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放射诊疗活动的辐射安全管理方法与改进措施

2020-11-20 06:29侯明扬李子好黄刚刘书朋邹金华蔡裕兴陈宏文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20年3期
关键词:射线我院装置

侯明扬 李子好 黄刚 刘书朋 邹金华 蔡裕兴 陈宏文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1.设备科,2.放疗科,3.放射科,广州 510515)

自伦琴1895年发现X射线以来,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应用历史。当前,X射线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行李安检以及工业探伤领域,特别是在医疗领域中,医院的运转已经离不开各种放射性射线装置,如CT、DR等;而核医学诊断治疗中,常用到的F18等放射性同位素则产生伽马射线。这些装置在给患者带来诸多便利和好处的同时,也对周围环境产生放射性,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1],以避免对公众产生误照射,其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旧源等也需要按照一定的法规来处理,从而避免或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2]。同时,长期从事放射工作的医务人员需要通过接受相应的培训、体检、个人剂量监测等措施,以保证他们的自身安全和健康[3]。这一系列涉及到的包括人、物、场地和环境的综合防护和管理,均归属于医院辐射安全管理的范围。医院辐射安全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相关法规多,管理稍有不当,就会对医院或人员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而,环保部门和卫生部门对医院的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管日渐加强[4]。医院辐射防护管理工作除了需要接受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管外,医院自身辐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也迫在眉睫[5]。

1 辐射安全管理概念及相关研究

简单来说,医院辐射安全管理包含两大方面:一是射线装置和其配套的工作场所的管理;二是与放射工作相关的人员以及公众和公共场所的受照射管理。由二者延伸开来,辐射安全管理涉及到医院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6]。我院相关射线装置及类别见表1。

国内很多机构的专家学者都开展了辐射安全管理的研究,刘斌等[7]对核医学的辐射安全开展研究;李雪琴等[8]对防护“最优化”开展了研究;刘秀华等[9]对X射线的剂量进行研究;周启甫[10]则针对标准规范方面开展研究。此外,国家相关部门对辐射安全管理工作也越来越予以重视。

2 我院管理方法和改进措施

我院一直以来较为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并坚持实行国家相关规章制度,使我院的辐射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并率先在广东省内医院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在广东省乃至整个华南区域,我院的射线装置数量、场所以及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都名列前茅。各类高端CT、DSA、伽马刀、PET-CT、回旋加速器、直线加速器等高精尖的放射设备一应俱全[11],相应的放射工作相关人才齐聚。与此同时,我院在辐射安全管理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即我院地处广州人口密度最大的地铁3号线沿线,医院周围住宅林立,车水马龙,所以无论从内部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的人身安全,还是周围居民、环境等因素考虑,我院的辐射安全管理工作形势多年来一直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对此,全院上下管理层面非常重视,领导牵头,群策群力,从多方面入手,使我院的辐射安全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2.1 成立辐射安全管理委员会并实行多级管理

我院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以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组成了由副院长任主任委员的多级管理的医院辐射安全管理委员会,配备了专(兼)职的管理人员,负责医院核技术应用项目和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以促进电离辐射医学的安全应用,保证医疗安全,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环境。辐射安全管理委员会共32人,按专业组成4个小组,分为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辐射安全防护监督管理小组、放射工作人员管理小组、放射诊疗设备管理小组。各小组明确分工,并下设医院辐射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处理。

2.2 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制度

我院辐射安全管理委员会多次召集相关科室召开工作会议,并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订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细则。主要有《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细则》《辐射安全防护管理规定》《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放射工作人员防护日常要求》和《放射诊疗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等。以制度指导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对制度不定期进行修改和完善。

2.3 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和主动接受相关部门监督

除了按规定组织全院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参加辐射防护培训外,医院辐射安全管理小组定期开展组内业务自学自查,加强专业知识[12]积累,同时组织相关人员不定期参加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等学术团体在珠三角范围内的行业研讨会,了解和把握辐射安全管理最新法规动态,与同行分享交流辐射安全管理经验。另外,在医院有重大工程动工前,或有较为棘手的辐射安全相关工作需推进时,都会主动邀请卫生环保部门、主管单位及业内资深的相关公司到我院进行现场讨论,主动寻求听取主管部门监督意见以及业内专家的宝贵建议。

表1 我院相关射线装置及类别

2.4 加强辐射安全相关档案管理

建立全院射线装置和放射工作人员电子档案库,实行实时跟踪,动态管理,归档项目及归档方式见表2。在此基础上,基于全院射线装置和工作人员电子档案库,再整合其他历史数据及动态数据,拟建立全院辐射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

表2 人员归档项目及归档方式

2.5 对建设项目提前介入以避免少走弯路

开展辐射安全卫生和环境评价是医院的义务和责任。我们在项目设计阶段就介入项目组,确保一开始就做好项目对接,包括机房布局设计、防护设计、周围环境监测、项目配套的放射工作人员的配备[13]。

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以尽可能加快办理速度,以便提早完工,投入临床使用,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可间接为医院增加经济效益[14]。

2.6 开展内部辐射安全管理巡查

辐射安全管理办公室定期前往各个放射场所巡查,巡查内容不仅限于射线场所防护、防护用品使用情况[15]、场所周围环境辐射监测,还包括及时处理个人剂量超标核查、对准备怀孕人员建议及时调岗、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组织放射疗养等。力争做到让患者及家属安心,让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放心[16]。

2.7 严格年检,对不合格的坚决整改

每年的放射设备及场所年检时,对检测不合格的机房和设备坚决予以停用,并立即组织整改,整改结束后需组织复检,复检合格后方可继续投入临床使用[17]。

2.8 开展医院辐射安全应急演练

每年开展至少1次的医院辐射安全应急演练,每次演练在各个配备射线装置的科室和场所进行,由院领导亲自参加并督导。具体参与演练人员有辐射安全办公室人员、相关科室放射工作人员、医务处、保卫处等。通过应急演练,做到在万一遇到辐射安全事件后,各部门可以迅速联动,确保事故得到快速、安全、有效的处置。

2.9 对难以管理的射线装置出台专门规章制度

有些射线装置有其特殊性,管理起来存在难度,如手术室的C臂机,由于其属于各个科室公共动态使用,日常管理一直困扰医院多年,存在机房不固定、使用科室不固定、操作人员不固定、没有专门管理和操作人员。由此引发一系列内部和外部矛盾,经过多次调研和请示,医院最终决定聘请专人负责操作和日常管理,消除了这一顽疾。

医院对多年来不断总结和探索辐射安全管理的实践经验,使我院的辐射安全管理水平近年来有了较大的提升,多次得到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表扬。今后我院将以信息化的手段为助力,将辐射安全管理系统化地做到随时在电脑上可见、可查、可追溯,并坚决落实国家相关规章制度,对日常辐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梳理和持续改进,以更安全的保障为医院的日常工作保驾护航,让员工满意,让人民和社会放心。

猜你喜欢
射线我院装置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SBS装置VOCs排放控制探讨
轰趴装置指南
赤石脂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γ射线辐照改性聚丙烯的流变性能研究
一种新型消除PT二次回路压降的装置与应用
干熄焦装入装置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