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类大学生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方式研究

2020-11-23 01:48韩冰吕春晖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8期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职业生涯规划

韩冰 吕春晖

【摘  要】高校大学生在参加工作时普遍需要明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指其他竞争者在短时间内无法复制的能力。在新型就业机制走向成熟的道路中,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也产生了一些变化,现有的教育模式以及社会现状会为大学生就业产生一定的障碍。提出了高校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就业取向;职业生涯规划

引言

就业是每个人人生中的关键节点,大学生选择就业标志着大学生选择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名“社会人”。所谓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所具备的应对所应聘职业的知识储备与综合素质的总和。面对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大学生极需多角度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结合高等工程教育的实际情况及工科大学生的特点,探讨和研究工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既能在秋季招聘和春季招聘中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竞争力进而提升就业满意度,又能够指导工科院校发现并选择更好的方式方法培养工科大学生,进而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实力和办学声誉。

1.工科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指其他人在短时间内无法通过学习轻松获得的一种能力。可以认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概况起来它体现为五个“力”,即思维力、意志力、凝聚力、适应力和创造力。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内容,是大学生最重要的智力资本,是通过学习某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作合理预测的基础;意志力是行为指向的不竭动力和维持因素,它可以推动学生养成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迎难而上、不断进取的优异品质;凝聚力是一种重要的人格魅力,它使大学生形成对自己的自律约束,对合作者训练有素的亲切感,即对陌生人的亲和力,以及对组织整体的领导能力和维系能力;适应力是一种重要的行为能力,它使大学生具有超强的预测能力以及危机应对能力,能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用最优化的方式和最小的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创造力是价值实现的直接驱动力和应用能力,是把知识、技能变为智识以及直接成果的最核心的能力。

而工科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以上五个“力”的基础上具有更为独特的特质: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人文精神、创新能力与科学素养的统一。

人文精神要包括工程素质与学习能力。工程素质指从事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种能力,其形成属于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素养融汇在所从事工作中的关键要素。而学习能力则体现在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并将信息合理化利用,将所得到的信息用于分析工作中所面临的的棘手问题,进而使学生对任何环境都能得心应手的一种手段。

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工程的根本任务是将科学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这种转化便是创新。”在就业后的每一项科研任务中,每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是立足于理论基础上并加以创新的结果。因此,大学生要树立自觉地创新意识,并灵活运用于工程实践中。

科学素养则是运用所学知识,确定待解决问题并给与证据,进而对新鲜事物内化并作出决定的能力。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决定着所在企业的科研“后劲”,大学生群体的科学素养决定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将工程思维的理论应用到实际并以此获得竞争优势是高校培育人才的重要目的。

2.限制工科大学生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障碍

(1)教学内容的设定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且不符合市场需求。纵观工科大学的培养方案,尽管会在几年内(3-5年居多)进行一次改动,但内容的设定往往一成不变,其修改的侧重点主要在于增删减某几门课程,而不会对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进行大幅度的改变、调整、创新,致使培养方案的改动速度难以匹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培养方案的制定过多参考政府部门的要求和计划以及学校领导的意见,这更使培养方案与在市场上显得“不食人间烟火”。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汽车、通信、物流、电子、计算机等行业发展迅速,毕业生供不应求。根据原有方案培养出的毕业生所储备的知识始终具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而非专业知识储备量。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缺乏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它包括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现阶段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普遍集中于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高校辅导员教育学生如何攥写简历,这是一种只谈“职业”不谈“规划”的行为,是在大学生涯即将画上句号的时候书写总结。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直接导致大学生走错路、不走路,对自己的定位不够准确。甚至有学生在应聘简历的工作经历中填写自己曾在麦当劳兼职收银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以及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大学四年对自身努力方向的确定以及学习的质量。缺少规划引导会导致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解过于浅显,不知道自己从事专业与所学课程的联系,使大学生在就业方向上的核心竞争力降低。

3.提升工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1)提高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当前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容乐观,高校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三全育人”,构建新型课程体系,除专业课学习外,要加大实践活动在培养方案中的所占比例;同时,要优化设计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共青团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具有教育意义的、不流于形式的精品活动,比如: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寒假社会调研活动、教学实习以及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等活动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安群意识、感恩意识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进行培养。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学生社团活动,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丰富大学生活。

(2)擦亮市场与高校之间的窗户。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下,高校与市场的联系过于局限。双方都不能获得一手信息。高校一方面要坚持“走出去”,积极参加就业交流会等活动,提高学校、学院在相关专业企业的影响力以及地位;同时还要坚持“引进来”,聘请中外知名企业来高校进行宣传演讲,面向高校全体同学,让低年级同学明确自身发展方向,高年级同学把握市场动态需求,对自身能力“查缺补漏”,进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综合素质,以达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3)不断改革创新以提高培养质量。中国要成为世界创新型国家就需要高校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素养的大学生,高校应尽量满足学生“一人一导师”“校企双导师”的客观需求;增强学生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开展学生创新实验室建设,引导学生自我培养创新能力;建设专业化、专家化的师资队伍进而为学生的创新想法予以最大程度的支持,从而幫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4. 结语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是由国家、社会、高校、大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合作的结果。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重点是提高学生工程能力水平,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道德观。为此,高校必须树立工程教育观,而非继续进行应试教育,力争在动手实践的课程中以考察代替考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也需要社会各单位齐心协力,为高校大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实习机会与环境,从根本上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邹霞 《工科专业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机制研究》,《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

[2]赵梦雅 《高校要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工科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一以吉林大学为例。项目编号:SZY2017010

猜你喜欢
核心竞争力职业生涯规划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背景下的高职新生适应力培养研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