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排舞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11-23 05:31杨小冬
运动精品 2020年10期
关键词:珠三角教练员运动

杨小冬

珠三角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排舞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杨小冬

(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广东 中山 52840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调查分析珠三角地区特殊教育体育联盟学校排舞的开展现状。结果显示:(1)排舞推广力度不够,没能引起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重视,针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排舞教练员的培训机会较少,仅有的培训机会特殊教育教师没兴趣参与,阻碍了排舞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和推广;(2)特殊教育教师对排舞的认识与实践脱节,学校在资金、场地等方面缺乏,学生很少有展示自我的机会;(3)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自身原因,部分推广曲目不适合特殊学生学习;(4)特殊教育学校排舞教师的缺乏,由于特殊学生的身体特殊性需要更多的师资支持排舞学习;(5)适合特殊教育学校排舞推广曲目较少,适合特殊学生的曲目较少,推出较单一,更新速度慢。据此,文章提出相应的对策:(1)增强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途径;(2)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3)增加资金投入;(4)加强特殊教育排舞曲目的推广;(5)搭建特殊教育学校排舞交流桥梁。

珠三角;特殊教育学校;排舞;现状;对策

排舞是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重复固定的舞步动作来愉悦身心的国际性体育运动,它以音乐为核心,通过风格各异的舞步循环来展现各国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魅力[1]。排舞兼具拉丁舞的热情奔放和国标舞的优雅舞姿,集舞蹈、体育、艺术于一体,具有广泛的健身性、娱乐性和大众性等特点[2]。

排舞于2008年正式传入我国,并因为天安门前“祝福北京祝福奥运”千人排舞大赛展演活动而名声大振,也从此拉开了在全国推广排舞的大幕。2014年11月8日,我国排舞爱好者在杭州创造了25703人齐跳排舞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掀起了排舞发展的新篇章[3]。

经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同意,全国排舞广场舞推广中心于2014年1月1日起开展“阳光排舞进校园”活动 ,在全国各地校园进行排推广,利用排舞增强青少年体质,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4]。而在目前,排舞更是在我国学校频繁出现,许多大、中、小学校已经把排舞列入学校体育教学大纲[5],排舞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平时的学生课间操、课余体育锻炼,还是在大型的学校联谊或是比赛中,排舞都是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

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日益增强,排舞这一具有国际时尚性的新型运动项目,不论是在普通人群中还是残疾人群众都开展得如火如荼,并在2016、2017年连续开展了两届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排舞公开赛[6],而2018年该比赛项目改名为“2018年第三届全国残疾人排舞公开赛”,其目的是让更多的特殊人群以及特殊人群从业者参与其中,让一群折翼的天使也能够在舞台上勇敢的展示自己,用排舞诠释了对热爱生命,展现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2017年广东省排舞推广中心也专门为特殊教育教师进行了教练员的培训指导活动[7],旨在让特殊学生也能够了解和参与到排舞运动中来,经过一系列的排舞教练员培训指导后,也有不少特殊教育学校或者残疾人服务中心开展了排舞活动,并在同年也开展了广东省第一届特殊教育学校排舞公开赛。因此,本研究以排舞在珠三角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开展现状为出发点,讨论排舞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排舞能够在珠三角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广泛开展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文章以“珠三角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联盟活动”为依托,以参与联盟活动的十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为研究对象(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广州市番禺培智学校,佛山市南海区星辉学校,东莞启智学校,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江门市启智学校,深圳市宝安区特殊教育学校,香港才俊学校,汕头存心特殊教育学校,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沙墟二小学,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以11所学校带队教师为调查对象,并对所在特殊教育学校进行的排舞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并收集关于排舞运动相关文献,为本论文奠定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为了解排舞运动在特殊教育学校开的状况,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走访有关专家,设计了《珠三角特殊教育联盟学校排舞开展状况的调查问卷》,以参与联盟活动的十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为实验对象,分别对所在学校带队老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共发出40份,收回40份,回收率达到100%,其中有效问卷40份。

1.2.4 数理分析法

采用Excel软件对回收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珠三角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排舞认知分析

表1 珠三角特殊教育联盟学校排舞开展状况的调查

调查项目是(%)否(%) 是否听说过排舞23(57.5%)17(42.5%) 认为排舞运动和舞蹈有区别吗15(37.5%)25(62.5%) 认为排舞和广场舞有区别吗18(45%)22(55%) 校领导是否支持排舞运动26(65%)

从表1可以看出,被调查的特殊教育教师里面仅57.5%的老师听说过排舞运动,有37.5%的老师认为排舞就是舞蹈或者就是如何组织策划一个舞蹈节目,有45%的老师认为排舞和广场舞没有什么区别,并认为排舞就是广场舞,对“排舞”这个新兴运动项目的概念理解模糊不清;65%的特殊教育学校领导是支持特殊学生参与排舞的。

2.2 广东省第一届特殊教育学校排舞大赛开展情况分析

表2 珠三角特殊教育联盟学校排舞开展状况的调查

调查项目是(%)否(%) 学校是否有排舞兴趣班3(7.5%)37(92.5%) 学校是否有排舞训练室2(5%)38(95%) 学校学生是否参加过排舞比赛2(5%)38(95%)

通过表2可以看出所调查的珠三角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有7.5%的学校开展了排舞兴趣班,5%的学校有专门的训练场地,5%的学校学生参加过排舞比赛,即使开展了排舞兴趣班的学校学生,由于某些原因特殊学生参与排舞比赛的机会少之又少。

2017年11月在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举办了第一届广东省特殊教育学校排舞大赛,竞赛组别分为智障组、听障组、教师组以及师生合作组四个组别,参与的队伍有8个代表队,分别是教师组4个,师生组1个,智障组2个,听障组1个,从表3可以看出大部分排舞运动员来自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另外有一支来自英德市智通学校教师队代表参加本次排舞竞赛活动。从整个赛事安排来看教师组别的队伍最多,智障组和听障组参与的队伍很少。2018年广东省没有专设特殊教育学校排舞比赛的赛事,而是与每年一次的广东省啦啦操比赛一起竞赛,从比赛组别中划分出来了特奥组,而参赛的学校也只有6所学校,说明排舞在珠三角区域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较少,排舞很难在特殊教育学校得以推广。

表3 2017年广东省特殊教育学校排舞竞赛情况

智障组教师组师生合作组 参与队数级别参与队数级别参与队数级别 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2初级1初级3初级 英德市智通学校 1初级

3.3 珠三角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排舞教练员培训情况分析

表4 珠三角特殊教育联盟学校排舞开展状况的调查

是(%)否(%)不知道 是否参加过排舞教练员培训5(12.5%)35(87.5%)

通过调查发现参加过排舞教练员培训的老师只有12.5%,说明很大部分的老师没有听说过排舞这项运动,对这项运动谈不上了解。

2017年4月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承办了广东省特殊教育学校排舞教练员的培训活动[8],参与培训的老师有23人,其中5名参与人员为特殊教育专业在校大学生,广东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训人员只有18人,可以看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排舞兴趣不高,积极主动参与到排舞的推广传承的意识缺乏。

3 分析

3.1 排舞推广力度不够没能引起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重视

为了更好地开展排舞训练,让更多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接触、认识和了解排舞,首先要提供机会让特殊教育老师参与排舞的普及和推广培训活动,而专门针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排舞教练员的培训机会较少,仅有的培训机会特殊教育教师没兴趣参与,阻碍了排舞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和推广。

3.2 特殊教育教师对排舞的认识与实践脱节

从调查发现部分特殊教育学校领导支持排舞的开展,所在学校的教师对排舞运动项目有一定的了解,部分教师也参与了排舞教练员的培训,所在学校也组织了特殊学生积极练习,由于学校在资金、场地的等方面的缺乏导致了学生很少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各校之间或者区域之间的互动交流机会较少,降低了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3.3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自身原因

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参与排舞的大都是轻中度智力障碍学生,他们在学习上表现为动作不协调,音乐节奏感不强,注意力分散,记忆力持续时间短暂,智力障碍学生在学习排舞曲目的选择上需要动作简单易学,曲风轻快阳光的排舞曲目,如《墩墩舞》《小玉米》《三字经》《弟子规》《看见爱》等曲目比较适合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学习。

3.4 特殊教育学校排舞教师的缺乏

通过调查发现排舞运动在珠三角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较少,特殊教育教师参与专业排舞教练员的培训较少,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的排舞老师是健美操老师或者舞蹈老师来承担,阻碍了排舞运动在特殊教育学校持久而广泛的推广,加之特殊学生自身学习的特点,造成排舞的开展需要的教师资源较多,师资成为此课程开展的一大难题。

4.5 适合特殊教育学校排舞推广曲目较少

由表3看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排舞处于初级水平,而普通的部分初级水平的推广曲目也适合特殊教育学校学生,2013年至2017年共推出了初级难度曲目共25首,由于每首曲目的风格各异,也不一定都适合特殊学生学习。全国排舞推广中心每年推出一定数量的曲目,2017年排舞推广中心专为特殊教育推广了《小玉米》《三字经》《弟子规》等曲目,但是所推广的曲目数量有限,排舞曲目更新较慢。

4 对策

4.1 增强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

宣传是为了方便人们对新兴项目进行了解。排舞运动在校内的宣传力度不够,绝大多数的同学不知道什么是排舞。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了解新事物的方式逐渐增多,宣传途径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宣传排舞,将排舞基础理论知识、排舞比赛视频等上传到网络,供排舞爱好者学习交流。

4.2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特殊教育学校排舞运动专业人员严重匮乏,培养专业的师资迫在眉睫,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举办培训班,定期安排教师参加排舞的相关教育培训,不断的去更新教学的相关知识,从而促进排舞运动不断地开展工作,选派优秀学员为特殊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充分发挥基层大众教练的作用,深入社区和学校进行推广,扩大师资团队。

4.3 增加资金投入

学校体育各个项目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条件取决于是否有资金的支持。排舞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项目,排舞的价值以及魅力首先得被领导认可和接受,组织学校体育课程或者兴趣班积极开展排舞项目,努力建设好学校排舞运动的发展和管理计划,解决好资金问题,提供固定的排舞训练场地和音响设备,从而为排舞运动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提供保障。

4.4 多推广特殊教育排舞曲目

排舞曲目的灵活多样性有利于教学内容的选择,活跃课堂气氛,保证特殊学生有更多的兴趣参与排舞运动的学习。

4.5 搭建特殊教育学校排舞交流桥梁

比赛能够很好地检验一个运动项目推广普及的情况。定期举办校内外的排舞比赛,通过组织不同层次的比赛,为特殊学生搭建交流学习的桥梁,不仅能够扩大宣传并激发人们的锻炼热情,还能促进特殊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1]蓝晓萍.排舞课程的教学与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5):95-96.

[2]孙昌君.对三届山东师范大学学生排舞比赛的比较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牟金华.学校排舞教学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0):127-128.

[4]李敬敬.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体育艺术专业开设排舞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8(10):21-23.

[5]南姬平.山西省高校开设排舞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9):51-52.

[6]蓝晓萍.排舞课程的教学与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5):95-96.

[7]唐波.“阳光排舞进校园”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公益培训班圆满结束[EB/OL].httpwww.zsedu.cn/info/368461.jspx,2017-4-17.

[8]唐波.“阳光排舞进校园”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公益培训班圆满结束[EB/OL].httpwww.zsedu.cn/info/368461.jspx,2017-4-17.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f the Rehearsal of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YANG Xiaodong

(Zhongsha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Zhongshan 528403, Guangdong, China)

杨小冬(1985—),硕士,初中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运动康复。

猜你喜欢
珠三角教练员运动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珠三角,2012
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