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CD64指数、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及临床治疗价值分析

2020-11-19 09:42杨佳其陈全敏王默思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稳定期粒细胞细菌

周 峰,杨佳其,陈全敏,王默思,李 峥

(1.成都医学院附属新都中医院医学检验科,四川 成都 610500;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1]。主要以持续的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一般是由有毒气体和颗粒对肺泡和小气道造成损害产生异常而引起的,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2]。该疾病可以进一步发展为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常见的慢性疾病。患有该疾病的患者会引起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随着病情恶化还可能会出现喘息和胸闷等症状,甚至会导致死亡[3]。患病的确切病因目前还未明确,但高危因素主要是吸烟。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空气污染、化学物质和粉尘的吸入、生物燃料的使用等原因造成了COPD的发病和死亡人数逐年上升[4]。COPD在临床上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而诱导患者处于AECOPD的常见原因有空气污染、过敏、病毒或细菌感染等,其中主要原因就是细菌感染[5]。目前对于AECOPD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的诊断主要通过血常规中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以及血清降钙素原(PCT)、痰培养等检验结果验证[6]。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CD64在AECOPD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7]。本研究通过对AECOPD且合并有细菌感染的患者的外周血成分及含量水平进行探究,分析外周血CD64指数、C反应蛋白(CRP)及PCT对AECOPD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指导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成都医学院附属新都中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57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于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入选患者均出现喘息、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并予以痰培养及其他相关检查且诊断明确。纳入标准:①未合并支气管扩张、哮喘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②未合并其他慢性感染性疾病;③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④无恶性肿瘤或免疫缺陷或免疫系统疾病;⑤知晓本次研究过程及意义,并签署相关协议。研究组男36例,女21例,年龄48~74岁[(49.92±10.23)岁];对照组男34例,女22例,年龄49~75岁[(50.07±10.1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咳嗽、咳痰、憋喘、呼吸困难等病情状况合理进行肺部抗感染治疗,对照组应用药物以第四代头孢菌素为主,具体用药根据患者药敏试验及主治医师临床治疗经验进行运用。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丙酸氟替卡松面罩吸入,每次100 μg,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

1.3 检测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入院后相关护理和治疗,在入院后和治疗1周后抽取5 ml清晨空腹静脉血。取两组患者1 ml血液标本,加入20 μl 的CD64-FITC单克隆抗体充分摇匀并静置15 min,离心后取标本下沉液运用磷酸缓冲盐溶液进行洗涤,洗涤2次后放置于由美国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生产的流式细胞仪中进行检测,其中流式细胞仪将参数设置为:淋巴细胞CD64荧光强度<1.0,中性粒细胞CD64荧光强度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将中性粒细胞CD64荧光强度除以淋巴细胞CD64荧光强度,所得结果为CD64指数。通过选用免疫比浊法使用上海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对CRP水平含量予以测定;采用免疫荧光法、使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试剂对PCT水平进行测定。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病毒检测,并留取患者痰液,将痰液的脓性部分制定标本作培养,以其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

1.4 观察指标①患者入院时临床指标(CD64、CRP、PCT)情况;②研究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CD64、CRP、PCT)含量情况;③研究组感染指标(细菌、病毒、混合)情况;④参考文献[8]取CD64≥3.78,PCT≥0.25 ng/L,CRP≥23.7 mg/L作为观察指标临界值,对比各指数对诊断的灵敏性。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各项指标的灵敏性等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入院时各项指标比较入院时研究组CD64、PCT、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入院时各项指标比较

2.2 各项指标的感染指数诊断价值比较结果显示,CD64、CRP、PCT、联合检测诊断AECOPD的灵敏度分别为81.48%(20/27)、62.96%(17/27)、78.57%(22/28)、93.75%(30/32);特异性分别为78.57%(22/28)、66.67%(20/30)、75.86%(22/29)、96.00%(24/25),三者联合检测灵敏性均高于单独检测(P<0.05)。见表2。

表2 各项感染指标灵敏及特异性情况比较 (n)

2.3 研究组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比较治疗1周后研究组CD64、CRP、PCT含量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见表3。

表3 研究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情况比较

2.4 研究组不同致病菌感染时各项指标比较通过对研究组患者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对血清进行病毒检测,检测到有10例发生病毒感染,35例发生细菌感染,12例发生混合感染。其中病毒感染患者的CD64、CRP、PCT含量水平明显低于细菌感染和混合感染患者(P<0.05);混合感染患者的CD64、CRP、PCT含量水平明显低于细菌感染患者,各种致病菌患者之间CD64、PCT、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在COPD病程的自然进展中,反复出现的急性加重是COPD疾病不断向严重方向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特别是患病后仍然在吸烟的患者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不断增加了COPD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患者处于危重状态时一定要予以及时且积极的医疗干预[9,10]。当患者处于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会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患者在短期内其咳嗽咳痰、气短、喘息会加重,痰液变浓稠,浓痰量逐渐增多,其发热等伴随症状也会导致病情恶化[11]。

造成COPD急性加重的原因一般分为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而感染因素占70%~80%,而细菌被认为是主要的感染原因。COPD是一种存在大量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参与炎症反应的气道炎症疾病。相较于稳定期,病情加重患者支气管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及其阳离子蛋白含量也会明显高于稳定期。当发生细菌性感染时,则可引发中性粒细胞脱出颗粒,引起大量释放弹性蛋白酶及其他一系列的蛋白酶,致使上皮受到损伤从而大大降低了纤毛的摆动频率,从而刺激分泌杯状细胞黏液,同时支气管黏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不断增大,使气道的蛋白大量渗出,黏膜发生水肿[14,15]。

CD64是一种对IgG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且具有介导和识别作用的免疫蛋白,可介导体液免疫从而改善机体的免疫调节[16]。在一般情况下CD64的表达水平较低,当机体受到病原菌的侵袭时,其表达能力在24 h内将明显升高。有相关研究显示,CD64指数会对机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有效的反映,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7]。PCT和CRP均为常见的炎症因子,当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其含量会大量增加[18]。但当机体发生无菌性或细菌性感染时,CRP的含量都表现为上升,其诊断的特异性明显低于PCT诊断的特异性[19]。

本研究通过对AECOPD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其外周血CD64、CRP、PCT进行分析,探讨这些指标对患者诊断及临床治疗价值。研究显示,处在稳定期的患者的CD64、CRP、PCT水平含量均明显低于急性加重期患者;且病毒、混合感染的急性加重期患者的CD64、CRP、PCT水平均低于细菌性感染患者;当急性加重期患者予以治疗后,其CD64、CRP、PCT水平均有所下降;CD64和PCT在诊断AECOPD合并细菌感染患者时具有较高的灵敏性。这与之前的研究[20]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合并细菌感染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PCT、CRP及CD64指数明显高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外周血CD64指数、PCT、CRP对合并细菌感染慢阻肺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三项感染指标联合检测可加强其诊断的灵敏性,本文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低,结论还应做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稳定期粒细胞细菌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肺康复护理应用在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中的效果及价值研究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308nm准分子光联合皮肤屏障修复剂治疗稳定期面部白癜风的疗效评价
中性粒细胞在稳态和病理状态下的免疫调节作用
细菌大作战
细菌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