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精准扶贫助推贫困地区美育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0-11-24 16:58山西省电化教育馆冯婷婷
山西电教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贫困地区优质

山西省电化教育馆 冯婷婷

通过对教育网络精准扶贫相关领域文献的整理发现,关于此类研究在时间分布上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早在2012年开始就教育精准扶贫政策进行解读报道,学者们的主要焦点逐步关注于教育网络精准扶贫的意义和价值分析。在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过程中,理论实务界涌现出了大量有关精准扶贫具体实务的工作总结。而关于贫困地区美育教育发展的研究早在2000年就有所涉及,近年来则多趋向美育政策研究。而关于网络精准扶贫助推贫困地区美育教育发展的研究相较而言甚少。

目前,针对网络精准扶贫助推贫困地区美育教育发展的研究仍处于初探阶段,进行实操性的探究较少。因此,从教育精准扶贫出发,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聚焦贫困地区,探索网络促进美育发展的可行路径,于当下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基本情况

从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尤其在我省绝大多数贫困地区,美育教育仍然是素质教育中亟待补齐的短板。目前,针对全省农村贫困地区学校的课程资源薄弱,校际间师资水平不均衡和教师下乡难的问题,农村贫困地区严重缺少音体美教师,音体美课程开设严重不足,美育教育较为匮乏,最急需小学美术、小学音乐等课程。戏曲、书法、篆刻、剪纸、锣鼓、花鼓、民歌、皮影、年画、手工制作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被教学边缘化,农村小学生缺乏音乐、美术文化素养,严重影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为此,我们在提高全省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推动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中,决定首期录制农村小学教学点最急需的小学美术、小学音乐部分课程。利用光盘配送和网络推送的方式,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建设与应用,促进贫困地区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使农村小学,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学生,享受到同城市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农村学生的音乐、美术文化知识,并有效缓解农村学校音乐、美术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达到精准的教育扶贫目标。

二、探究形成

在由山西省教育厅牵头负责、山西省电化教育馆组织实施的“网络扶智”工程、“提高贫困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开展面向贫困地区的网络远程教育”以及“强化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网络关怀”等教育网络扶贫的项目中,山西教育音像出版社、山西基础教育网这些平台积极参与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建设工作,促进贫困地区中小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推动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常态化应用。

三、实施过程

1.资源整合

网络教育扶贫面向全省多个贫困县的农村学校,主要录制小学音乐和小学美术等课程。依托山西基础教育网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推送优质课程资源,缓解贫困地区农村学校音体美教师的不足。

2.组织实施

山西省教育厅于2018年2月下发《关于配合做好教育网络扶贫相关工作的函》,要求各有关贫困县教育局配合“网络扶智”工程中的“提高贫困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和“开展面向贫困地区的网络远程教育”有关工作。

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教育网络扶贫相关工作函》要求,各市教育局上报辖区内所有教学点及教学点是否通网络情况,根据上报情况有针对性进行“网络帮扶”计划。

2018年前往太原市新建路小学、临汾市第一小学等学校摄制音乐、美术教育扶贫精品课程共40节。2019年前往太原市公园路小学继续拍摄音乐、美术教育扶贫精品课程共24 节。制作完成后通过山西基础教育网和各市县教育局网站向全省贫困地区学校按课本推送课程。并同期开展“晋享云课堂”平台试点,通过远程互动教学的模式来帮助教育薄弱学校解决开不齐、开不足课程和教师培训等方面的问题。

四、成效

1.扶贫成效

接收到优质课程的推送后,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也享受到同城市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普及了农村学生的音乐、美术文化知识,并有效缓解农村学校音乐、美术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达到精准教育扶贫目标。

忻州市岢岚县宋家沟寄宿制小学是一所没有音体美教师,也十分缺乏各学科教学资源的农村小学,在接收到优质课程后,对当地的学生学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宋家沟寄宿制小学学生谈到:“现在上课比以前有意思多了,我想要找到什么东西也可以在网上找到,以前教师单靠一支粉笔一张嘴,讲得特别辛苦,虽然我们也很认真听,可是有时候就是听不明白,现在教师用PPT 上课,有时候很抽象的东西,用一张图片就能让我明白,我一定会努力好好学习,将来考上一个好大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次网络教育扶贫的工作,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提升了贫困地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的能力,创新了农村偏远地区教师智慧成长的新模式。

2.扶贫效率提升情况

一是增强了学校美育意识形态属性的认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全过程。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材与教学落实落细落小,学生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学校美育工作展现新局面。

二是充分发挥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扶贫的引领作用,启动实施教育扶贫优质资源共享精品课系列示范行动,出版教育信息化优秀案例集,不断积累和丰富了教育教学优质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

三是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通过资源体系,加快实现了偏远农村地区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五、经验与启示

1.主要创新点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工作的新举措、新方法,贵在精准。选取美育教育则是将教育精准扶贫落在了一个具体的点上。我们探索此方案,是想寻找这一突破口,摸索精准扶贫是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作用于美育教育方面的。希冀能通过此次方案呈现出一些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点上开花,面上推广,推动农村边远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新进程。使山西省教育信息化应用在教育教学上,尤其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育改革创新的作用上。

2.基本经验

找准教育脱贫实施路径,推动教育脱贫政策精准实施。整合全省各地区和学校的信息化有效资源,深化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开发与应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以提升农村学校学生美育能力为主要抓手,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统筹推进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拓展,按照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网络扶贫扶智,增强贫困地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与应用,促进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贫困地区优质
比亚迪集团扶贫
“优质父母”不能靠培训速成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育见未来共创美好——2019未来学校行业年会暨教育资源交流会圆满落幕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