过党支部的公众号进行推广。

(四)用——实现示范践行

在实践导向上鲜明聚焦。要把握根本任务,引领学生党员树立与新时代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用伟大梦想激励学生党员,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党员,用典型事迹感召学生党员。通过“党员先锋”“党员示范寝室”等活动,在工作中注重引导学生党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党员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坚定信念,外化为自觉行动。通过“大庆精神我传承”“铁人精神我践行”等活动,鼓励学生党员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地域宝贵的精神财富,努力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理念。

在实践运用上求实创新。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创造广大学生党员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地方学习锻炼的机会,推动他们在实践中担当历练、积累经验;通过“支部共建”,与相关实习就业基地协同建立学生党员实践体验基地,完善课程设置、制定学习计划、优化教育手段、达到思想提升;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形式,组织学生党员深入贫困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扎根中国土地,了解中国国情,在实践中磨练意志、锤炼本领、展现青年蓬勃的青春力量。

三、结语

(一)思想淬炼——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明显加强

通过构建大学生党员“学、讲、研、用”教育模式,为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党性修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通过对大学生党员“学、讲、研、用”教育模式的实践,使广大学生党员不仅从理论上对党加深了认识,更从实践上亲身体会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实现了大学生党员从理论提升到思想淬炼。

(二)实践锻炼——大学生党员先锋作用明显加强

通过构建大学生党员“学、讲、研、用”教育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党员在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大学生活适应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方面得到普遍提高,成为理论宣讲的轻骑兵、先进思想的传播者、学风建设的引领者、第二课堂的主力军。大学生党员在实践锻炼中日益凸现先锋作用。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