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校本教材“学材化”建设探索

2020-11-23 10:15李荣波
职业·下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校本教材技工院校

李荣波

摘 要:教材作为师生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使用中发现,许多教材多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去编写,较少从“学生学”的角度去开发。如何在技工院校教材建设中体现“以生为本”理念,并由此开发出满足师生教学要求的“学材”,是亟待职教人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技工院校 校本教材 “学材化”

虽然许多技工院校为适应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需要,自行或联合编写了校本教材,有些校本教材也或多或少地融入“学材”思想,但是理论性的表述仍然占较大比重,而且“教”的意味很浓,很少从“学”的角度去建构。学校发给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教材,多数学生都说几乎看不懂,说明这类教材对学生来说已失去吸引力和激励他们自主学习的功能。因此教材(特别是校本教材)的“学材化”改革势在必行。

一、将教材“学材化”的背景和依据

相对于传统教材的“压迫性”,“学材”是一种给学习者自主学习、便于师生共同使用、能为学生提供开放性学习资源的指导书。“学材化”思想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在日本兴起,强调教材的编制和使用要以学生为本,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材化”思想提出后得到了多数国家的推崇,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纳。国内的“学材化”思想应用始见于21世纪初的一些中小学数学课教学和高职院校的课程研究,技工院校的“学材化”思想渗透较为迟滞。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学材”的概念,强调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指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和工具,应能真正承担“学材”的功能,这将是课程教材改革的关键和方向。

传统观点把教材视为知识仓库,教材的编写特别注重知识罗列的详尽性、严谨性,教材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新性,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纵观国内外教材建设趋势,教材已从单一的知识仓库变为促进教和学的媒介,现代教材的对象和功能正向学生的“学”发展,因此教材开发必须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教材结构设计的核心位置。

二、现行教材的几点不足

(一)缺少符合技工特色的对口教材

目前的技工教材,大致有三种来源:一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组织编写教材;二是改编自本科或高职高专院校的国家规划教材或地方性统编教材;三是由部分学校教师联合编写的校本教材。这些教材中,有些“学材”编写意识不强。比如个别教材,其中涉及的仪器仪表与学校现有仪器仪表的型号、规格、生产企业等都不尽相符,特别是毫伏表、信号发生器、模拟示波器、数字示波器等仪器的型号、规格完全不同。学生使用时就遇到了困难,教师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行编写适合自己学校使用的“实验指导书”(即校本教材)。

(二)教材建设与课程改革不适应

有的课程名曰“实施一体化教学”,但仍然还使用传统的教材。比如电子测量与仪器这门课程很适合實施一体化教学,其相应的教科书应以“学材”的方式呈现,但目前还缺乏此类课程的国家或地方统编教材,即使有些学校开发了一体化的校本教材,但“学材化”比重仍不足。

(三)不同教材的内容重复性明显

由于同一专业各门课程的教材自成体系,缺乏沟通衔接,内容重复在所难免。例如,电工电子类专业必学的万用表、兆欧表、互感器等仪器仪表的使用等内容,在《电路实训》《电工基础》《维修电工》《电机与变压器》等课程教材中都有相应的章节。这样一来,一方面由于课程内容重复讲述,造成教学时间上的浪费;另一方面因不同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浅与角度不同,使学生如坠云雾之中,反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障碍。

(四)“学材化”教材少

除了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编写的或由教学改革试点院校组织编写的部分专业的个别教材以外,其他课程的现有教材仍然是“传统版”。

三、对校本教材“学材化”的思考

将所有教材都进行“学材化”编制实属不易,但首先将校本教材“学材化”是易于实现的。要将校本教材“学材化”,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树立“学材化”的新教材观

进行校本教材的“学材化”开发和建设,编写者必须打破教材编写常规,既要保留“教材”的规范严谨,又要建立和拓展“学材”的思想,使“学材化”的校本教材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特点。

(二)选好“学材”编写者团队

校本教材的编写目的性强,应由学校提出明确要求,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学名师组成编写团队。校本教材的“学材化”建设,也可由一所学校或几所学校合作进行。

(三)“学材”结构要新颖实用

“学材”的编写应满足现代职教特色和模块化、一体化的教学需求,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和技能起点、生活环境及经验、兴趣等,并留有中高职对接升学或知识(技能)拓展接口,力求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标准,使之模块化、一体化。例如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的“学材”,可根据学生实情将章节内容设计为以下五大模块。

一是基础知识模块。包括必要的安全生产、心理健康、“7S”现场管理、职业道德、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是基本理论模块。包括误差理论及误差测量、具体仪器仪表的使用说明等。

三是综合实践模块。针对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给出产品介绍、使用方法和技巧、应用拓展、维护常识、实验实训任务书、问题与思考等。

四是技能考核模块。主要包括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内容和要求等。使学生一开始就了解该专业有关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内容,并按照技能鉴定标准进行课程考核,为学生获取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打好基础。

五是思考与练习题模块。

以上每个模块还可以确定若干个必修和选修小模块,并提供“导学提示”“目标要求”“自我测评”“技能链接”“提升接口”等。学生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自主选择选修模块进行拓展学习,以满足和突出学生自主、能动的学习特征及个性发展需要,同时也兼顾普职融通、中高职衔接的“接口”问题。

(四)配套必要的教学资源库

“学材”的开发建设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校园网和智能手机等,将一些内容编制成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材料,或者对重点、难点问题编制教学互动课件(如微课)等以提供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教师和学生随时查阅或利用网络进行互动教学,教师解答问题,满足学生进行探索式、发现式、拓展式学习的需求。

四、结语

总之,面对技工院校学生的现有素质和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需求,校本教材“学材化”建设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什么样的“教材”或“学材”服务中职学生,已经成为技工院校特别是技工院校教师应该切实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强,李孟璐.变“教材”为“学材”的几个基本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9).

[2]毛时亮.基于工学一体化的高职学材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4).

(作者单位:广西商贸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校本教材技工院校
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质量的评估体系研究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开发咏春拳校本课程,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技工院校英语思维创新型阅读教学的探讨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五年一贯制大专阶段二外日语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