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工作视域探析留守儿童问题

2020-11-19 13:19王鹤澎东北师范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援助家庭

■王鹤澎/东北师范大学

一、前言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数千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而他们留在家乡的子女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因为没有双亲照料,且缺乏社会网络支持,对留守儿童问题漠不关心,使其逐渐成为被遗忘的弱势群体。

二、现阶段留守儿童问题分析

随着城市化的逐步深入与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迁移,留守儿童数量逐年增加,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据相关调查研究,留守儿童群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学习积极性

由于缺乏父母双亲的看护和引导,很多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足够积极性。部分学龄儿童中断学业,还有一部分儿童对学习抱有抵触心理,没有学习主动性[1]。此外,很多留守儿童因为自身必须从事家务劳动,无法集中精力备考,导致考试成绩较差。大部分留守儿童家长没有对儿童课业学习进行监督,造成一些留守儿童以违反校规校纪为乐趣,经常早退、逃课、顶撞老师,学校对于此类学生违纪现象缺乏监管,诸多因素导致留守儿童整体学习状况不佳。

(二)社会交际能力较差

因双亲远在异地,留守儿童没有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积累足够的人际交往经验,造成社会交往能力低下[2]。留守儿童在社交场合容易出现胆怯、自卑、粗心等感情特征。据相关社会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普遍有着随意性、盲目性、表面性等特征,超过一半的留守儿童对和陌生人进行谈话抱有抵触心理。

(三)没有安全防范意识

留守儿童因缺乏合理教导,其安全防范意识与自卫能力都很差。大部分留守儿童没有在家长进城工作期间获得妥善的照顾与保护,留守儿童不了解应对个人安全问题的有效方法,很多儿童受到过校园内来自同学的侮辱和打骂,留守儿童因没有家长的帮助和关怀,严重缺乏安全感,逐渐形成悲观厌世的思想观念[3]。隔代照顾者无法给予儿童指导,留守儿童不知道采取怎样的方法有效保护自身不受欺凌。

(四)心理问题无法获得及时治疗

留守儿童问题中最应当重视的问题就是心理问题。儿童必须获得父母的关爱与教导,身心才能健康发育[4]。因长时间和双亲分离,留守儿童普遍有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儿童难以与集体建立联系,希望获得外界关注但羞于表现自我,内心痛苦纠结却不知怎样向教师或监护者倾诉,造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无法获得及时的疏导与开解。

三、社会工作视域下有效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法

(一)整合乡村社区力量援助留守儿童

从宏观层面利用乡村社区组织力量,构建帮助留守儿童的援助网络。留守儿童问题绝非现代社会特有问题,但因社会生产模式转型和大规模城市化,留守儿童数量逐年增加,相关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传统的乡村生活社区具备非常完备的社会性风险应对体系,留守儿童能够得到来自各个地方组织的细心教导与关怀帮助,因此留守儿童问题不会变成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会引发激烈的社会矛盾。但伴随城市化在全国各地的逐步推进与现代市场化经济的飞速发展,以乡土共生关系为连接纽带的乡村自组织援助体系受到巨大冲击以至于濒临消亡,新时代的社会援助网络还未构建完成。但随着构建新型乡村互助自治体系进程的加速,乡村生活社区逐渐开始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经济援助等社会援助服务,基层村镇社区提供无偿援助已经成为新时代乡村互助帮扶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也是以援助留守儿童为目标的社会工作的重要支柱。

(二)针对留守儿童个体进行援助

社会工作者应当从个体援助工作入手,建立以家庭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社会援助体系。就留守儿童而言,因与父母长期分隔使得留守儿童的家庭亲缘关系非常脆弱,留守儿童对父母双亲的印象变得模糊不清,经常发生家庭角色错乱情况;尽管祖辈家庭监护者和留守儿童有着密切深入的交流沟通,但留守儿童家庭普遍都会形成疏远冷淡的不健康家庭关系。如此病态的家庭关系严重抑制了亲人间的感情交流和语言沟通,长此以往会导致留守儿童发生各种心理问题,使留守儿童无法拥有健全的人格,造成其无法顺利融入社会生活、导致留守儿童压抑自我欲望、拒绝与外界进行交流的恶劣后果。以重建正常家庭生活为目标的社会援助工作,通过长期观察了解到处于亲情缺失状态时留守儿童最迫切的感情需要,组织基于家庭亲缘关系的社会援助网络。一方面,以留守儿童为接受社会援助的主体,社会工作者必须采用比较符合留守儿童实际生活情境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尽量满足留守儿童生活要求,为其排忧解难,在提供援助的过程中应当细致观察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以此为基础采用亲缘关系治疗法、理性规训疗法等心理矫正方法,使留守儿童能够重拾亲缘关系,找回自身在家庭中的角色,进而妥善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引导他们建立对自身生活、对亲缘关系、对社会交往的正确认识,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促使留守儿童主动探索社会环境、使其获得全面健康发展。

(三)以乡村学校为核心建立多元化监护制度

乡村学校通常聚集着大量留守儿童,因此有着训导留守儿童、矫正其不良习惯的重要社会职责,社会工作者必须尽早在乡村学校构建社会援助网络,学校教师应当全力配合社会工作,强化针对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制度建设。执行教育监护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相关工作必须得到学校管理层、任课教师的允许,获得教学机构的首肯将有助于挑选出有着不同家庭问题的留守儿童,可对其进行快速分类,也可通过任课教师详细探寻每个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与课堂表现。其次,社会工作者必须详细记录留守儿童的课堂表现、考试成绩,建立学生的心理测评档案。在任课教师的支持下,与留守儿童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谈话沟通,深入探究留守儿童学生的校园生活状况。社会工作者还可在校内举办各种主体与形式的集体游戏活动,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组织各个领域的学习讨论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和体育竞赛,激发留守儿童学生的热情,使其养成主动参加团体游戏活动的习惯。最后,社会工作者可鼓励留守儿童学生之间结成同伴互助关系,互相为对方解决课堂学习中遭遇的难题,还可进行密切的情感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增加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经验。社会工作者必须逐步构建以乡村中小学校为核心的,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的留守儿童援助网络,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提供健康和谐的乡村社区环境,引领整个社会支援留守儿童发展,为开展改善留守儿童生活环境的援助工作奠定基础,做好各方面支援力量的协调工作,构建完善的留守儿童多元化保护网络。

四、结语

为妥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必须构建一个完善的立体化社会援助网络,整合社会各界力量,为社会援助工作提供支持,社会工作者必须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生活中、学习中遭遇的困难与问题,给予他们足够的社会关爱,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使其树立积极阳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为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援助家庭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对外援助的那些第一次
马戏团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第十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1批受援助名单
第九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6批受援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