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探析
——基于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的视角

2020-11-25 08:16郭彩萍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团体体验式图书馆

郭彩萍

(甘肃省图书馆,甘肃 兰州 730000)

1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存在的突出问题

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是公共图书馆以未成年人为对象,创造阅读环境、推介阅读服务、提供阅读资源、传播阅读理念、鼓励阅读交流、开展阅读指导等一切活动和工作的总称。 通过公共图书馆数年的实践与探索经验,以及对国内外相关案例、学术成果的考察与梳理,笔者总结了当前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公共图书馆亟须强化吸引力

电子读物和视听产品是未成年人阅读的基本对象。 作为人类文化知识的宝库和阅读推广的主要阵地,公共图书馆应加强资源建设,做好阅读引领工作,在阅读、教育等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全面提升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内容价值,扩大社会影响。

1.2 与“利益攸关方”缺乏有效互动

由于未成年人年龄小、从众心理强,不能正确地选择和评价阅读对象,阅读行为也表现出被动性和随意性的特征。 公共图书馆应与教师、未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家长建立有效的互动关系,并根据社会知识环境、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帮助未成年人做好阅读规划。

1.3 公共文化阅读资源整合不足

公共图书馆在服务未成年人的资源建设上往往各自为政,无法很好地吸收中小学教育、社会公益和家庭教育等公共文化阅读资源。 当前,由于我国出版的优秀少儿读物数量较少,公共图书馆的采购量不足,加之大众媒体对未成年人阅读的宣传较少,致使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1.4 公共图书馆阅读文化品牌效应有限

作为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主体,公共图书馆应积极打造少儿阅读品牌。 近年来,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的“亲蓓蕾”、温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的“毛毛虫上书房”等阅读品牌相继出现,虽然各具影响力,但活动数量少、规模小,阅读推广的效果不理想,无法产生品牌效应。

2 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和未成年人阅读推广

公共图书馆运用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的理念与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其在未成年人阅读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2.1 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及其特点

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指教育者通过建立一定的情景模式,充分调动想象力开展活动,并促进活动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分享各自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提升他们自我认知的辅导方式。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以人文主义教育理念为指导,对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三方群体进行特殊关怀,使他们能够和谐互动,由此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 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具有三个特点。

2.1.1 针对性。 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以人的情绪、意象、情结等内心活动为对象,通过引发个体内心变化达到心灵重塑的目的。 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的工作内容和目标不依教育者的主观意愿制定,而是直接针对团体成员的心理需求和团体工作目标加以确定,因而效果显著,能够更快地取得教育成果。

2.1.2 灵活性。 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把艺术性、象征性、概括性甚至隐喻性的文化形式作为媒介,可以构建多种互动情境。 在具体使用该教育方式时,教育者还可根据团体目标和团体成员的动态变化灵活制定教育方针,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1.3 可操作性。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实践,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有了明确的操作程序和结构,便于任何团体的教育者使用。

2.2 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导入未成年人阅读推广

目前,公共图书馆在网络通信、资源共享和个性化服务等方面都朝着贴近未成年人性格特征和阅读需求的方向进行规划、设计与建设。 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为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与方法指导,该教育方式适应未成年人阅读时的身心成长历程,即从感知到领悟、从情绪到理智的过程,能够保证阅读效果的最大化。 另外,国务院法制办于2017 年6 月审议通过并正式实施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全民阅读成为国家战略,其中规定的“少儿阅读是国民阅读的基础”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以团体为对象,促进未成年人的沟通交往,在互动体验中不断改进他们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与社会文化建设的目标高度契合。

3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原则与步骤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基于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的视角,结合公共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工作的目标、原则及步骤。

3.1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目标与原则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目标是充分挖掘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传播阅读理念、开展阅读指导,以增强未成年人的阅读体验,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根据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的特征,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结合”。“一个中心”即“一切为了孩子”,公共图书馆应尊重未成年人的个性,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遵循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让未成年人在阅读中认识世界、融入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个结合”指将馆员、未成年人家长和教师的指导教育与孩子的个性相结合,将未成年人的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相结合,将未成年人的阅读需求与读物的价值相结合。

3.2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流程

基于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的操作方式,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流程通常为以下四个步骤:一是明确主题,确定目标。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应明确主题,做好定位,针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做好分级阅读服务。 二是营造环境,设置情景。 公共图书馆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特别依赖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和轻松愉悦的阅读情景。 阅读环境包括公共图书馆的馆舍布置和装饰、馆内阅读氛围等,好的阅读环境能够激发未成年人的阅读热情。 情景设置在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者通过设置合理的情景,能够使未成年人产生强烈共鸣,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情绪变化,也能够帮助馆员和家长更好地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三是招募成员,组成团队。 根据不同的阅读推广主题,公共图书馆在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开始前即可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活动通知,招募专家和志愿者组成专业的服务团队。 甘肃省少年儿童图书馆针对学龄前儿童开展的“彩虹花绘本故事会”即是通过志愿者及参加活动的未成年人家长共同参与完成的。四是鼓励分享,加强交流。 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强调受教育者在体验基础上的分享和交流。 未成年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提出对阅读内容的看法,通过讨论、表演、拼图、手工等方式感受阅读的乐趣,加深与教师、同学、父母的感情。

4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保障措施

4.1 营造适合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的环境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从方案设计到活动准备、实施、宣传等环节,均离不开社会各界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公共图书馆应营造符合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主要指舒适的阅读空间、先进的硬件设施、具有特色的文献资源等。 精神环境主要指浓厚的阅读氛围、专业的阅读服务等。 公共图书馆可积极与当地教育部门、知名作家、新闻媒体等合作,邀请未成年人家长参与活动策划,群策群力,扩大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的社会影响力,提高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4.2 培养具有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技能的馆员队伍

阅读推广是公共图书馆向公众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尤其需要公共图书馆组建专业的服务团队。 早在2014 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就启动了“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是我国最早开始践行“阅读推广人”培训的公共图书馆,培养了大批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青少年阅读工作者,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全民阅读事业的持续发展。 专业的阅读推广馆员应掌握未成年人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阅读社 会学等知识,具有团队建设与管理等必要的工作能力,能够融入团队或带领团队开展阅读推广工作。

4.3 打造基于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阅读推广的特色品牌

品牌的要素有价值、文化和个性,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品牌应具有巨大、持续的社会影响力。 通过对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亲蓓蕾”阅读活动早期的阅读培养计划等多个案例的剖析,笔者发现成功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都具有强烈的体验团体心理教育的特征。 例如,由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福田区教师培训中心联合主办的“少图义教—名师讲堂”主题活动,以郑冬梅主持的课题“基于生命成长的宽语文教育的研究”为基础,开展了开放而有创意的个性化阅读推广活动。 活动每月举办一次,采用故事表演、角色讨论、故事沙龙、即兴创作、阅读绘画、美文诵读等形式,引导未成年人分享阅读的快乐,解决他们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因此,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寻求阅读推广品牌建设的规律,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体验式阅读教育体系框架,形成各自的阅读推广品牌,增强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的实效。

猜你喜欢
团体体验式图书馆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图书馆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去图书馆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
高中生物新课程下“体验式教学策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