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22 05:44朱佳炎姚儒兴
运动精品 2020年11期
关键词:工具体育教师体育

朱佳炎 姚儒兴

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朱佳炎 姚儒兴

(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无锡 214191)

探讨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实际价值及在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因课制宜”,对学生运用适宜的信息技术工具提出具体策略。

体育教学;信息技术;教学资源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提出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指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2]。毫无疑问,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给予了一个较大契机。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的一部分,使教学与学习更加有趣、生动、有效,这些是不容置疑的。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也是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领域应用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近年来,能应用于体育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工具(例如心率监测仪、计步器和移动应用程序)的数量与种类大幅增加。然而,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工具在学校体育教学领域的应用相对较少。考虑到体育教学的独特性,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被认为比其他学术科目更加困难。因此,要适当的应用这些信息技术工具以加强体育教学实践,已成为一项重要挑战。

1 信息技术工具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实际价值及其问题分析

1.1 信息技术工具应用于体育教学中的实际价值

对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实际价值的分析,实际是对信息技术工具在体育教学中所具有的实效性的探索;随着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以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为基础条件的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能够更好的迎合课程改革的需要。体育教师只有了解信息技术工具、手段应用于体育教学中的价值,才能在教学中积极地、主动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学校体育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程序等各个方面的改革,以更好的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的功能。

第一、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体育教学对学生的人文性培养。以翻转课堂、慕课、微课视频为例,通过在线视频上传,营造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教学环境、体育知识与技能在线学习、学习视频展示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在线交流等“教”“学”手段,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更具有实效性。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深度内化提供了物质条件。体育教师将体育知识与技能的讲解与示范的微课视频传至线上平台、教学APP或微信等交流软件中供学生课前预习或模仿练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课堂的容量,延长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在课中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拍摄工具拍摄学生练习视频,利用红外设备、运动轨迹分析仪等分析学生练习动作时肢体的运动轨迹、重心移动等。以上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对提高体育课堂实效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加强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医务监督,保证了体育课堂的安全性。在体育教学课堂中通过运动手环、运动心率带、信息化室内体育场馆等实施监测学生运动时的心率并予以记录,在课后进行运动量、运动负荷的分析;在课后利用线上电子问卷调查,了解并分析学生的课后疲劳程度,为下次体育课程运动负荷、练习次数的安排提供决策支持。

1.2 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2.1现有的信息技术设备较少且其与体育教学的融合度较低

目前而言,将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3]。其主要表现为公开课、示范课部分教师为了寻求较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观赏性、创新性,在课堂中使用较高水平的信息技术资源进行教学,亦或是利用投影仪、平板电脑等简单的电子设备观摩学习内容(技术动作)。其原因在于这些信息技术资源、设备的应用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额外的后勤需求,从而提高学校的经费负担。因此,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呈现出非普适性的特点,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体育教学的学校基本是物质条件较好学校。另外,目前关于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体育教学或教育中的研究大部分为宏观研究,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信息技术手段研究、信息技术设备创新应用的研究还较少。这也是导致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实际融合度较低的重要原因[4]。

1.2.2体育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不足

体育教学信息化队伍建设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实施者,其获取信息技术的能力、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以及在体育教学中创新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是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现有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对于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是有差异的,年轻教师对体育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表现出了更积极的态度,特别是在与教室管理和组织、设备、创新和现代教学以及社会互动有关的领域[5]。其原因在于年纪较大的教师接触信息技术工具的机会比年轻教师少,且年长的体育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学习理解并运用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技能,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的需求。反之,年轻教师接触信息技术、数字媒体等更多一些,对于新兴事物的适应性及学习能力也更强一些。

1.2.3技术工具应用与内容教学存在时间冲突

体育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时间冲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若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教师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设置课程与信息技术工具、准备资源、探索和实践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在课中教授学生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并处理技术问题。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非常关注在实际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时时间的缺乏。Andrew Thomas(2009)的一项研究表明,有能力的信息技术使用者认为时间是在体育中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一个障碍[6]。另外一方面,对于那些不精通该信息技术的体育教师来说,他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学习运用体育信息技术工具的技能;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学习如何处理信息技术工具故障,尽管如上述所言,教师花费了较多时间学会运用体育信息技术工具,学会了处理课中信息技术工具故障,那么课程教学过程中处理或维修信息技术设备、工具的时间也会与真正的教学时间相冲突。因此,当时间被视为在体育中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障碍时,就需要一个可靠的信息技术设备来减少这种体育课堂中的冲突,以保证课程的连续性。

2 应用策略

2.1 创新运用现有信息技术资源

将现有的信息技术工具可操作性的运用于体育教学中,才是目前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研究的重中之重。对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提出对策并举例说明如下。

2.1.1促进学生习得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信息技术的应用

(1)线上教学平台、APP的应用

课前,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有机地分割成若干个教学模块,然后将相关的微课视频、动图、PPT传到线上教学平台或网络交流APP,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达到初步获得与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的目标;然后也可要求学生上传自己录制的练习视频,教师通过上传的视频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可适当调整或重新确定教学重难点与教学手段;从而教师在课中的教学安排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可以更好的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课后,教师可以将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练习视频传至线上交流平台,鼓励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邀请家长评价等,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视频录制、制作设备的应用。课前利用摄像机、手机等视频录制设备录制相关教学内容的微课视频,或利用计算机制作动态图片与PPT,为线上教学提供条件;课中,利用投影仪、平板电脑、数字电视等展示相关教学内容中的技术动作与知识,促进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动作映像;或利用上述教学资源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录制学生练习视频,然后小组或班级现场观看、分析练习视频,进行现场纠错、现场改进。

(3)红外设备的应用。红外设备是指利用红外线进行点对点无线数据传输的设备。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红外设备对学生练习时的动作幅度的大小、人与器械的位置关系进行反馈。例如,在加速跑教学中,可以在跑道两侧布置两道红外线,当学生练习时遇到身体重心或左或右偏离、摆臂动作幅度过大时红外设备可以迅速给出反馈,学生可以及时调整练习幅度,以达到改进动作技能的目的;再例如,在篮球运球过人教学中设置一个红外设备人桩,可以用来感应学生者换手运球、迅速改变运球方向的时机是否合理。

(4)运动跟踪系统的应用。运动跟踪系统是一个完全自动化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准确有效地加强对技术动作的分析研究,它可以进一步帮助教师或研究人员获得有关决策过程和动作技术的关键信息。该系统组件包括自定义编写的软件(可从Matlad的网络开放访问程序开发)[7]、高清晰度数字摄像机和一台用于存储与处理数据的计算机。数据的收集方法主要是安装固定在捕获区域的静态摄像机。这种设备比较适用于室内环境,比如捕捉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中学生在教学比赛中的运动轨迹。

例如,在羽毛球教学中,可以利用运动跟踪系统捕获并分析学习参与者在比赛中的位置变化、移动特征等,然后提供必要的反馈意见与指导,以改进他们的运动技能或竞技水平。虽然教师能够在不使用任何技术的情况下,观察分析学生的某些行为,但运动跟踪系统可以提供可量化的记录,教师可在需要的时候查阅和使用这些记录,或将其作为向学生提供外部反馈的一种形式,或可以通过提供的信息评估课堂上各种活动的有效性。比如,可以提供一个“热图”来确定个人球员在球场上的覆盖范围和共同位置点。

2.1.2加强体育教学过程中医务监督信息技术的应用

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承受一定心理与生理负荷是必然的。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体育教学过程中和体育教学结束后的医务监督也是非常必要的。

(1)利用运动监测系统或心率监测系统等监测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运动时的心率,分析学生在体育课中所承担的运动负荷。一般来说,运动监测系统的组件主要包括:腕带(运动手环、心率手环)、信号接收器、处理器、显示器等。例如,SunFitLink运动负荷监测系统、POLAR心率测试系统[8]。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记录学生体育课中的心率(各个阶段的心率变化),综合各方面因素,例如学生体质等,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监测,从而保证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安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课后利用电子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本节课的主观疲劳程度,也可了解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完成度、课堂参与度等。通过问卷调查信息并结合心率监测系统可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调整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从而确保学生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体育学习,同时也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2 提高体育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调和时间冲突

当前体育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较弱,为适应教学信息化发展,体育教师应该加强体育信息技术工具应用和创新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和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高体育教师信息素养,调和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工具应用、维护与内容教学时间的冲突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第一,体育教师应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束缚,主动提升信息技术素养的意识[9],这是前提条件。第二,职前教育是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重要阶段,是提升体育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最重要的途径[10]。因此,高等院校在培养教师时可以通过开设体育信息技术相关课程,提高职前教师体育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第三,体育教师通过参加短期培训、进修、组内研讨与交流等方式的在职培训,培养体育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体育教师通过以上途径提高体育教师运用体育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及处理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工具故障的能力,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缓解了体育课程教学中应用、维护信息技术工具应用与内容教学时间的冲突。

3 结论

信息技术在今天的体育教学中的作用非常突出,它在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具有较大作用,这应该引起体育教师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如何让信息技术在体育课中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功能及创新体育信息技术工具是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与探索。未来的体育教学,将是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展示和高技术信息时代特征的体现[11]。

[1]傅佩佩.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http://www.moe.gov.cn/s78/A16/s5886/xtp_left/s5889/201204/t20120416_134096.html,2012-3-28.

[2]傅佩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008/t20100802_93704.html,2010-7-29.

[3]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2):58-67.

[4]林鐄,陈龙.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实践和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8):236-240.

[5] Nien Xiang Tou ,Ying Hwa Kee,Koon Teck Koh,etc.Singapore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s the u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hysical education[J].Europe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2019(1):1-14.

[6]Andrew Thomas,Gareth Stratton.What we are really doing with ICT in physical education: a national audit of equipment, use, teacher attitudes, support, and training[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9,37(4):617-632.

[7]TimothyB.Hartwig,etc.A monitoring system to provide feedback on student physical activity during physical education lesson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2019,29(9):1305-1312.

[8]刘武.运动心率仪在我国校园足球训练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10):122-123.

[9]于爱华.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6(329):127-129.

[10]王绍军,王媛.中小学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1,6(2):100-101.

[11]Timothy B. Hartwig,Borja del Pozo‐Cruz,Rhiannon L. White,etc.A monitoring system to provide feedback on student physical activity during physical education lesson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2019(29):1305-1312.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E

ZHU Jiayan, etal.

(Xishan Secondary Professional School, Wuxi 214191, Jiangsu, China)

朱佳炎(1984—),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工具体育教师体育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