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020-11-25 16:46段翠英
读与写 2020年15期
关键词:方块字姿势写字

段翠英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行知小学 安徽 黄山 245200)

引言

当今社会,电脑科技充斥我们的生活。打印文字方便、快捷,但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汉字本身具有结构美、意象美、动感美、音律美,这些美感不是打印文字所能承载的。修订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良好的书写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呢?接下来从几个方面简单做一个分析。

1.书写习惯

习惯一旦养成,便很难改变。书写习惯主要包括正确的坐姿,正确的握笔姿势。良好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不仅利于小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也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新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努力。

1.1 张贴写字儿歌。一年级的孩子都懂得,写字时要“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一尺远”,要让学生熟读成诵,并张贴在教室,时时刻刻提醒学生。必要时和家长做好沟通,让孩子们在家里和学校都受到良好的监督。

1.2 养成正确的坐姿。教学时经常发现,孩子们写字时坐得不够端正,总是歪歪扭扭的。这样一来,很容易疲劳。与此同时,眼睛离书本太近,时间久了容易引起近视。另外,歪着身子,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容易造成脊柱弯曲,对健康不利。此外,身不正,何以字正?

1.3 强调正确的握笔姿势。以软笔书法为例,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这就是所谓的“五指执笔法”,右手五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执笔以指实掌虚为原则。外实如莲花半开,内虚可容蛋。笔管以正直为原则。用力要适度,过紧过松皆不宜正确的握笔姿势。

2.培养兴趣

俗语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更能左右他们的行为。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带领他们走进汉字,感受方块字的无穷魅力。兴趣产生了,学习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改变教学思路,让学生明白提笔就是练字时。我时常强调,平时写每一个字都要认真拿捏,是最好的练字方法。练习书法并不意味着写字课的时候才会把字写好,每时每刻都要本着严谨的态度,写好每一个方块字。

改变教学策略,激发学习兴趣。单凭教师一张嘴巴,空泛的讲解,学生肯定提不起听课兴趣。善于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声音、画面相互结合,悠扬的音乐,清晰地画面,大大提升了听课力度。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每个都是鲜活的生命体。汉字本身富有诗意,富有审美情趣,洋溢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魅力。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这种魅力,为古老的中国文化感到自豪,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2 采取奖励机制,提升写字信心。我们班部分同学报了书法班,小有成绩。因此,特意挑选了他们的书法绘画作品,张贴在教室。此举增强了参展同学的信心,也激励了其他同学更加努力练习书法。平时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书法比赛,包括软笔和硬笔书法。比赛时横向比较,同时还可以采取纵向比较。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书法作品收集起来,一段时间做一次整理比较,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那份喜悦是不言而喻的。

3.培养观察和注意能力

我们都知道,学习书法是从临摹开始的。不管是临,还是摹,学生动笔之前都要仔细观察汉字的笔画、部件及汉字结构。敏锐地观察之后,书写时还要平心静气,集中精力,方能写出满意的汉字。

3.1 观察能力。方块字本身特有的结构和组合特点,是其特有的魅力。汉字结构一般包括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全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以及独立结构。另外,同一种结构,也有不同的字形。正是因为如此,小学生才容易写错别字。“田”、“由”、“申”三个字形极为接近,却不是同一个字。目前,某些省市提出了“圆米格”、“灯笼格”书写教学模式,相比之前常用的“田字格”、“米字格”更加科学,更有利于小学生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

3.2 注意能力。经常练习书法的人都懂得,练习书法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性情。原因何在呢?写字时需要平心静气,精力集中。小学生一般比较好动,坐不住,写字时也不够专注。作为教师,应该采取灵活的方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练习书法的热情,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快乐有了,兴趣来了,孩子们自然会全神贯注,静气凝神。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教者把书法教学落实到每节课,言传身教,坚持不懈。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们感受方块字的独特艺术魅力,使其爱上汉字,练好书法,写好老祖宗几千年传下来的方块字。练习书法,任重而道远,路在自己脚下,让我们一起努力!

猜你喜欢
方块字姿势写字
结合汉字特点开展汉字教学的实践探究
倒挂在树上,我的主要姿势
我学写字
看书的姿势
学写字
学写字
第五章 跑“各种姿势的起跑”课时1教案
写字
巧教巧学中国“方块字”
字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