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视角下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保障的机制构建

2020-11-24 23:17周辰
大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建构教学质量

周辰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如今我国高职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目标的转变、教学理念的发展使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很难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可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借助智慧校园建设,建构全新的教学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更好地将高职教育教学的状况反映出来,针对性地做出改进。

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保障体系现状

(一)加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首先,加强教学质量评价保障体系建设能够满足办学水平提高的客观要求,是保障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基础[1]。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遇到了诸多困难,加强教学质量评价保障体系建设能够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指明方向,进而推动其办学水平的提升。其次,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保障体系有助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现如今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再次,教学质量评价保障机制建设能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改革发展。为了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新时期的发展,高职院校必然需要积极开展教育改革,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科学技术的革新,而如何有效提升并保障教学质量则是高职院校改革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最后,现如今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保障机制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在此情况下,要想有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对教学质量评价保障机制进行优化改进。

(二)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保障存在的问题

首先,评价内容不全面。过去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范围通常局限于课堂,由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成效进行评估判断。但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形势的转变,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所涉及的因素越来越多,现有的评价内容无法将教学质量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其次,参与评价的主客体有限。就目前来看,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主要包括院校管理层、教师以及学生,但现今高职教育改革方向是教育教学和社会岗位需求接轨,这就意味着现有的教学质量评价主体过于局限,忽略了社会的反馈,导致评价结果失真,而根据该评价结果所做出的改进也难有效地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再次,评价指标针对性不强。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教学逐渐转向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出现了忽视专业知识素养的情况。针对教学质量所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未能考虑到不同专业的特点和要求,难以和专业教学形成有效衔接。最后,评价工作缺乏时效性。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开展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资料,加之流程复杂、学生数量多,整个过程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导致其难以真正作用于教学质量的优化。

二、智慧校园概述

(一)智慧校园的概念

智慧校园是指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应用系统的建构将教学、科研、服务等多个方面融为一体,构建智能化、智慧化的教学、学习和生活环境。其中涉及到了许多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云计算、物联网等,实现对校园环境的动态感知和智能监控[2]。目前,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智慧校园的建设,建成了信息门户网站、数据分析平台并统一了认证平台和接口,在此基础上搭建了教务、学工、校企合作、人事管理、招生、科研等方面的应用系统,对校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了解。但整体上来看,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应用仍处于浅层次。

(二)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

智慧校园建设是为了服务于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建构统一的数据标准、开发平台,在此基础上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事务进行全面整合,纳入统一的网络场景中,促进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管理等效率的共同提升,并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改革发展规划的落实。

三、智慧校园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保障机制的建构

(一)建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为了实现对教学质量状况的有效掌握,应依托智慧校园环境,建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针对评价和被评价对象将系统分为多层结构[3]。与传统教学评价保障体系不同的是,在课堂评价和教学总体评价的基础上,还应该引入针对学校、专业以及课程的校内评价和在线评价,具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在上图呈现的架构之中,课堂听课评价所包含的三个模块中,面向不同的评价对象,可以针对性地设置不同的指标,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或建议。需注意的是,学生听课评价模块可以实现学生知识掌握状况的自动采集,院系教学检查模块是由各个院系的教学管理人员根据每次教学检查的结果进行客观填写。面向学校、专业以及课程的社会在线评价,评价主体涵盖了用人单位、毕业生、学生家长以及第三方,其中第三方主要是指具有良好公信力的数据咨询与评估机构。

整个教学质量监控系统采用经典的三层架构模式,即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展现层,数据层主要由模板指标库、基础数据集和业务数据集构成,涵盖了教师、学生、专业以及课程等与教学质量相关的数据内容,这些数据经由交换中心与智慧校园其他业务系统实现同步[4]。同时数据交换平台也是系统与智慧校园对接的重要桥梁,系统还建立了移动端接口,和新媒体平台进行对接,为社会评价的实现提供支撑。

依托上述系统可以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价,且有效规避了传统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系统可以直接从教学平台获取这些数据,转化为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引入社会和第三方评价的原因在于现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趋向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鼓励学生们到其中开展实训锻炼。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建构可以使企业直接参与到教学质量评价中,能为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教学资源的把控提供依据。除此之外,毕业生、学生家长以及第三方机构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完成评价。如校外人员也可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访问高职院校的智慧校园系统,系统所设置的面向新媒体平台的接口可以免去账号、密码输入程序,不需要重新注册,这将使评价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便捷。

(二)建构完善的评价体系

首先,对师生角色定位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上引入现代评价理念。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评价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智慧校园环境下对各类学习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构建学生学习行为相关模型并进行科学分析,对于指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5]。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在校生和毕业生相结合的动态评教数据库,使教学质量评价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动态的、发展的过程。

其次,建构科学合理且具有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一方面要符合评价对象的特点,另一方面则要满足教学质量有效评价的要求,此外还需要具备可操作性[6]。其指标选择需要全面围绕评价对象,如在课堂听课评价方面,可以设置教学理念、教学准备、课堂内容组织、信息化应用、课堂效果等指标,将教学质量全面详实地反映出来。

再次,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评价形式进行创新,借助成熟技术优势,通过建构评价数据库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效率,同时最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可以有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评价过程的完善。在智慧校园环境下,可以对学生评教、分数统计、信息反馈等过程进行全面跟踪,充分发挥其引导、监督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高职院校应依托智慧校园环境建构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和保障机制,促进高职教育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建构教学质量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校园环境卫生大比拼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环境设计中校园发展研究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迎接新学期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