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体育教育国际化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常州市高职院校为例

2020-11-23 05:31朱海军
运动精品 2020年10期
关键词:跨文化国际化留学生

朱海军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体育教育国际化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常州市高职院校为例

朱海军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离不开高职体育国际化发展,高职体育教育走向国际化也是一种必然趋势。“教之有方、教之有力、教之有效”体育课程体系将走在高职体育改革的前沿。校园体育跨文化发展、趋同化管理模式将给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带来质的飞跃。新路径的开辟有利于推动高职体育教育快速走向国际化。文章以常州市高职院校为例对高职体育教育国际化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

一带一路;高职体育;教育国际化

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中明确指出要扩大留学生规模,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全国高职院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秉承“走出去,引进来”的原则,加大开放力度,力争在教育交流方面有所建树。随着高职院校留学生人数逐年攀升,高职院校逐渐成为我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阵地。高职体育不仅肩负着“提高青少年体质”的神圣使命,也担负着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新任务。因国情及地区的差异,体育文化与锻炼习惯的不同,对高职体育课堂教学、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留学生管理等各方面适应国际化教育需要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研究高职体育国际化发展的思路与策略刻不容缓,需要高职体育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高职体育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常州市五所高职院校(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政府部门网站、高职院校资料室、中国知网等查阅关于来华留学政策,地方来华留学生的招生情况、来华留学生的就业等相关文献资料,并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1.2.2专家访谈法

为了解常州市高职院校体育国际化教育现状,通过与学校相关领导及从事体育教育的一线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向本科院校从事国际教育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专家对高职体育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和制约其发展因素的见解,并听取他们对高职体育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1.2.3问卷调查法

以常州市五所高职院校(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相关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包含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2.4数理统计法

利用体育统计学对问卷调查中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处理,为本次研究的调查结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1.2.5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的文献、专家的访谈、问卷调查进行总结,运用归纳、分析等逻辑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对高职体育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做出系统分析,为高职体育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清晰的逻辑序列,得出研究的结论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国际化存在的一些问题

2.1.1来华留学生体育文化现状与体育诉求

我国高职院校开展留学生教育起步较晚,而且生源较本科相比质量较差,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学生访谈、实地考察了解到大部分留学生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包括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塔吉克斯坦、马来西亚、缅甸、老挝等发展中国家。他们的文化背景不同,个人习惯、生活方式与我们不一样,生源国的国情、宗教信仰以及体育发展现状都有很大差异。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程度,学习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态度,在中国学习期间对体育锻炼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对中国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意见与建议也有所区别。在平常学习生活中最喜欢参加的运动项目,平时锻炼的频率与时间安排,对学校体育设施、体育师资配备的满意度,与中国学生一起参与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的积极性及参加体育活动急需解决的困难等。

2.1.2高职院校留学生体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与走访发现,各高职院校的留学生人数维持在100人左右,对留学生基本都开设了体育课程,但是当前各高职院校针对留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选择等现状发现存在诸多不足,大部分院校没有形成留学生体育课程体系,因语言、学习习惯、学习方式与中国学生都有一定的差异,在体育教学中来华留学生与我国学生的互溶性不够,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还是以三大球为主,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辅,生源国特有的运动项目较少,体育教师没有深入研究留学生的文化背景,了解生源国的体育文化,这与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有一定的关系。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也不太适合来华留学生,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在二年级得到了提高,体育教师的外语水平都对教学效果产生的影响。教学中既要尊重本国的体育文化,也要发扬与传播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和弘扬我国民族体育精神。

2.2.3高职校园体育跨文化建设现状与不足

体育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职院校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有外国留学生的身影,留学生文化怎样和谐的融入整个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体育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普世价值,能够超越宗教、国家与民族差异障碍,化解种族间的隔阂的作用。然而,现实中与外国留学生的交流都存在一定的障碍,这与高职院校中外学生的教育水平有直接关系。来华留学生与国内学生的文化观念、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存在一定的异同性,留学生加入学校的体育社团较少,很多留学生自娱自乐,国内学生的交流主动性不足,来华留学生与国内学生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圈内,这种状态严重影响国际交流与文化传播的进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来华留学生做到“不歧视、不排斥、无特权”。以体育文化作为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生力军,使其充当多元文化融合的糅合剂,能够有效化解沿线国家的文化冲突,使各国人民互相交往、增进团结,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体育教育走向国际化的策略

3.1 高职体育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

3.1.1体育教学中实现跨文化发展

高职院校构建适合来华留学生的体育课程体系是迫切需要的,是高职体育教育实现国际化的重要途径。高职来华留学生的体育课程改革中要考虑高职教育与高等本科教育具有一定的区别,高职留学生的培养也应具有高职特点,从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精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趋同化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六个方面出发。在制定高职留学生体育课程标准时,既要参照来华留学生的培养目标,也要充分考虑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的差异,做到中外体育文化互融,中文体育项目互补,中外学生互动,中外学生的体育教育不是两个独立的教育领域,教学改革从跨文化发展出发,既注重宣传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要兼顾生源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体育课堂是我国体育传统文化实现国际化传播的重要战场,在高职体育课堂中实现跨境教育,要让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思想,需要加强东西方文化在教学中的融合,既能够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可以实现跨文化的教学交流,有利于提高中外学生科学探索以及实践能力,实现多元文化氛围在学生教学中的深入。

3.1.2体育教学中实现趋同化管理

来华留学生受本国文化的影响,具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与国内学生具有一定的差异,课堂管理中要实现趋同化管理,留学生也是学生,与国内学生相比,没有特权。特别是有些国家的学生生活比较散漫,课堂教学中重视留学生守纪与考核评价,对于出现学业放松、行为不当表现的留学生,及时加强教育,帮助其分析原因并积极引导。帮助留学生尽快融入中国文化和学习生活。

3.1.3切实提高师资力量

教师的教学水平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教师的专项水平都能达到留学生教学的要求,但对生源国一些传统体育项目不是很了解,在教学中就会缺少与留学生增进友谊的切入点,不利于拉近与留学生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效果。另外,在留学生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外语表达能力是制约来华高职留学生教育的一大瓶颈,语言交流是最好的沟通方法,所以,提高体育教师的外语水平也是极其重要的,无障碍交流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在提高体育教师师资队伍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大力引进海外留学归国体育人才充实到本校师资队伍;另一方面积极为本校体育教师提供外语培训、公派留学、海外研修的机会,培养一批能够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

3.2 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实现中外体育文化互融共建

校园文化是大学隐性课程,对学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体育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社团与体育竞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长,营造积极向上具有国际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趋势。篮球场、足球场、田径场等运动场馆都有来华留学生的身影,在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中,特别是集体项目,多吸引留学生参与。活动中,与留学生友好相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创造和谐的竞赛环境。体育社团是进行体育文化交流、切磋运动技能、培养社交能力的重要组织,在社团成员中吸收来华留学生,相互交流学习,让中外体育文化融为一体。跨文化活动是促进留学生与我国学生积极交流的重要途径,加强留学生群体在校园文化中的文化宣传及交流作用,将国外的体育项目融入校园体育活动中来,让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进来华留学生的生活。共同创建和谐校园,形成中外体育共同体。来华留学生来自很多不同的国家,作为大学国际化教育的标准,留学生是大学生认识世界的有效窗口,加强留学生在校园文化框架中的地位以及作用,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课堂教学、社团活动、体育竞赛都是高职体育跨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以课传项目”“以赛促交流”,实现中外体育文化互融共建。

3.3 开辟高职院校体育实现国际化合作与交流的新路径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我国文化对外传播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指引,也增加了传播途径。体育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高职院校国际教育的快速发展,让高职院校逐渐成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国际传播的重要平台。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从招生宣传、体育课程设置、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体育文化国际交流、就业指导五个方面实现高职体育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功能,让中华武术、舞龙舞狮、赛龙舟等民族传统项目通过高职院校的教育舞台走向国际,同时我们也要让国外项目走进来,高职院校在实现国际传播功能中要“转变传播理念、精选传播内容、丰富传播载体、明晰传播线路”。 高职校园体育跨文化发展、趋同化管理模式,体育文化互融、体育项目共建将推动我国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4 结论

“一带一路”给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也给高职体育教育走向国际化带来了契机。当前的高职体育教育在走向国际化还有很多不足,高职留学生体育教学改革要从构建新的留学生体育课程体系开始,要从“平面”走向“立体”,高职院校校园体育建设走向国际化要跨文化发展、趋同化管理,高职院校体育国际化交流要“既有中国情,又有中国味,更有中国心”。总之,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离不开高职体育国际化发展,高职体育教育走向国际化也是一种必然趋势。“教之有方、教之有力、教之有效”体育课程体系将走在高职体育改革的前沿。校园体育跨文化发展、趋同化管理模式将给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带来质的飞跃。新路径的开辟推动高职体育教育快速走向国际化。

[1]陈沛酉,闫广芬.“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院校国际化:功能、问题与改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5):67-71.

[2]陆孙琦.“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22-25.

[3]秦栋.“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体育文化的传播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9(3):10-13.

[4]韩玲.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实践与探索[J].焦作大学学报,2019(6):126-128.

[5]鲁婷婷,丁振中.高职院校留学生管理策略探究———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留学生管理为例[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94-96.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elt and Road"--Taking Ch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s for Example

ZHU Haijun

(Changzhou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164, Jiangsu, China)

朱海军(1979—),硕士,讲师,研究方向 :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跨文化国际化留学生
聚焦港口国际化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活动预告
留学生郑睿:我是奶粉“小买手”
演艺之花竞相开放再现国际化的艺术魅力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