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解说词讲好电视成就报道故事

2020-11-23 01:49韩萌
今传媒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新闻舆论四力

韩萌

摘 要:近年来,为了搞好舆论宣传工作,各个省市级电视台在重大时间节点的时候增加了成就报道的次数,而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观众的需求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因此,成就报道需要新的突破。当前,在很多重大主题节目中并没有把解说词好好利用起来,导致整个节目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收视效果。本文将对一些优秀成就报道节目的解说词进行分析,讨论解说词对贯彻落实新闻舆论传播“四力”的作用,使电视成就报道更好地发挥树立国家形象,并为人民服务的作用。

关键词:解说词;电视成就报道;新闻舆论“四力”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10-0057-03

成就报道是通过新闻来记录不同时期的人民群众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历史成就大事以及各行各业在现阶段取得成就的一种记录性报道[1]。成就报道具有记录历史的作用,透过报道,可以使观众了解到不同时期人们生活和群体社会的变化。电视成就报道就是用摄像机、手机等录像设备来记录这些变化,再通过电视这种媒介设备播出的新闻报道。由于电视具有可视可听的特点,因此在成就报道中,解说词尤为重要,好的解说词在与画面相辅相成的同时,还能为新闻内容增光添彩,提高成就报道的公信力。用解说词讲好成就报道故事可以引发人民群众对成就报道的关注和兴趣,进而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解说词对视觉和听觉进行补充,通过对解说词形象化的处理,可以让观众从电视成就报道中感受生活的点滴变化,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成就报道可以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同时还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对人民群众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因此,讲好成就报道故事是建设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一环[1]。在报道时,应该注重解说词的灵活运用,由此来提高新闻舆论宣传的“四力”,让成就报道更好地发挥宣传及服务人民的作用。

一、用具体事实讲故事 提高报道公信力

在电视成就报道中,如果只是单纯地列举成就,那么报道也就失去了活力,甚至有些人会对报道内容提出质疑。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在成就中“揉”入具体的事实,通过一个个小的、真实的百姓生活的缩影来提高成就报道的说服力。

例如,在2019年10月25日的《焦点访谈·脱贫之后 黄土高坡上的致富果》中,就有这样一段解说词: “这天上午,宜川县辛户村村民刘致平的大女儿从县城看病回来。刘致平的两个女儿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因病致贫。在县里和村里的帮扶下,刘致平家种的12亩苹果产量和收入逐年提高”。这期节目是在讲述延安市宜川县的两个村子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引领下和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乡村振兴的故事。解说词通过描写辛户村对刘致平家这样有病患的脱贫户进行帮扶的具体事实,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侧面突出了当地政府部门对家里有重大病患的脱贫户的关注,使延安市宜川县脱贫攻坚的成绩和决心更加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在《焦点访谈·新中国奇迹人均住房8.3平米→39平米》节目中,讲述了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珩厝村村民王添丁的故事:几年前,他因为一次事故受伤致残,一家三口住在不到十平米的出租屋内,“7月底,王添丁一家搬进了新家。他有低保證、残疾证,租金政府出90%,自己付10%,才几十块钱”。解说词通过描写住房政策解决了王添丁家的特殊困难的具体事实,体现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际效果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成就,让这一“新中国奇迹”的成就具体量化,让观众从报道中感受到人民群众相较于以前在住房方面的变化,提高了报道本身的公信力。

电视成就报道相较于书面报道来说有一个优点,即可视可听,当讲述成就报道故事时,所配的解说词可以强化电视画面,对观众的视觉和听觉进行补充。解说词中用具体事实来体现成就,使得报道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更容易被观众信服。

二、对数字进行形象化解读 增强报道的传播力

“传播到”并不等于传播力,当观众看到报道之后,所产生的反应才能证明这篇报道的传播力,传播力强也就证明着传播范围广,传播范围达到了一定的群众规模[2]。

从成就报道来看,要想突出“成就”,单单说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功其实是非常抽象的,会让观众在观看节目时感到“空”和“大”。在看过之后,所产生的传播力或许没有那么强烈。因此,在成就报道中,数字是不可或缺的。将一些具体数据放在报道当中,就可以很好地将成就从抽象变得具体,加深观众的印象。

数字的形象化处理主要有以下八种方式:比喻、比较、综合、分解、类比、换算、转换、假设。在电视成就报道的解说词中,就经常用数字的形象化处理来突出成就变化,进而提高报道的传播力。

(一)运用比较手法展现成就变化

例如,《焦点访谈·新中国奇迹粮食产量》节目当中,就用比较的手法来突出我国粮食产量的成就:“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是13 000多亿斤,而1949年时只有2 200多亿斤。再看人均占有量。今天是470多公斤,1949年只有209公斤。今天比70年前翻了一倍还要多。”报道中用具体的数字来比较过去和现在的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用数字的变化来展现粮食产量的成就,通过数字的变化可以让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我国粮食产量相较于以前来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让新闻报道有了更强的传播效果。

(二)数字的综合运用明确具体成就

数字的综合运用也是数字形象化处理中的一种方式:“在美国纽约,发展夜间经济创造了196 000个工作岗位,产生了191亿美元的直接经济产出”“2018年,苹果产业辐射带动贫困群众16 984户,户均增收12659元”。“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目前全国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1.38万所,在校生1.5亿人,专任教师973.09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2%;高中教育阶段,全国有学校2.43万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8%”。这些全部出自《焦点访谈》节目中的解说词,它们都是对数字进行了综合计算,再通过解说词展现出来。而这样处理数字会让观众感到震撼,同时也让具体成就变得更加明确。

(三)用类比手法提升内容传播力

影响新闻报道传播力的因素还有可能是数字比较抽象,导致观众无法切实地感受到变化。数字的形象化处理中的类比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百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就相当于一个浙江省,每五年就有两到三个浙江省的面积被森林植被覆盖”。“葛柏林的农场耕地面积有六千亩,每年能生产粮食两三千吨,相当于一个火车专列”。这段解说词就出自《焦点访谈·新中国奇迹》系列报道的两期节目中。如果只说前面一句,观众就不能直观地感受到森林植被覆盖率和粮食产量增长率的变化速度之快,两个“相当于”把抽象的量词类比成其他更直观的说法,让观众在看过节目之后,也留下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记忆点,这个“点”就是新闻报道的传播力所产生的效果。

三、语言通俗易懂 扩大报道的影响力

如果传播力更多注重的是群体的广度,那么影响力则更多注重的是个体的深度。影响力是当观众看到报道的时候是否触动了他们的思想、行为、态度的能力[3]。为了让成就报道解说词更加通俗易懂,更易被观众理解,在写作时应该注重简洁、精炼、准确、通俗。

(一)解说词尽量口语化,简单易懂

如果解说词语言晦涩难懂,难以让观众感觉到报道本身想表达的意思,那么它的影响力也会大打折扣。在《焦点访谈·乡土中国农村系列调查 土豆脱贫记》中,就有很多浅显易懂的解说词:“新型良种土豆的长势喜人,挖出来看看,土豆又大又圆,让他俩的心情有些复杂。……夫妻俩精心照料着地里的土豆,连着一两个月提心吊胆,到了此时,刘云终于感觉踏实了”。整篇报道是讲在河北省康保县的“土豆扶贫计划”下发生的故事,“复杂”“提心吊胆”“踏实”,这些词语都非常直白,将农民们的做法、心理活动直观展现给了观众,解说词简单贴切,具有亲和力,可以更好地引发观众的兴趣和关注。

不过,要让解说词变得口语化这一点,看上去好像很容易,但其实对写作者来说需要很深厚的功力,需要深入群众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才能写出让观众喜闻乐见的解说词。

(二)对一些不好理解的语句进行解释说明

在解说词写作时,难免遇到一些专有名词和缩略词语,不易让观众理解,此时就需要注意将这些词语进行解释说明:“外出购物,酒吧聚会,朋友聚餐,参观游览,读书看展,这些发生在当日18∶00到次日6∶00 的消费行为,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夜间经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还推出了‘两免一补政策。‘两免是指免教科书费、免杂费,‘一补是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些解说词对专有名词进行解释说明,就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进而为讲好成就报道故事助力。

(三)多使用贴近群众生活的语言

同样是在《焦点访谈·土豆脱贫记》中,“早晚,下地的老乡来来往往。刘云家的土豆长得又高又壮,在道边很是招摇”。在这句解说词中,就用了“下地”“老乡”等词语,贴近群众生活的解说词可以让观众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实质性内容,使新闻内容产生了一种亲和力,更能被群众所理解,这樣也就扩大了新闻成就的影响力。

四、选题贴近生活 提升报道的引导力

引导力包括吸引力和带动力。在许多成就报道中,容易陷入形式刻板的桎梏里,为了描述成就,形式宏大艳丽,没有贴近群众生活,无法让观众产生共鸣,没有成效,也就失去了报道的引导能力[4]。

在选题时,就应该考虑报道是否选在重要的时间节点播出,是否能让观众感到成就主题与他们生活的联系。例如《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就是在2019年7月至2019年8月推出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直播节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携手全国各省电视机构报道了各个省市的成就。“这些采摘人员很多都是村里的贫困户,把自家的地入股到黄花合作社,然后在合作社里做工,一朵小黄花可以带来好几份的收入……就是这小小的忘忧草,去年就给当地带来了五亿元的收入,种植户人均增收3 600多元”。这段解说词出自《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山西》中,由山西大同的小黄花来突出脱贫产业的成就,既选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的时间节点,同时其主题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描绘出一幅美好的“安康乐业图”。紧扣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真正做到了反映群众最关注的脱贫经济问题,体现了成就报道为人民服务的特点,报道的引导力也愈加凸显。

五、结 语

解说词在电视成就报道中发挥的作用超越了普通文字的作用,它与电视节目画面相结合,使得新闻报道内容如虎添翼,使得成就报道的“声音”可以传得更广、传得更快、传得更远,让观众更深刻地体会到祖国的变化以及生活的变迁。

现如今,各个省市电视台在重要的时间节点都开始注重推出电视成就报道系列栏目,而观众对于这些报道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些观众认为部分成就报道立意新颖但结构大而空,不能很好地起到舆论宣传的效果。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的不断变化,也对电视成就报道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用解说词讲好成就报道故事,进而发挥其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以及引导力的作用,值得每个电视节目媒体人进行研究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晓芳.成就报道的特性与功能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2(12).

[2]连雅婕.新媒体时代如何提升新闻舆论“四力”[J].科技传播,2019(7).

[3]陈寅,刘军锋.遵循新时代要求,提高新闻舆论“四力”[J].新闻战线,2018(11).

[4]冯胜勇.广播电视重大主题报道创新刍议[J].中国电视,2019(9).

[责任编辑:杨楚珺]

猜你喜欢
新闻舆论四力
新媒体时代如何提升新闻舆论“四力”
巧解四力平衡问题——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用创新激活主流媒体的内容“四力”
全面创新做广播 打造“成风化人”好声音
牢记职责使命 强化创新驱动 努力提升党报集团新闻舆论工作水平
强化五个意识,提升新闻舆论工作水平
新形式下高校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网络时代做好编辑需练就“四力”
媒体如何做好新闻舆论工作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