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素养的培养途径

2020-11-23 01:48杨应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41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小学语文

杨应霞

【摘要】自从我国实施教育改革以后各个地区都严格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改革教学方式与教学目标,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并应用多样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来看,作文是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体现在写作教学中。这也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意识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培养学生习作素养的途径。因此,接下来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如下分析,以期能达到培养学生习作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  习作素养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1-0070-02

新课程改革之后对教育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大部分教师积极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而语文学科是必修科目,社会各界对教学质量也高度重视。写作一直是整个小学语文学科的重点,且又是学生无法攻克的内容,因此近年来教学情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仍然存在有待优化的内容[1]。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素养呢?接下来笔者结合近年来语文学科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存在的问题

1.情感缺失,缺乏童真童趣

大多数低年级学生在写作时都存在缺乏必要的情感。低段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有童真童趣的阶段,其写作内容可能比较稚嫩,若教师强化引导也能让学生的作文充满童真童趣。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应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但是当前学生写作却存在严重的缺乏感情的问题,使得学生写出的文章过于模式化且趋于成人化,具体表现为部分学生写作时喜欢应用一些成语与形容词,甚至是在同一句话中应用了很多相同意思的词语,无法更好地表达自己要表达的意思。

2.写作内容不够丰富,不重视整合

小学生写作的内容大都比较简单,这也是必然的,教师不必对学生有太多要求。但是若长时间学生的写作内容还比较空洞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2]。当前,很多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重视积累写作材料,大都是进行简单的描述、应用简单的套话等内容。学生没有形成写日记记忆点滴小事的习惯,没有积累词语、句子、写作素材的习惯,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就自然而然没有真实的材料为支撑。还有部分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材料但是却不知如何选取材料,因而在写作过程中也只是摆出大量的材料,存在严重的胡乱堆叠的问题,无法突出写作的重点。

3.写作过于模式化,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

学生写作实际上也会经历从模仿转变为自我创造的过程。若教师不重视科学引导,那么也很容易导致低年级学生的写作变得更加模式化,甚至是存在严重抄袭的问题。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资源,同时大量的写作参考书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很多借鉴,这也为学生写作打开了方便之门,但是也使得部分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滋长懒惰情绪,因此写作时盲目抄袭或直接网上下载。

4.写作教育理念落后

很多教师或多或少都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写作教学中仍然应用传统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学手段形式化较强。很多教师并未意识到写作教学的意义,学生更不懂写作的目的,最终错误地认为只是单纯应付考试。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写作素养的形成是日積月累的,而写作的规律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背诵或摘抄优美词句,但是学生受到理解能力与年龄的影响,很难在学习中灵活应用。此外,部分教师受到功利主义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并不重视培养学生写作素养。

5.写作教学模式单一

虽然我国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教师应用“一刀切”的写作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的写作训练方法单一且僵化。写作教学仍然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整个写作模式仍然是传统的“布置写作任务——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在作文命题中仍然具有两面性,一个是按照课文的单元训练,另一个是从主观个人喜好命题,并没有从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着手,也没有从习作训练规律着手,最终学生写出的文章过于随意,且拼凑性较强。此外,教师在批改作文与讲评中相对比较空泛笼统,很难让学生获得进步,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结合以往习作教学经验总结出写作“模板”,让学生在写作中套用模板写作。

6.写作教学内容空洞,缺乏能力与情感培养

语文学科教学体系的改善需要三根支柱支撑:有生命的语言、不拘于形式的思想以及儿童的创造精神。小学阶段写作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同时,在培养学生感受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想象力。就目前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来看,比较突出的问题有标点符号应用不当、写作病语突出、写作缺乏真情流露等,究其原因与教师写作教学流与形式有一定的关系,最终使得学生在写作中出现思路闭塞等问题,写出的文章创造力与想象力不强。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素养的培养途径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欲望

若教师的作文指导也能与动画片一样吸引学生,那么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会像玩游戏一样主动投入且富有激情,学生在写作中也会体会到幸福与快乐。这主要来源于我们常见的一个“趣”字,只有做好这件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谁都无法组织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广大语文教师的追求。因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笔者参考了其他教师应用情境教学的成功经验深入研究如何引入情境教学优化学生的心境,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快乐的写作[3]。

学生有东西可写才能下笔如有神。因而储备也是相当重要的,有了美的输入才有美的输出,因此笔者高度重视课外阅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并掌握写作方法从而自由表达。开学时笔者就告诉同学们要让阅读成为每天必须吃饭一样的必修课。当学生年龄不断增长时笔者动员家长给孩子订阅适合孩子发展的读物,比如《少年先锋报》、《课外阅读》、《青年文摘》等,让学生在阅读这些读物的过程中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又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提高学生写作素养最基础的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脑海中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生活,之后在思维的升华下用语言表达,如此写出的作文也来源于生活,且更有生活气息。因此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传授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4]。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这也就是说在观察事物时不可随意观察,应确定好观察的顺序,让学生有时间且有目的地观察;引导学生进行分步观察,这也就是说在观察时将需要观察的事物分为几个层次引导学生逐步推进并分层观察。比如说在观察景物时可以从近景、中景、远景观察,如此也能让学生更加明了的观察,且观察得更加细致、准确;让学生掌握局部观察的方法。小学生年龄很小,在观察的过程中可能会漫无边际,因此观察到的材料也就不是很详细因而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观察事物时从某个小的方面进行观察,如此学生也能加深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学生进行写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3.創设生动写作情境,增强学生审美体验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渗透创造素养与审美鉴赏属于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这里说的审美指的是意境美与文字美。根据这样的解读,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写作情境的方式增强学生体验,使其在学习中以优美的文字表达自己对美的意境,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素养与审美素养。比如笔者布置了以“游”为主题的写作任务,上课之前给学生播放了微课,给其展示我国著名的名胜古迹以及大好河山,让学生进入到美的意境中,勾起了学生以往旅游的无限回忆。在此之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创造,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效、精准教学,开展灵活多样写作形式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想象性写作、记实性写作以及应用性写作,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打破常规,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写作素养的目标。以记实习作教学为例,这部分写作除了要保证求诚之外还要求精,教师的主要教育职责在于在日常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求精与求诚,而不是简单地对学生写作划分等级。首先,主动给学生营造真实的写作情境,调动学生记实积极性,还原或者是模拟现实生活中形式多样以及目的不同的活动。其次,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观察以及表达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善于记实。对人们来说,观察是其认识事物最主要的途径,通过观察将得到的材料经过加工整理,之后精心构思,以写作的方式表达,三者是有机结合的,且又统一于学生认知学习活动中。最后,鼓励学生写真事、说真话,在记实中流露真情。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写真事、关心他人、观察大自然等等,让其深刻体会记实写作的真实性乐趣。

5.联系生活实际,挖掘丰富教育资源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因此需要面向小学生写作教学脱离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生活就像是源泉,而文章犹如溪水。从这句话可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强化其情感体验;在生活中选取写作素材,在生活中感悟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一定程度上也能避免写作中出现虚假语言的问题,激发学生写作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将课外生活带入课堂内,紧密结合生活与写作,将写作转变为生活的课堂。除了要保证命题与学生生活贴近之外教师要进行适当延伸,将学生引入到富含趣味性的活动中。因此,教师在开展写作活动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给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提前告知学生教师的写作教学计划,使其应用观察、参观、访问以及亲身体验等多种形式。

6.拓展写作范围,渗透文化意识

对小学生来说,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素养具有深远的意义,除了可以帮助学生塑造优良的思想品格之外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与人文素养。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教材内容为切入点拓展文化知识,强化学生对文学与文化知识的理解,使其形成主动传承意识。以学习《清平乐·村居》这首古诗为例,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一幅农村和乐的情境,笔者在教学中结合这首诗的主题进行拓展教学,让学生简单学习了《归园田居》。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中就可以通过简短的篇章体会到作者塑造的美好意境,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写作的方式描绘,表达自己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受到启发,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7.重视作文评估,培养学生习作素养

从叶圣陶先生说过的“文章不厌百会改”得到启发,教师在教学生修改作文时应从多方面着手,比如文章的立意、选取的材料、有创意的语言等方面进行修改与提炼,可以是自己修改、小组互改或教师评改等结合。因此教师在此过程中要主动引导学生应用欣赏的目光阅读别人的作文,以诚恳的态度修改自己或别人的作文。教师也可以应用粗改的方式,但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并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有时候教师应应用精批细改的方式从多角度如学生写作的立意、写作思路以及遣词造句等方面着手进行批改,如此学生才能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有章可循,让自身的写作充满童真童趣,且又不偏离正常的写作轨道。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循序渐进,这也是要注意的重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应用多样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写作,重点给学生讲解写作技巧,高度重视学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此也能达到预期的写作教学目标,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素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吴双.拓展阅读,自然习作——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对策分析[J]. 新课程(上), 2019(2).

[2]李倩梅.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素养的培养探究[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8(7).

[3]胡代兰.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的习作教学[J]. 知识窗(教师版), 2018(7).

[4]高文燕.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7(5):33.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小学语文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