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学院党建工作的有效建设

2020-11-18 19:24陈定勇贵州工程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支部主体责任

■陈定勇/贵州工程职业学院

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强化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需要认真落实学校党建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落实党委主体的责任,推动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我国的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组织保证。

一、新时期下高职学院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内涵

高职院校党委落实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主要是指高职院校党委在进行党纪、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领导主体、落实主体以及责任主体”的领导作用,需要承担相应的主体责任。高职院校党委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主体,同时也是党建工作的执行主体,因此党委不仅需要全面领导党建工作开展,还要直接参与党建落实工作,将党的建设与学校教育改革开展充分结合。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党委需重点解决党建建设问题:

第一,明确党建工作的责任分工,即党建工作具体谁来负责的问题。党委需要履行主体责任,负责全面领导的责任,而党委书记则是履行主体责任的第一负责人。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则需要对分管领域做出相应领导责任,党的工作部门作为履行主体责任的重要职能部门,需要按照党组织的部署要求,认真做好职责范围内的监督管理职责。

第二,明确党建工作的责任主体内容,即党建工作具体需要干什么的问题,强化对群里运行的制约与监督,从根源上避免腐败问题的出现,领导人员需要支持执法机关查处违纪违法的问题,党委负责人需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做好廉洁从政的重要表率。

第三,明确党建工作的规章制度,即党建工作具体怎么做的问题。通过加强相关制度建设的完善,让权力能够在透明阳光的角度下运行,完善相关主体责任体系,构建完善的监督考核制度,为主体责任的落实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二、新时期高职学院党建工作现状

(一)党员教育学习流于形式化

党员教育学习是提升党员个人素质、强化党建设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高职学校借助主题教育、专题培训以及集中学习等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以及个人素养。部分高职院校的党员教育工作存在教育形式主义化问题,其具体表现在于党员教育目的并不明确,教育思路并不清晰,缺乏科学系统性的教学方式,同时选取的党员教育内容并未结合学校中心工作以及党员自身的本职工作,致使党员教育工作开展期间缺乏对党员的针对性与吸引力,因此对于党性学习以及政治学习仍旧留在口号以及文件上,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交锋,深入性的批评以及自我批评的相关党性修养活动相对较少,最终导致党员教育效果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支部活动未能有效正常开展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需要按照《党章》规定,同时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工作内容,开展多样化的党员活动。高职院校需始终坚持“三会一课”的活动制度,组织党员能够及时了解当下的时事政治,学习现下的党政方针政策,全面提升党员的综合素养。大多数开展的支部活动为讲座、研讨会以及问题活动,虽然加强了党员之间的文化交流学习,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但仍旧存在党支部活动开展脱离实际工作以及实际思想的问题,支部活动开展的针对性有待提升。此外基层党支部活动的开展仍旧停留在传统政治学习过程中,基层党支部活动开展形式枯燥、陈旧,缺乏有效的感召力以及吸引力,对于党员参与的积极性无法有效调动,同时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开始中职党建信息化建设,但对于网络信息技术应用途径较为单一,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的支部活动仍旧存在局限性,导致网络党建工作无法实现大范围开展。

三、新时期高职学院党建工作建设策略

(一)创新教育活动形式,提升院校党建工作感召力

第一,精心组织教育互动,强化支部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支部学习活动的开展不能停留在文件、报纸以及报告等相关传统形式中,需要将党的路线方针教育与党的个人素养充分结合,让教育学习活动的开展更加贴合实际工作,全面提升教育学习活动的吸引力。为此需要考虑到高职党员教师学历层次相对较高的特征,全面提升理论学习的层次与高度,可借助专家辅导报告作为基础,帮助党员教师学深学透,实现相关内容的融会贯通。为此可通过专题研讨、论文评比以及观看教育片等学习方式,组织党员借助网络平台获取相应的学习资源,提升支部学习活动的学习趣味性以及灵活性。此外,党支部需要对党员学习进行进一步的强化管理,落实相关学习计划,通过记录学习笔记、分享个人的学习心得以及组织评优的工作,实现学习工作开展的制度化以及规范化,继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党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拓展党员学习路径,实现支部活动形式多样化。

党支部需要以高职院校中心工作为基础,设计丰富多彩的党员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支部活动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党组织的组织凝聚力。各个学校支部需要结合不同阶段的党中心工作以及重大政策,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党员走出校门,深入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社会调查工作,强化党员的群众意识,提升高职院校党员的党性修养。

(二)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扩大党建工作影响范围

现阶段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于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线上交流的主要平台,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开展,也需要适应当下背景趋势,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势,实现党建内容以及党建形式的创新。

第一,构建完善的高职院校党建网络体系。

在高职院校相关职能部门的牵头引领下,建立完善的校级党建工作网站,由职能部门来负责和管理党建网站的运营与管理,借助先进技术手段严格筛选网络信息资源,实现对网络空间的全面净化。除此之外,还要对网络环境进行全面优化,每个党支部构建的部门网页,需要根据高职院校各个职能部门打造特色的党建内容,同时借助各种线下、线上渠道开展党建工作,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党员之间的迅速联系。

第二,拓展高职院校的党建教育开展形式。

以往党建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以课堂教育工作以及集体教育工作为主,因此党建工作的开展极易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作用下,党建工作能够随时随地开展起来,网络平台不仅能够进行文字传播,同时也能实现视频、图片的传播,党员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获取相应的知识,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及时性以及交互性,加强党建工作开展的吸引力,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组织生活方式,加强党建工作的覆盖面。

第三,推动高职院校党建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新时期背景下开展的党建工作,党务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素养,同时还需要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具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党建工作的能力。例如可以通过实现入党积极分子网络化思想汇报工作开展,网络化的发展对象公示以及课堂教学,实现党建工作程序的最大化简化,提升党建工作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时效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开展,需要在新时期下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提升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相应的保障。

猜你喜欢
支部主体责任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支部联建润“甘泉”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何谓“主体间性”
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的“支部经”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