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

2020-11-21 03:51
华东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知识经济亚太竞争力

2020.11

上海市知识竞争力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国际竞争力中心亚太分中心

中国都市圈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本报告是在国际竞争力中心(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CIC)支持下,由上海市软科学基地-上海知识竞争力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Center for Knowledge Competitiveness& Regional Development-CKCRD)以及国际竞争力中心亚太分中心(Asia and Paci fi c Unit-APU)共同完成的,这里公布的是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Asia and Paci fi c Knowledge Competitiveness Index),以下简称APKCI。

2020APKCI是自2010年以来第11次对亚太地区知识经济进行的综合衡量,它是亚太地区知识能量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性的指数,同时也评估了这些地区将知识转化为经济价值及居民财富的程度。

2020年版的APKCI对亚太53个地区用19个知识经济指标进行评估。在中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及特别行政区中,除了澳门数据大部分缺失而被剔除以外,包含了33个地区。其他国家中,日本有9个地区(栃木、东京、神奈川、富山、静冈、爱知、滋贺、京都、大阪),澳大利亚有3个地区(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澳大利亚西部),韩国有2个地区(首尔、蔚山)。印度有3个地区(马哈拉施特拉-首府孟买、卡纳塔克-首府班加罗尔、特伦甘纳-首府海得拉巴)。另外,由于新加坡、以色列和新西兰3个国家的规模较小,它们直接作为单个地区单元进入评价系统。

报告研制人员名单

本报告始终都贯穿了这样的思想,即经济竞争力应该从知识的储备和投资角度来研究,特别是焦点应放在地区上。

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能够即时传递,而不用考虑处于什么位置,这似乎说明在逻辑上地理因素在经济研究中不那么重要了。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恰恰相反。当企业和个人工作范围变大时,相关资源和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特别是知识集中的活动仍然是任何国家或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最发达的经济体。另外,当历史因素影响布局,比如靠近原材料和市场正在淡化,可以从其他地方获得资源加剧了本区域竞争的矛盾—在很多方面,全球化正在加强本地化。迈克尔·波特解释了这种“布局矛盾”,具体如下:

从较远的地方获得的资源在发达的经济体中基本上不能作为竞争优势。通过传真和Email传递的信息和关系每个人都能获得。虽然全球采购减少了劣势,但这并不能创造优势……看似矛盾地(其实不然),在全球经济中最确定的竞争优势似乎还是来源于本地。

在波特看来,由集聚带来的本地生产优势,比如特定的投入、雇员、信息和组织机构将促使企业集聚,并在以后的时间里进一步集聚,因为新的企业逐渐也被同样的集聚优势所吸引。并且,很多提高目前生产力的因素将促进集聚中的创新,这样加速了企业生产力的增长速度。例如,通过人际关系获得特定的信息将在以后的时间里为企业洞察新的技术机会和新的顾客需求提供本地化的优势。因此,当传统意义上的优势在现在变得没有意义的时候,存在于企业之外的竞争优势—在企业所在区域的商业环境—更为重要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理论支持区域之间竞争的概念,注重区域而不是国家层面的数据研究和政策方针的作用研究。虽然以“区域”为单位在分析中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区域范围的界定、完整数据的获取,但以地理单元作为国家层级下分析的目标将会使我们对竞争的本质和政府在经济发展活动中的推动作用看得更清楚。

表1列出了2020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的得分和排名,该指数代表了53个区域的总体情况。

表1 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2020

自2008年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周期以来,各国和各地区正努力促进经济增长。由于各国各地区在应对经济衰退方面的弹性不同,反映在知识竞争力方面,各相关地区的排名与上年相比出现了不少变化。另外,从2019年开始我们做了两个调整:一是调整了亚太地区部分指标的统计口径(如居民专利与非居民专利),以便与欧美国家具有可比性;二是考虑到地区增多后单项指标的离散性增加,我们在标准化数据的时候对单项指标得分采取封顶处理。这些调整使亚太地区的排名出现了较大变化,但也更加科学。

2020年排名进步最快的区域是中国的安徽和辽宁,两省均前进了10个位次;其他进步较快的还有澳大利亚的三个区域,其中西澳大利亚前进7位,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均前进了4位。另外,印度的特伦甘纳也进步了5位。

新加坡持续排名亚太知识竞争力的第一名。它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并且属于新兴的发达国家,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是扼守马六甲海峡的航运中心,也是重要的炼油中心。过去几十年里,新加坡不仅创造了经济奇迹,而且始终保持着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活力,这与其数次成功的经济转型直接相关。

在今年亚太知识竞争力相关指标排名中,新加坡的劳动生产率第一,单位面积经济产出第一,显示了非常强的经济实力;此外,新加坡千人经理人数排名第2位,高等教育人均公共支出排名第1位,反映出国民普遍受教育的水平较高,就业队伍素质位居亚洲领先水平。

图2 2013—2017年归国人员就业流向主要城市

日本东京从第3位上升到第2位。作为日本的首都,长期以来是整个亚太地区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最新数据的计算结果显示,东京在亚太地区的实力仍表现强劲。东京是日本最大的城市,全国主要的公司总部都聚集于此。东京又是日本经济、商业、金融中心,日本全国资本在50亿日元以上的公司有90%集中在东京,全国各大银行或总行或主要分行都设在东京,东京在千代区和中央区分别设有闻名于世界的日本银行和活跃于世界股票市场的东京股票交易所。东京还是日本的教育和文化中心。目前,东京拥有190多所大学,著名的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立教大学、明治大学、一桥大学、法政大学等都在东京。毫无疑问,东京的教育和文化发展优势引致了经济发展、产出效率等全方位的优势,使其成为亚太主要地区发展的标杆。

从具体指标上看,东京的政府R&D投入(排名第3)、企业R&D投入(排名第1)优势非常突出。产出指标中,单位面积经济产出(排名第3)也具有明显优势。东京的科技资源、高级人才资源丰富,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主要集中在电信服务、研发服务等)异常发达,加上市场巨大,因此其百万居民专利登记数(排名第3)、每千人高科技服务从业人员数(排名第2)等指标都高居亚太53个国家和地区的前列。

韩国首都首尔下降1位到亚太知识竞争力的第3位。作为韩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和最主要的城市区域,首尔的知识经济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从具体指标看,首尔单位面积经济产出位居第2名,千人经理人数排名亚洲第8名、千人IT就业人数排名亚洲第3名,千人生物科技人数排名第2名;另外,首尔百万居民专利数位居亚洲第一,知识产出和转化效率非常高。

上海连续七年闯入前10名,其中过去4年位列第5,今年终获突破上升到第4位,表现出知识经济稳健发展的态势。上海的进步以及稳定发展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近年来加大了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力度,本年政府人均R&D投入排名第2位,保持了很好的持续性和强劲的势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上海已基本建成国内最完善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其次,上海高度重视人才在创新中的作用,集聚和培养了数量可观的各类创新型人才。目前,上海拥有数量庞大的中国最富创新意识、最有活力且最具创新能力的群体。上海尤其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巨大,吸纳留学归国人员的数量非常可观。根据LinkedIn在2018年3月发布的《中国海归人才吸引力报告》,从2013年到2017年,上海吸纳的归国留学人数占比在主要城市中始终高居35%-40%,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正是由于海纳百川的胸怀广纳人才,使得上海在若干个重点领域拥有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领军人物和重点行业的国际知名企业家,数据显示,上海今年千人经理人数排名第5位,竞争力持续上升。最后,上海的知识密集产业优势明显。其千人IT就业人数排名第4位、千人汽车与机械工程就业人数排名第3位,显示出经过多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了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另外,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人均私人股权投资排名第3位,金融对创新的支持开始发力。

中国总共有4个地区位于前10名,除上海外,中国香港、北京和中国台湾分别位居第6名、第7名和第8名,显示了中国知识经济的强大实力。

在总体格局上,2020APKCI前10名中,中国(4个地区)、日本(2个地区)和韩国(2个地区)三国占据了8席,除新加坡和西澳大利亚外,全部集中于东亚。

中国大陆31个地区知识竞争力差异显著,上海、北京等4个地区进入前10;江苏(12)、浙江(16)、天津(20)三个省市也位列前20。部分地区排名靠后,西藏、宁夏、贵州、内蒙古、海南、云南、山西、黑龙江、甘肃、广西10个省份排名在40名以后。

从国家层面来看,各地区所在的国家知识竞争力平均水平也与相关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新加坡、韩国和澳大利亚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生产效率较高,高级生产要素的聚集引致了较高水平的创新,因此知识经济也更加发达。相较这些国家,中国、印度等国家作为大型经济体在整体上的知识经济发展尚有诸多不足,因而它们很多地区的知识竞争力相对较弱。但需要指出的是,国家之间的知识竞争力差距并不明显,发达国家在某些方面并无较大的优势,而知识竞争力较弱的国家则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以下是APKCI的分地区各项指标的详细情况。

猜你喜欢
知识经济亚太竞争力
亚太首个拜耳“耘远农场”揭牌
对亚太城C地块二期工程勘察与分析
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
评价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
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研究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