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匠精神”的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模块设计的实践研究*

2020-11-24 16:25
读与写 2020年8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实训

曲 彦

(大连电子学校 辽宁 大连 116000)

1.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1 中职学生学习实际。中职学校大多是考不上高中的学生群体,这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力不集中,做事应付程度高,责任心不强。学习缺乏主动性,探索性以及力求完善、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多数学生只关注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忽视职业精神的塑造,更觉得工匠精神是某些特殊专业应该具备的职业品质,缺乏职业匠人意识。

1.2 师资现状。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大多是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校任教,经过多年教学经验积累,理论教学扎实,但是缺乏企业生产实践,对于“工匠精神”的实质内涵在教学过程的实施,缺乏系统完整的认识,对于“工匠精神”如何实施教学过程缺乏专业教学实践。

2.基于“工匠精神”的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模块设计研究与实施

2.1 研究基本思路。

(1)以“工匠精神”为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贯穿模块化实训项目全过程,将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进行高度融合,使工匠精神在项目实训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逐步形成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习惯。

(2)以就业为导向,在企业调研、行业专业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企业岗位目标、职业能力要求,校企共同制定具有工匠传承精神的专业技能的实训模块及评价标准。

(3)以能力为本位,根据实训目标和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将实训模块按能力层次划分为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综合技能,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从理论到实践,一步步完成技能与素质进阶,逐步培养具有匠心,追求卓越的技能达人。

(4)以模块化设计思路,精选项目,精心设计专业素养实训模块,将专业技能要求与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素养高度融合,确定专业基本素养实训模块、专业核心素养实训模块、专业综合素养实训模块。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练、练中促进“工匠精神”与专业技能提升。

2.2 实施步骤及措施。

2.2.1 构建基于“工匠精神”的会计专业实训模块体系。首先,针对不同的岗位代表不同的技术应用层次,从最初级的点钞、计算器技术、传票到记账、算账、报表、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职业岗位的技术含量及工资收入均体现了岗位的分级。根据企业提供的岗位样本和典型工作任务在对会计专业岗位及职业能力深入分析基础上,再次与用人单位深入沟通,理清不同行业对会计专业的需求及能力、素质要求,结合本校专业学生学习的特点和学习目标,与企业共同合作,剖析专业工匠精神的内涵和素质指标,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基于“工匠精神”的专业实训模块体系。

2.2.2 对接职业岗位,职业能力设计专业分层级专业素养实训模块。基于“工匠精神”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围绕企业岗位用人标准,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要求,归纳出不同岗位职业精神的构成要素,植入项目实训,构成分层级专业素养实训模块,将“工匠精神”渗透到模块化实训的全过程。专业素养实训模块包括三个层级:专业基本素养实训模块、专业核心素养实训模块、专业综合素养实训模块。专业基本素养实训模块包括专业学习所需的基本技能如:计算技术、点钞、传票,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口、眼、手、心的素养协调训练,基本技能课程模块有:基础会计、出纳实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专业核心素养实训模块包括电算化财务处理、存货业务处理、仓储管理、销售管理、工资核算、往来业务核算处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数据读取、数据分析、业务票据鉴别与填写专业素养训练,核心技能课程财务管理、财务软件应用、税收实务、报表填报、数据库处理基础,学生根据能力层级进阶学习对应课程模块;专业综合素养实训模块按企业类型进行有选择的类型化综合技能实训。

2.2.3 细化能力目标,将“工匠精神”植入项目实训。会计行业的特殊性要求从业者应该具备立足本职、耐心、细致、敬业、勤奋、精益求精、分毫不差的职业品质。因此,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分解项目任务,细化能力目标,将工匠精神的培养渗透到每个项目实训的实践,并制定能力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养成践行工匠精神的意识、习惯,使工匠精神长在学生身上,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形成。

(1)专业基本技能。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传票翻打技术、计算基础能力、花式点钞技术、训练学生口、眼、手、脑的协调运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即工匠精神的专注精神。

(2)专业核心技能。主要培养学生电算化财务处理、存货业务处理、仓储管理、销售管理、工资核算、往来业务核算处理中的数据读取、数据分析、业务票据鉴别与填写技能,使其具备基本的财务管理、查账、审计能力,具有一定的财务分析和综合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于业务的不断钻研、进取意识,即工匠精神的钻研精神。

(3)专业综合技能,主要培养学生在不同行业中的财务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与实际岗位的适应能力。

2.2.4 建立专业实训模块与课程融合、职业岗位与能力鉴定接轨的实训体系。模块化实训体系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具体的工作任务、职业岗位、真实的情景为基础,实现实训内容与课程融合,职业岗位与能力鉴定接轨。按模块间内容的依存关系分为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综合技能。以岗位能力层次,分解教学任务,确定专业实训模块,通过模块化实训实现学生技能升级。它不仅培养学生具备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而且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严谨规范、精心施工的职业素养。

2.2.5 建立“以能力为本位,多元主体评价”过程性的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从评价的作用来看,过程性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发挥监督、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将“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课程考核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在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进取心。专业教学结合行业规范要求,依据职业资格标准,建立“能力本位,多元主体”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将评价标准引入到专业实训过程,将评价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行业企业、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主体,评价过程由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过程评价。实现学校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的考核标准与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考核标准有效的对接。

2.2.6 建立具备工匠精神的师资队伍。要培养工匠型人才,教师首先必须是工匠型教师,具备精益求精、专注、敬业精神及无私奉献的职业品质,具有高超的技艺技能、传承工匠精神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此,在职专业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充分利用国家、地方给与的各种培训机会。自觉更新知识体系,密切联系岗位实际,经常在学校主导下走进企业,或长期或短期的参与企业实践,提高专业实训能力。与此同时,为了加强学校专业教学的实践能力,补充在职教师的短板,聘用企业的专家和岗位能手,完善外聘教师的规章制度,保障外聘教师利益,使外聘教师安心、全力投入中职专业实训课教学。

3.研究建议

3.1 专业实训模块内容设计要不断更新。专业实训模块设计涉及专业多门课程的整合和重构,从目前实施看,在整合的比例和摘选的内容上需要不断调整,这急需要专业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专任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必须不断提升。

3.2 师资队伍比例结构要合理。师资结构的年龄比例要合理,要不断增强专业带头人的行业影响力;大力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经济师资格考试,提高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鼓励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强化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将自身培养成多面手,丰富师资知识技能结构比例。同时在师资队伍中要有一定比例的企业专家、项目技术人员,使他们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设置、校本教材的开发等工作中,成为专业教学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实训模块资源库要共享、开放、具有互动性。实训模块资源库,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各学校可以协同分工研发项目实训模块,推进校企之间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将行业的最新的典型岗位工作过程引入教学,建设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会计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和仿真模拟实训室,让师生通过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提升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养。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工匠实训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工匠神形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