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凭借力,妙笔显人形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人物描写

2020-11-25 16:46
读与写 2020年15期
关键词:财主神态祥林嫂

陈 凯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外国语学校 四川 成都 610000)

写作,是生活的艺术。那么,写作的时候,如何让塑造出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

1.动作描写——如见其行,如见其人

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一系列动作进行描写,让人物在举手投足中表现自己的性格特征。

朱自清《背影》中的这一段文字: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作者把父亲买橘子的过程和动作描写得栩栩传神,“蹒跚”“慢慢”等词表明了年事已高、身材肥胖的父亲爬上月台的吃力程度。也正是这成功的动作描写,使一个憨厚朴实的父亲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活灵活现,真实感人。

成功的动作描写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对动作对象、动作环境的描写以及对动作感受的表达,都能使得人物的动作行为更加活灵活现。

2.语言描写——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讲个小故事:一日大雪,秀才、县官、财主三者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作诗一句。秀才脱口而出:“大雪纷纷落地。”县官随之接上:“都是皇家瑞气。”财主乐呵道:“再下三年何妨?”此时此刻,一个穷人听闻其对话,怒从中来,破口大骂!“放你娘的狗屁”言为心声,语为人镜,在这个小故事里,不同身份的人都只用了一句话便展示出了他们的性格特征,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语言描写也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在写作时应牢记让文章中的人物“复活”,自己开口说话。换言之,要做到让“什么人说什么话”,秀才谈吐讲求文采,县官作诗不忘歌功颂德,不愁吃穿的财主“站着说话不腰疼”,而只有食不果腹的穷人忍不住开口大骂。

3.外貌描写——以形传神,以神动人

“××,女,67岁,身高一米五五左右,穿浅灰色中式罩衫,黑裤子,灯芯绒圆口布鞋,耳聋,四川口音……经常看到类似这样的寻人启事,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这些文字能锁定所要寻找的对象呢?它正是巧妙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

首先,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外貌往往受到其职业、年龄、生活环境、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每个人都各有特色。其次,在进行外貌描写时要处理好次序问题。如人物的长相,可以采取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行文。再者,为避免出现“千人一面”的毛病,在进行外貌描写时,要善于抓住人物显著的外貌特征,工笔细描,使其形象更为独特鲜明。

如祥林嫂的三次外貌变化:祥林嫂第一、二次到鲁四老爷家,都带着孝,一身当时江南农村妇女的装束,“脸色青黄”、两颊的变化,透露出她内心深沉的哀伤。第三次是她临死前的惨状,字里行间有作者无限悲愤。特别是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从初到鲁家的“顺着眼”,到祭祖时遭斥退的“失神的站着”,直至临死前的“眼珠间或一轮”,再现了她一步步走向悲惨生活的深渊。

4.心理描写——心之所想,人之所向

作文中的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是揭示人物内在精神和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

通过内心独白展示人物心理,让人物自己与自己进行无声对话,亦可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理环境。环境描写往往具有渲染气氛、表现作品主题等作用,同时它还能烘托出人物的不同心理。喜庆欢乐的环境描写往往能烘托人物的兴奋心理,而萧索凄清的环境描写又能烘托人物的悲凉心理,当然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采用“以乐景写哀情”等手法。所谓“境由心生”,人物的心理感受不同,对周围景物的感受也迥然相异。融情于景,景随情迁,利用环境描写巧妙地从侧面烘托出人物的心理。

5.神态描写——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首先,要确定神态的主要部位,通过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将其细致地表现出来。

譬如《红楼梦》第四十回中,刘姥姥成功用表演逗笑了众人: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地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人物的“笑”,反映出人物自身的性格特征。比如,史湘云性格豪爽,不拘小节,所以她的笑态是“一口饭都喷了出来”,而娇弱无比的林黛玉则笑岔了气。又比如宝玉,作者没有直接描写他的笑态,而写他“滚到贾母怀里”,突出人物的不同地位。

因此在行文时,也要结合人物自身的个性特征,对同一神态加以不同的描写!

总之,作文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重内容,重真情。因此,作文应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清醒的头脑去思考,流畅的笔调去记录,用生动的语言去表达。

猜你喜欢
财主神态祥林嫂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怎样描写人物的神态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祝福》的文本细读与推理
财主的刁难
王勇智斗财主
神态中流露出的“较量”
目不识丁
写给一群羊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祝福》中祥林嫂的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