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长廊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研究

2020-11-19 04:25李珍梅
旅游纵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大同市长廊长城

李珍梅

基金项目:山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大同长城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8041014-1)中期成果。

一、大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山西省大同市历史悠久,两代京华,三朝重镇,文化底蕴积淀深厚,且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大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地历史文化的精粹,是大同人民生产生活、民俗民风的直接表现,是直接反映本地风物人情的活态文化。大同市共列为市县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134项,分为老大同故事、传统戏剧、民间音乐和舞蹈、传统美术、手工艺、曲艺、老字号等类别。其中,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约占6.7%;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7项,约占27%;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9项,约占59%。在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耍孩儿、灵丘罗罗腔、恒山道乐、晋北鼓吹、左云楞严寺音乐、北路梆子等皆是地方曲艺和传统音乐,所占比例达到75%。在3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传统音乐与曲艺所占比例达到31%,其他为传统技艺、传统美术、民间舞蹈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几乎覆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种类。在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曲艺、传统音乐及传统技艺制作。

大同市大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散落于县区乡村,非常分散,导致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为当地人所知,更不用提发展利用。同时,散落于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距离和时间的关系限制了人们想去一探究竟、深入了解的愿望。

大同市地处北纬40度线上,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农牧文化在此交融汇聚。因此,大同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细腻中孕育着朴野,独特而不失多姿,呈现出民族的融合性及丰富性,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如地方戏粗犷质朴,传统音乐宛转悠扬,传统制作技艺科学巧妙,不仅体现了大同地区上千年来的民族文化融合,更是边塞人民情感的真实写照,是大同文化的记忆符号,是这一地区独有的民族精神活的记忆。

多年来,大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已取得一定成果。一是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了非物質文化遗产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整理出版了《塞北梨园》、大同地方戏传统剧目丛书、《大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等。二是对国家级非遗雁北耍孩录制光盘2000余盘,同时还要录制其他优秀剧目,如对北路梆子剧种录制6 000余套。三是加大力度培养地方戏种传承人。四是搞好每个“文化遗产日”的庆祝活动,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五是加强园区基地建设,如广灵剪纸文化产业园区被文化部命名为首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耍孩儿剧种传习中心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耍孩儿传习所等。

如上所述,大同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确实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依然存在明显不足,没有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大同市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除少部分如大同数来宝、耍孩儿、广灵剪纸、凤临阁烧麦等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外,绝大部分植根于县区农村。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农村老龄化与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大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其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性、丰富性和独特性逐渐消失。随着外部大环境的变化,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步丧失其生存土壤,一些民间传统技艺后继乏人,许多经典的民俗、民间技艺正慢慢消逝。其二,传承渠道不畅,原生态传承缺乏自觉性,民俗流变冲击较大。其三,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现代人缺乏吸引力。

二、大同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长廊的构建思路和原则

目前,中国许多地方都在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条街,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商业发展相结合,这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同时在缺乏保护资金的情况下,通过商业融入能够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挽救。依托长城可以集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区域商业联动,有利于长城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一)构建思路

1.政府介入

建设大同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长廊,在长城沿线需安排商户入驻,做好文创衍生产品设计销售、摊点设置、表演安排等一系列联动工作,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介入与大力支持。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传承具有公益性质,政府介入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廊从政策到资金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护航,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长廊从起步就具备良好的秩序,进而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廊展现文化的“精致”与持续“传承”。

2.政策倾斜

政府要进行广泛宣传,推出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并鼓励省内外、国内外商人来长城投资建设,深入挖掘长城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大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快速高效进行软硬件建设,打造鲜明的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长廊。让看客有听不完的故事,看不够的戏剧、曲艺和传统技艺,品不迭的本地美食,使其成为真正的长城游客。同时,管理者要与各大旅行社有效接洽,选择大同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行目的地。通过交通、电视、旅游集散中心等各种渠道,吸引散客来此消费游玩。待初期形成规模后,再逐步扩展细化,丰富内涵,其他历史街巷形成大片区,以此促进长城旅游业发展。

3.漫步路线设置

大同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长廊应设置为步行街,除特殊车辆与街巷居民业主车辆外,其他车辆应禁止驶入。遗产长廊展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游、购、娱”在其中结合。为保证遗产长廊秩序,保障游客参观和体验的全覆盖,必须认真规划旅客步行线路、旅游衍生品展示销售区、文物景点区、饮食消费区等。总之,必须有规律地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使游客拥有良好的旅游体验。

(二)遵循原则

1.原真性原则

“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责任”,这也是对保护遗产原真性的最好诠释。对于大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利用展示,相关单位一定要遵循原真性原则。在开发、保护、利用大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要在设计、工艺、材料、环境4个方面达到原真性要求,注意维护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与文化意义的内在统一,而原真性正是反映这种统一的契合程度。

2.适度性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心血智慧的结晶,是经历岁月侵蚀而不毁的财富,我们在保护传承利用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适度性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存在局限性,因此,相关单位要科学进行市场开发,适度选择,同时还要注意开发的宽窄度与深浅度。

3.发展性原则

无形文化遗产是历史的、民族的,在开发利用中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结合时代特色,融入时代精神,与时代文化相融合。只有这样,文化才会发展,才有前途,才能焕发新的光彩和活力。

4.协调性原则

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不能简单从经济价值角度判断哪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价值和意义。在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要避免厚此薄彼,必须协调各种元素。

三、大同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长廊的构建模式

随着山西省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战略转型的推进,大同市政府率先抓住机遇,修建了长城旅游1号旅游公路,提高了交通通達度,吸引了游客。然而,大同长城沿线依然是荒无人烟,即使有旅游观光者,也是匆匆过客,没有让游客驻足、留宿的专门看点。通过在沿线构建“非遗展示长廊”,把大同市现有的134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门别类,集中区域,打造业态并与长城物质文化资源间隔设置,这对大同长城旅游业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大同市长城“非遗展示长廊”是一个整体系统,需要市委市政府统筹,各县区相互协调和有机配合衔接。大致规划如下。

(一)天镇县长城(明)段

全长62.213千米,有烽燧连天的新平堡,有被称作万里黄龙的李二口和天上之城的桦门堡以及大量的古堡、熢燧、墩台、隘口。雄伟的长城,肃穆的古堡,静寂的烽台,不仅记载了冷月边关的烽烟岁月和历史往事,也成为天镇大地上的一道独特风景。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艺术美感强,应将传统美术与技艺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如广灵染色剪纸、大同结艺等项目融入其中,形成一处摄影、绘画、手工艺制作等内容丰富的学研基地,目的是借助历史文化美,进一步营造该地的文化氛围,推广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大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

(二)阳高至新荣区长城(明)段

全长158.76(49.098+109.662)千米,其中,从得胜堡到宏赐堡之间的一段“紫塞长城”最有特色,是世界文化遗产,其余大多破坏严重。但是,这一区域的文化艺术颇有特色,如阳高的“二人台”、大同的“北路梆子”、大同柴氏兄弟的“数来宝”,还有各区县秧歌、高跷等,很受民众喜爱,需要相关机构精心选择本地的传统音乐、舞蹈与曲艺等项目。因这些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时,需要舞台服、化妆、音响等其他因素的配合,所以应在这一区域沿长城一号公路线选择适宜的地方建设一个固定封闭的场所——剧院,这样一来,可以为市民与旅客提供一个舒适的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舞蹈、曲艺的文化场所。在剧院旁边,还应设计一个展厅,介绍大同长城、大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讲“大同老故事”,满足游客的游、购、娱需求。

(三)左云段

左云端有东汉和明长城两类,是左云县重要的旅游景点。摩天岭蜿蜒奔腾,凌空高举,气势磅礴,享有“东看八达岭,西看摩天岭”的美誉;空心敌楼巍峨雄浑,见证了历史;月华池宁静祥和,诉说着爱国女人的情怀;红沙岩口苍凉荒诞,讲述着不堪回首的西口文化和昭君出塞的离别情怀。另外,左云县还盛产小杂粮,荞麦、莜麦、豌豆、黍子等,特色小吃丰盛。因此,当地相关单位应把大同铜器制作工艺和各式小吃的制作工艺有机结合,建设具有“传统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大同铜器制作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是大同的一张名牌,建设传统铜器制作中心应设置工艺作坊与展销两个区:工艺作坊区用于展示宣传匠人现场制作铜器技术,展销区则用于展示销售关于铜器的各样式旅游纪念产品;大同的特色食品比较丰盛,应在新荣区至左云长城一号公路沿线一带,集中设置大同各式名吃,建立大型场所,打造大同长城一带的“小吃区”。如大同凤临阁百花烧麦、老大同什锦火锅、大同贺老人羊杂、左云莜面、浑源凉粉、田师傅黄烧饼、黑龙王豆腐干、王氏京杏脯等,这些小吃摊位,可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演示制作过程,为游客展示高超的工艺。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带动人气,给游客带来更有意义的旅游体验。

以上各段非遗布局串连成一个“非遗展示长廊”,各段内的展示内容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如大同各样式的名吃可分散在长城的各个区段,供游客休憩购买。此外,构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商业集群对于长城活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在长城一号公路沿线多设置共享车停放点,既可便利游客游览长城,也可带动商圈更好发展。

四、建设大同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廊的意义

建设大同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廊是人们认识大同历史上不同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生产力发展状况、认识水平、创造能力的必由之路,是当下发展大同长城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意义

近年来,国内许多地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项目进行开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文化旅游经济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同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长廊建设一定会大大促进旅游业发展,为大同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教育意义

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廊是进行传统技艺、艺术技巧、科学知识、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生动地了解并掌握优秀的民族文化,从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大同市长廊长城
大同市小地老虎发生趋势预报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大同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首季“开门红”
守护长城
大同市新荣区:掀起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大同市云州区峰峪湿地菊花节开幕
漫画长廊
漫画长廊
漫画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