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防控背景下探析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新途径

2020-11-24 16:11李小安安淇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2期
关键词:学风防控疫情

文/李小安 安淇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各地高校延期开学。教育部发布《疫情防控期间做好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指导意见[1],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与学习活动,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目标。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与考验,疫情防控不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同时也是对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一次大考。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学风监督评估体系,实现广大青年学生的线上有效学习,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为了提高疫情期间本科教育质量,培养大学生线上自主性学习的能力,亟需进行学风建设工作新方法的探索和实践,多角度分析疫情防控期间学风建设所经受的考验,及时解决学风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找到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进而形成“三全育人”的良好格局。

一、疫情防控背景下学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新时期,学风建设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愈发突显。2018年,教育部主持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本科教育会议,该次会议被称为“新时代高教40条”,这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一个顶层设计[2]。“新时代高教40条”的出台和实施,清晰地表达了国家对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决心和紧迫感。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学风建设工作的有效抓手提高大学生的线上学习效率,培养大学生线上学习能力尤为重要。疫情防控背景下,国内高校开展了线上教学活动和线上学习活动,提高线上教学质量,加强学风建设工作,对于疫情期间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是大学生练就过硬本领的重要保障和手段。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职能正在由精英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学习将成为大学生个人生存、竞争、发展和完善的第一需要,可以帮助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构建,将自己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如何减轻疫情对广大青年学生的学习影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就是探索学风建设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二、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所面临的考验

(一)重大疫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考验

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青年学生身处其中也深受影响,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受疫情影响。日常工作中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工作有缺失,大学生“放飞青春梦想,担当强国使命”的抱负彰显不突出,“为梦想而奋斗,以创造成就未来”的思想力不强劲,“刻苦学习”与“消极混文凭”两极分化十分明显。

(二)重大疫情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大学生的思想受到极大冲击,出现消极散漫情绪。大学生原有的学习目标开始动摇,对待学习随心所欲,出现得过且过、游戏每一天的消极负面情绪。有些学生受疫情影响在线上学习中会感觉迷茫,失去了学习的目标,错误认为自身的终极目标就是健康第一,所以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看电影、睡懒觉等。这些对待学习的消极行为,最终会导致学生挂科、补考、重修、留级甚至退学。

(三)重大疫情对学生心理素质带来考验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后,大学生在居家隔离线上学习期间,普遍极其关注疫情发展,有些学生自己或亲朋好友不幸确诊,产生了巨大的恐慌心理;有些学生过分关注疫情的发展,进而产生失眠、心烦、厌食等焦虑情绪;甚至有些学生由于过度紧张、恐慌和焦虑而产生了心理问题。

(四)线上学习对学生的自律能力带来考验

“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模式的全面启动,让广大青年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疫情前,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线下学习,面对面的授课模式通过师生互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这种学习环境有任课教师的督促与监管,学生的学习效率高;疫情后,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线上学习,线上授课模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而且缺乏教师对学生有效地监管,导致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生的有效参与度不高,对学生的自律能力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自律能力差的学生在网课期间睡觉、吃零食、打游戏等,严重影响其学习效果,也由此产生了一批“网课学困生”。

三、重大疫情防控背景下的高校学风建设的新途径

(一)讲好“抗疫”故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

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结合先进人物和集体的优秀事迹,引导学生把对疫情防控阻击战线上体现出的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的感动,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利用新媒体讲好“抗疫”故事,让学生切实感受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大力选树宣传在疫情防控一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生动讲述驰援武汉抗击疫情的医务人员发扬“逆行者”精神、不怕牺牲、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英雄故事;专家学者勇挑重担、聚焦科技攻关、求真务实、扎实工作的励志故事;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担当故事。

(二)强化立德树人的政治使命和责任担当,全面促进学风建设工作

辅导员、班主任要做好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路人和筑梦者,围绕“放飞青春梦想,担当强国使命”“为梦想而奋斗,以创造成就未来”等主题开展树立人生目标和梦想的引领性活动,并围绕“幸福学习,快乐成长”“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青春之花在抗疫一线美丽绽放”等主题开展本班级内的相关学风建设活动,进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广大青年学子们人人比学习,人人讲学习。

(三)开展线上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

在重大疫情背景下,要及时降低疫情对大学生带来的心理损伤,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文关怀。疫情暴发后,大学生的心理受到巨大的冲击,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普及科学防疫知识,增强大学生对疫情的科学认识,提高他们的心理免疫力;其次就是通过开展线上讲座的形式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对于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必须及时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开展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开通心理援助热线与网络心理辅导服务,也可实行线上“一对一”帮扶机制。

(四)营造优良学风氛围,培养疫情期间的顽强学习毅力

加强线上宣传,营造快乐学习的良好氛围。在学生居家学习的特殊时期,通过网络发布学习方面的温馨提示和倡议,鼓励督促其积极调整心态,迅速行动起来,为“非常时期”的生活和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大力加强对学生先进典型的挖掘与宣传,学校线上发布“战‘疫’先锋”主题报道,集中宣传疫情防控期间身边学子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他们的朋辈引领作用。

(五)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以线上特色活动促进学风建设

结合疫情防控需要和所学专业特色,营造良好的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写笔记,传递学习正能量,评选出最美课堂笔记,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3]。通过网络平台推荐和展示优质学习资源,分享网络学习方法,评选最佳学习方法,确保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线上协同并进,确保线上学习有成效。创新性开展促进网上学习系列活动,如开展考研交流“云分享”活动,举办“同学,你学习的模样真美”、学科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特长,将宣传科学防疫知识、参与疫情防控典型新闻、防疫当中的感人事迹、通过摄影、海报创作、微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

(六)针对网络学困生开展线上精准帮扶

疫情期间由于学习环境从线下转为线上,很多大学生产生了消极学习的心理甚至是厌学情绪,出现了一批网络学困生。建立学业预警库,组建学业帮扶小组,设立包联责任人,与学困生线上结对子形成“在线同桌”,实施精准帮扶。组织学困生集体自习、个体辅导答疑,形成“人人参与、层层负责”的系统工作格局。组建补考群、英语四级群、大学生英语竞赛群、计算机二级群等,针对不同人群分类指导。构建“辅导员+学困生+家长”联动工作机制,邀请家长入群的形式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来,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七)建立健全学风建设班级量化考核机制及激励机制

严格执行班级量化考核细则,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建立健全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对于违纪学生取消其当年的评优评助资格,确保学风建设措施落到实处。落实学生考勤、请假、作息等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开展优秀学风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制定学风建设量化考核标准,将本班级学生获奖、违纪、平均成绩、课堂出勤等作为评选的重要指标,以有效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四、结语

在重大疫情防控背景下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深入分析和研究疫情给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带来的考验和挑战,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着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学风建设活动,建立健全学风建设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全面助力疫情下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毕业生稳就业、就好业、好就业的目标,全方位推进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为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学风防控疫情
战疫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