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模式下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创新能力
——以怪咖视觉工作室为例

2020-11-19 02:53褚东杰张旭昌张玮芝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山西省汾阳市公安局
长江丛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创业项目艺术设计大学生

■魏 争 褚东杰 张旭昌 张玮芝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山西省汾阳市公安局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从党的十七大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要求,再到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的重要部署,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大学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各级领导部门配套出台相关政策,创业的热潮正在掀起。教育部同样高度重视,从2015 年初提出实行弹性学制、支持大学生休学创业;到2016 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要求高校把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允许学生休学创业。但在当前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灌输型的教育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没有充分整合校内外的资源,针对当前存在问题,以工作室模式为突破口,从工作室模式对提升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施方式、实践意义方面,探讨提升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工作室教育模式的提出

工作室教育模式可以追溯到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包豪斯。包豪斯1919 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推行现代设计教育、有完整的设计教育宗旨和教学体系的学院,其创始人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其办学思想的核心是坚持艺术与手工艺、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与统一。根据这一全新的教育体系诞生了最早的工作室教学模式——作坊式教学模式。

这种教育理念对于现代设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部分美术学院以及一些综合性大学的设计学院都纷纷开始探索工作室教育模式。工作室模式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其较为显著的特点。首先,在教学模式上,工作室教学是以工作室为载体,把教学、专业课程、项目实践融为一体,将传统课堂以教师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实践学习为主。在专业基本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以项目为主导,以专业技术实践应用为核心,将实践与教学紧密集合。学生在承接和操作实际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术的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生产实践中,缩小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距离;其次,在教学组织上,工作室教学组织形式开放,以学生自主自愿加入为主,教师与学生以项目为载体核心,构成工作小组。教师负责教学组织的安排和规划,制定研究方向和计划,学生以小组开展学习任务、项目开发、与校企进行协同合作;最后,在教学实施上,根据创新创业的市场现状和需求,以专业优势为依托,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建立不同专业的工作室,通过寻求企业项目合作的形式,带动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模式和能力。

二、工作室模式对提升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施方式

(一)合理设置,优化设施,提供创新创业平台

工作室以“注重实践,优化基础”的项目化模式,以项目为导向,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根据不同的专业组建相应的工作室,着重培养学生在艺术设计方面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为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无论在经费投入,还是制度扶持上,就目前已经建立工作室的艺术类高校和综合性大学的情况看,学校层面各部门都积极配合工作室建设制度,提供协调帮助。

(二)协同创新,整合资源,助推创新创业活动

工作室协同创新,首先要配备优质的师资力量,这是工作室良性发展的基础。工作室教育模式意味着教师要从原先担任1~2 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转向全面负责工作室的设计课题与实践课题,单一知识背景的教师显然难以胜任。因此,工作室的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有综合化知识以及实践的能力。其次,吸纳优秀的学生人才,是工作室充满活力的必要条件。工作室的功能是以校内外设计服务为主目标,因此工作室成员必须要拥有基本设计能力,在自愿、公平的基础上选拔工作室成员,一般以大三大四学生为主。在整合资源方面,工作室通过整合校外资源,加强校企间合作,充分借用企业的优势力量,将企业优势资源引入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

(三)开拓市场,引进项目,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项目设计是工作室得以成熟的重要条件,是工作室的主要工作任务,也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地方经济服务的重要途径。艺术设计类工作室通过与企业合作,参与企业举办的设计类大赛或企业项目开发,工作室的成员以小组的形式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参赛作品或项目的开发设计。工作室的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将完成的作品通过申请专利技术,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再将专利技术应用于市场中,激发学生创业的理念和实践能力,真正做到产学研的无缝对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三、工作室模式对提升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意义

(一)工作室模式符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个性化需求

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引导、挖掘学生个人的潜质,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塑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工作室的模式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进入工作室之初,就是学生本身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的个人主动选择,学生在实际参与工作室的项目中,结合专业特长及个人能力发挥个性创作,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能量。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工作室采用的导师制的教学方式,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全程式指导学生项目研发与设计,通过商业领域的工作环境和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创业能力。学生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以及教师的个性化指导,在工作室内部以项目为导向组建创新创业团队,积极申报各类各级创新创业项目和计划,并在实际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同时,接触社会,学习到创新创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更加了解整个创新创业项目的市场化运作的流程及发展趋势。

(二)工作室模式符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化需求

国家鼓励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基于国家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创新驱动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所培养的大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走向职场,实现社会化角色的转变和适应,工作室的模式强化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化实践,引导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对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有较为客观地评估和澄清。工作室类似于小型的创新创业企业孵化基地,师生共建创业团队,选择合适的创新创业项目,真正体验进入创新创业过程。在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的过程中,学校学院给予政策性的扶植,整合校内外的师资和资源,遴选创新创业项目,撰写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了解分析社会化的需求,做好前期的市场调研、风险评估、财务收益等,使得创新创业的项目具有实际操作性,成功孵化出符合社会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项目或自主创业微小企业。

(三)工作室模式符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性需求

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既能产生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可能会压抑创造精神的培养。工作室的模式在培养大学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量的同时,还能够考虑学生在真实工作中的需要,导师在传授专业设计知识的同时,能够激发和尊重每个学生的设计理念,鼓励其发挥天赋和兴趣。工作室模式的教育模式、教育组织形式、教育方法等直接指向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学生在进入社会后,会受到工作室导师的持续性扶持帮助,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使得学生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需要的不仅仅是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或开设一个创业专业,而是教育范式的大改变。

四、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整体系统,工作室模式下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教育和发展平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实现了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良性互动,营造了创新创业的浓烈氛围,更能够提升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有效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与社会适应能力。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艺术设计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书封与现代艺术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首届大学生创业项目通过立项资助
创业生态及孵化器深耕“互联网+”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