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机构改革下医疗保障局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2020-11-24 16:11孔凡佳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2期
关键词:保障局医疗保障医疗保险

文/孔凡佳

人力资源在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人力资源开发置于战略发展地位是实现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重要保障。人力资源的质量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我国医疗保险由医疗保障机构来经办,主要是利用强制执行的政策法规,或者自愿原则下缔结的一种契约,把一定区域中的一定参保人员,进行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监管。由于我国在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时具有强制性,通过医疗保险机构支付来解决由于患病、受伤等引发的医疗风险。在医保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需要切实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优化,提升医疗保障水平。

一、机构改革下医疗保障局发展状况

2018年3月,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医疗保障局,开启了我国医疗保障的新征程。医疗保障局,从国家到地方,都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基本前提。医疗保障局属于国家机构改革的重点,对于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既有农村合作医疗,又有城市医疗保障,还有就业人群的医疗保障,

同时还有发改委的药品价格管理、药品器械价格管理,也属于医疗保障局的范畴。机构改革下的医疗保障局采用三医联动机制,也就是医保、医疗和医药三者之间的相互联动,旨在着力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由于医疗保障局是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加强对其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探究,对于促进医保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疗保障局的人力资源是从事各项业务的中坚力量,加强对其的管理,能促进我国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1]。

二、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现状与问题

由于国家医疗保障局属于机构改革下形成的新政府职能部门,不仅职能丰富,管理要求也更高,但是在地方医疗保障局中,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需要我们加大对其的重视,注重问题的总结和梳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一)医保管理人员方面

目前,在医疗保障局中从事医疗保险的工作人员,在专业和学历以及就业后的再学习能力之间存在的差异,使得一些医疗保险工作人员的素质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医学知识、管理学知识、保险知识较多,需要工作人员在日常自身的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提高自身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适应的能力,从容地应对各项日常工作,如何确保每位工作人员既要发挥自身的专业学科优势,又要能胜任各自的管理工作,着力规范出与之相符的职业生涯路线,是目前医疗保障局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医保管理机制方面

由于医疗保险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问题。如:医保经办人员经常出现管办不分的情况,使得医保基金监管的力度、监管的科学性有待提升。医疗保障局作为医保行政管理部门,既要制定医保方面的政策法规,又要进行具体的操作和经办,使得医保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难以得到有效地提升,目前采用的总额打包付费的模式,使得监管部门难以有效地监管,容易发生钻空子的问题。

(三)医保基金监管方面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在医保基金监管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2020年属于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要做到量力而为和尽力而为,尽可能地将医疗保障在精准脱贫中的托底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需要持之以恒地加大医保基金的监管,确保责任落实,要严堵制度上存在的漏洞,切实加强制度上的建设,确保基金监管工作得到标本兼治,给广大老百姓的看病钱和救命钱做好保驾护航,严禁发生钻空子的问题。由于基金监管属于医保局成立后的工作重点,为强化基金监管的实施,需要医保局在人员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监管过程中人员的素质等方面加强精细化管理,才能更好地履行医保基金监管职责。

(四)机构改革方案实施方面

国家机构大改革以来,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的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职责,发改委的药品与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以及民政局医疗救助职责等整合到医疗保障局之中,在机构改革方案实施方面,目前主要面临的是如何整合现有资源而适应新改革发展的大问题[2]。

三、医疗保障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对策

(一)进一步加大医保工作人员管理

医疗保障局很多是从之前的医疗保险中心改制而来,时间较短,由于短期机构重组和改变,使得医疗工作人员面临的思想冲击和压力较大,不仅要在单位内进行整改,还要转变工作思路与方法,尤其是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新业务知识的学习来迎接新工作的任务和挑战,那么相应地,工作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也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完善。在这样的新背景下,如何做好工作人员的引导和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强化,又要借助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来消除传统工作中的各种积弊,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成就感,提升工作人员对单位的归属感,强化自身的职责与使命。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医保工作人员的管理,既要选取合适时机强化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考核,又要针对性地培养一支工作能力强、生活作风硬、业务能力强的队伍,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深入推动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和完善,为夯实惠民工作奠定基础。在医保工作人员管理中,我们需要切实注重对其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又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需要切实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履行医疗保障局的职责。

(二)切实注重医疗保险机制的完善

目前我国实施的医疗机制是将新农合、城镇职工、城镇居民三者的医疗保险进行配套综合实施的新机制,报销秉承的是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用药秉承的是就宽不就窄的原则,且城乡居民的医保进行了有效整合,使得参保者得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优惠和好处。随着我国医保制度的统一,基本实现国家提出的六统一要求,也就是在覆盖范围和筹资政策以及保障待遇和医保目录与定点管理、基金管理方面得到了高度统一。而在此基础上,为了与本地的实际相契合,还要在医疗保险机制上不断完善,比如针对大病制定针对性的保险政策,制定一些补充性的保险政策,还有兜底保障和民政救助等方面的政策,基本实现一站式结算,为参保患者提供便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医疗保险机制的完善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定点检验、研究成效、改进优化、成果推广等一系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势必需要广大工作人员的支持。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切实注重其工作主动积极性的发挥,切实参与到医疗保险机制完善的研究之中,要一改之前被动执行的局面,且确保各种意见建议要能顺利上达,通过加强对其的研究和完善,制定与本地区老百姓医疗保险正当诉求相符的医疗保险机制。切实注重互联网优势的发挥,比如居民参保,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自主缴费,而对这些数据信息的管理,需要培养和引进有关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的管理人才,通过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得出更多有用的数据,为医疗保险机制的完善提供更多针对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数据支撑,以完善机制,通过机制的完善,促进医疗保险工作的开展,发挥工作人员在医疗保险中的作用,强化工作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引导其既要参与到医疗保险机制完善的过程之中而不懈努力,又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全力做好各项医疗保障工作。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2020年不仅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当前抗疫防疫的新形势和新背景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绝不动摇,在医疗保障局各项业务顺利推进的过程中,要秉承机构改革的初心,在初心的带领下不断前行,为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医疗保障局的全体上下共同努力,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需要切实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切实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既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教育,又要强化对其的关爱关心,尤其是在当前工作压力较大的特殊背景下,需要切实发挥共产党人带头模范作用,要结合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防疫抗疫工作,切实加强对医保基金的管理,只有守住医保基金,加强对其的监管,老百姓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从根源上得到解决。为此,国家出台了精准帮扶措施,尤其是针对建档立卡户,已经完善纳入医疗保障的范围,使得这些贫困人员的参保缴费的负担减轻,医疗保险参保率得到了有效提升。而医保金属于医疗保险的核心,我们需要强化对其的监管。机构改革下的人员分配坚持编随事走和人随编走的原则,为确保其顺利转岗,切实做好医疗保险基金的监管,需要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管理机制、考核体系等方面不断完善,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全面提升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3]。

四、结语

机构改革下医疗保障局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主要是以工作人员管理、医保机制完善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核心,切实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在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猜你喜欢
保障局医疗保障医疗保险
医疗保障
天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打好扶贫“组合拳” 以扶志促脱贫
射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五力”齐发 拓宽就业扶贫路
黑龙江省医疗保障局 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黑龙江省大学生“两城一家”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
黑龙江省医疗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
深化军队医疗保障改革新举措的探讨
从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迈进
“三医联动”下医疗保险新走向
贵州:三重医疗保障网精准扶贫
社会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