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自组织控制理论与改革探索

2020-11-25 12:16宋翠翠薛春华战美仔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2期
关键词:体质教学内容理论

宋翠翠,薛春华,战美仔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091)

对我国青少年目前的体质健康情况,国家已经高度重视,将全面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列入国家计划。然而,学校的体育教育担负着学生时期重要的体育锻炼,但通过调查得知,目前各高校的体育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如何做到体育教学改革,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这是每个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同时也为体育教学改革的推动提出理论依据及理论研究。

1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有体育教学,且体育教学的硬件及软件设施也在不断地完善,但为何我国的青少年体质仍然在世界排名靠后,这就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导致。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在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依然沿用着最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形式单一枯燥。上课主要是体育技能的传授为主,并没有将现代化的教学理论加入其中,同时学校制定的体育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需求,更无法激发学生运动的热情。这就导致学生在体育课上不能达到真正的锻炼,身体状况得不到真正地提高。对于有些高校提出的体育教学改革,但由于实施不彻底、教师不作为或者理论根基不完善等情况严重制约了体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在这样的传统和混乱的体育教学中,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

2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自组织理论分析

自组织和他组织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自组织是为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组合与系统外界指令之间的相互联系。实现信息的内部交互。在自组织系统中,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都是从低级到高级、由无序到有序、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从而使自组织系统更加完善,逐渐适应新的系统。目前,学生体质的下降以及高校教学质量的下滑,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已经是必然之势。

高校体育教学自组织控制理论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都遵循一定的理论原则,并要求按照这些原则才能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控制与提高,才能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否则,可能导致教学秩序产生混乱,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自组织的控制原则主要由以下几点。(1)兼顾原则。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重视了向学生们传授体育技能,但却忽略了学生对待体育的情感、态度及他们的价值观问题,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与兴趣的培养。同时,单一的课程目标设置过于强化了教师的职能权限,使得教师只是在完成教学任务,而非在培养人才,更加忽视了体育教学中各要素之间的内部联系,造成体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发生偏离。因此,学校体育教学自组织控制必须要从系统的整体角度,兼顾学生们的情感、态度、兴趣等方面培养与结合,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体育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2)对话原则。由于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差异、不同的兴趣追求,这也体现在对待体育教学内容上,如有些学生喜欢篮球,有些学生却喜欢羽毛球,有些学生喜欢运动,而有的学生则喜欢安静地待着,对学生这种不同的性格差异,如何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这就要求高校的体育教学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改革,从而面对学生多样化的体育学习心理。自组织控制理论就是要在学生不同的学习思维和个性差异下,分析并发现他们的共同点,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流,逐渐达成观点的统一,在体育教学中形成共同爱好的集中体,避免了学生的兴趣冲突,也能让教师给学生传授他们感兴趣的体育内容,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

(3)动态原则。高校体育教学的自组织控制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组织控制理论随着学生体育知识的提高和技能的增强,自组织控制也会由简单到复杂变化,通过不断地调整课程资源和分析学生对体育教学心理的转变,并逐渐适应学生不断提高的体育技能和兴趣爱好,循序渐进。在这样不断的动态变化中寻找新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3 高校体育教学自组织控制的改革探索

3.1 建立民主制课堂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是起主导地位的,但这样的结果导致的体育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我们希望随着自组织控制的实施,教师的角色将逐渐消失,自组织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构建师生双边的平等合作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友好的关系中去探索学习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参与课堂管理的机会,让学生消除对课堂与教师的恐惧心理,进而构建由教师引导、学生自组织治理、消除师生课堂的二分关系,建立民主的课堂秩序,帮助学生由“消极情绪”转向“积极情绪”、由“他律”转向“自律”、由“被教”转向“主动学”。

3.2 构建多元化开放体育教学内容

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单一枯燥,让学生和教师都很苦恼,但随着自组织控制的实施,对体育教学的内容也提出了相应的新要求,对教学内容必须多元化、开放化。由于单一的体育教学资源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兴趣爱好,造成学生不愿意学,厌学的现象。因此,学校在进行自组织理论教学改革时,必须构建多元化开放的课程内容体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相对应的教学,打破传统的集体性教学,构建以选课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把兴趣爱好相近的学生放在一起教学,组成一个新的学习小组,由教师进行教学,实施自组织化管理,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

3.3 创设认知与情感互动的教学环境

在体育教学的自组织控制过程必须通过教学环境进行创建。学生的认知是学生体育兴趣创建的关键所在,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产生消极情绪或积极情绪两大对立的情感,积极的情绪固然是对教学有着促进作用,而消极的情绪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造成教学困难的增加。不仅如此,这种消极情绪还有辐射效应,如果不能及时地加以纠正和调整,这样的消极情绪会更大范围地扩散。对学生的认知改变主要是要让学生有被尊重、理解、信任的心理感受,让学生感受到存在感,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例如,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并在设定的自组织互动环节交流中达成小组一致的意见。让学生找到自我价值,产生自信,便会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就是借助情感互动的教学环境创设自组织学习系统。

4 结语

随着国家对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的不断重视,体育教学自组织实施已经是时代的必然之势。自组织控制理论早已在非线性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却非常少,面对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资源的复杂性及学生的差异性,以自组织控制为切入点,用系统整体、多元开放、角色转变、认知与情感互动的方式解决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在实践中的困难,实现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尝试和探索。

猜你喜欢
体质教学内容理论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