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解读文本领悟小说意蕴

2020-11-23 07:31唐绿蓝
黑河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矛盾冲突描写小说

唐绿蓝

[摘 要]小说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它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以往的教学模式往往忽略了小说的表达特色,采取固化“讲读课”模式,这种做法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氛围沉闷。本文围绕“揣摩小说的描写技法”“分析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关注小说的课后读写为落脚点”三个方面进行小说的个性解读教学,激发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兴趣,使学生获得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领悟小说的意蕴所在,提高学生个性化解读小说的能力。

[关键词]小说;个性解读;描写;矛盾冲突

小说是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它以其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及细致的环境描写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开始接触小说的阅读时,教师要立足于学生不同的阅读感受,依托小说的文体特点,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文本主旨,领悟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本文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课文《黑孩子罗伯特》为例,谈谈有关小说的个性解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揣摩小说中的“描写”技法,获得个性化情感体验

小说的言语方式有两种,一是叙述,二是描写。对小说的个性解读主要着眼于小说描写技法的揣摩,因为它相对于叙述,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小说的描写方法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品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小说的核心表现力在于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与刻画。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品读人物形象,体会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在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所起的作用。如教学片断《黑孩子罗伯特》中,教师请学生默读故事的高潮部分:罗伯特捐款的过程.引导学生把描写罗伯特心理、动作、语言的句子分别用不同的线条画出来,并表达自己的个性化见解。

师:在小说中罗伯特捐款时使用了哪些动词?你从这几个动词中分别体会到什么?

生:从“摸”体会到罗伯特有点舍不得拿出钱,因为这些钱是他辛苦攒下来的,想购买他朝思暮想的小飞机。

生: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表达出罗伯特下了把钱捐给丽莎的决心。

生:三步两步 “冲”到讲台前,表明他毫不犹豫、急切的心情。

师:大家的理解十分精彩、到位,罗伯特最后把钱全部“掏”出来,这个“掏”字表达出什么样的情感?

生:罗伯特“掏”出了一颗善良、宽容的爱心。

生:罗伯特“掏”出了梦想:渴望黑人孩子与白人孩子友爱地牵起手。

本教学片断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动作描写进行品读,有助于学生体会小说的主旨,罗伯特善良、仁厚的形象跃然于脑海中,促进学生认识的深化,个性情感的升华。

2.抓住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十分注重为人物活动创设典型的环境。因此,阅读小说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描写,通过对环境描写的个性化分析,体会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好地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下面列举《黑孩子罗伯特》的教学片断:

师:罗伯特在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中长大?(学生朗读相关的语句)

生:文中写道:小罗伯特和他的妈妈就住在这灰暗的黑人区里。

生:罗伯特的家“破烂”,老鼠“满地跑”,还有“冲鼻的霉臭”……

师:这些环境描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生:说明罗伯特生活在极度贫穷的地方。

生:说明黑人受到歧视,生活状态困苦,经济地位低下。

师:在种族歧视阴影下,罗伯特表现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生:罗伯特表现出的善良、宽容、豁达的人生态度。

师: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出现环境描写?

生:文中三次写到自然景物:玫瑰花。

师:请大家找出这些有关“玫瑰花”的句子,想想每次写玫瑰花时所起到的作用。

生:第一次写道“他觉得丽莎既聪明,又漂亮,红红的脸好像春天开的玫瑰花”,这里的“玫瑰花”用来突出丽莎的可爱。

师因势利导:这就叫“以景衬人”。

生:第二次是“走在路上,罗伯特发现玫瑰花开得好红,红得像丽莎的脸蛋一样漂亮”,这一环境描写,可以读出罗伯特凑足钱,可以买到小飞机时开心快乐的心情。

师因势利导:这就叫“以景衬情”。

生:第三次写是在小说的结尾,“教堂外面的玫瑰花开得好红啊!”,此处的环境描写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未来是美好的,黑人孩子与白人孩子友爱地生活在一起。

师:这也是“以景衬情”。

师小结:环境描写起到揭示社会背景、渲染营造某种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衬托人物心理的作用。

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进行个性化分析,总结出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加深了学生对当时社会“种族歧视”现象的理解,感悟到丰满的人物形象。

二、分析小说中的“矛盾沖突”,提高个性化阅读理解力

矛盾冲突是小说的灵魂,是形成情节的基础,它有力地推动情节的发展。因此,引导学生分析、把握小说的矛盾冲突,是小说个性解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阅读教学《黑孩子罗伯特》中,教师指导学生动笔练习画情节曲线,理解故事的矛盾冲突。罗伯特有两个心愿,一个是买一架玩具战斗机,一个是和白人女孩丽莎手拉手。故事沿着这两条线索展开,在高潮处,两条线索交汇。

师:通过阅读,请大家找出小说中矛盾冲突的地方。

生:罗伯特想和丽莎交朋友,可是丽莎总是叫罗伯特"小黑鬼",在罗伯特向她表示友爱时,她无理而尖刻地拒之。

生:罗伯特如果买小飞机,就无力帮助丽莎;想帮助丽莎,就不能买小飞机。

师:这几处矛盾冲突集中反映出什么?

生:矛盾冲突反映出种族歧视这个深刻的社会问题。

生:说明罗伯特没有种族仇恨,很友善地对待白人孩子,他喜欢丽莎。

生:矛盾冲突中体现出罗伯特善良、豁达的优秀品质。

学生个性化地分析小说中的矛盾,充分地感受到矛盾中双方的强烈对比,对凸显小说的主题思想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个性化阅读的理解力。

三、关注小说的“课后读写”为落脚点,优化个性解读效果

小说的个性解读教学应以“课外读写”为落脚点,以写促读,以读促写,相辅相成,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及写作能力,发展个性化创造思维能力。可以尝试以下两種方法来具体实施:

1.选择有可比性的小说进行比较阅读。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两篇或两篇以上的小说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启迪个性思维,又可以发现差别,把握小说的艺术特点。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从选材、立意、表达方式等方面寻找文本的异同。如将《黑孩子罗伯特》与上学期学过的《凡卡》做对比,两篇小说的选材都来自于社会生活,虽然社会背景不同,但作品的基调都充满着浓郁的悲剧色彩。在立意方面,小说的主题都围绕着“爱”字展开,凡卡的悲剧来源于沙皇统治的社会世态炎凉,人与人之间十分冷漠,缺乏关爱。凡卡的内心深处渴望爱,渴望回到亲人爷爷的怀抱;罗伯特殷切地盼望黑人男孩和女孩与白人男孩女孩手拉手,搭起爱的桥梁。《凡卡》在表达方式上有异于《黑孩子罗伯特》,前者使用了插叙的方法,这些插入的情节,对主要情节或人物起补充衬托作用。两篇小说均使用了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通过一系列的比较分析,学生对小说的个性解读兴趣增强,阅读能力得以提高,个性解读效果得以优化。

2.写读后感。小说的“读后感”是在个性化理解的基础上,抒发自己对文本独特的理解感悟,让阅读更有意义。如学完《黑孩子罗伯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读后感中,描述课文中最感动自己的地方。不同的学生读后体会各不相同:有的学生认为“罗伯特在得知丽莎生病后,放弃买小飞机的念头,主动捐出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这个情节最为感人,因为罗伯特就像一位善良的小天使播散着爱,他宁可舍去买小飞机的钱,也要为丽莎治病;有的人认为“在教堂里丽莎的爸爸拥抱罗伯特”的那一刻最为感人,因为这个拥抱代表着白人对黑人的认可,罗伯特梦想成真。学生的读后体会异彩纷呈,在写作中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美好的个性情感得到了升华。

参考文献:

[1]林恩霞.执笔为念 落笔生花[J].新教师,2018,(09).

[2]高芬芬.语文教学的三重境界[J].广东教育,2018,(06).

[3]曾洪琼.浅谈小学读写有机结合的“利”与“法”[J].新教师,2018,(10).

注:本文是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第二批)立项课题以及课题名称《小学语文文学作品个性解读教学策略研究》(立项编号:QG1352-117)

(责任编辑 陈始雨)

猜你喜欢
矛盾冲突描写小说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金仁顺短篇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少点叙述,多点描写
解决小班幼儿区域活动中矛盾冲突的有效策略
着眼细节,促进学生“四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