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25 16:46
读与写 2020年15期
关键词:赛马核心素养

黄 芳

(广西省苍梧县沙头镇新建小学 广西 苍梧 543100)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小学语文学科而言,核心素养包含了语言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审美能力、文化素养等内容,需要老师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和培养。老师要充分发挥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深入探究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达到陶冶情操、洗涤心灵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1.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构建目标不明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不能单纯是口号,需要老师结合核心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和认知水平来细化为更详细的教学目标,不能笼统地认为听说读写能力就是教学目标。但是在小学语文的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老师由于课程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导致教学流程化,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1.2 教学结构不合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依然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课堂进度、教学内容均由老师来进行把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对于未能掌握的知识内容没有及时反馈给老师,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少,教学结构严重不合理,阻碍了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1.3 重智商轻情商问题突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通常以知识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情感功能方面的提高。但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思想情感与认知是同步发展的,老师只有真正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教学中对知识理解更深刻,认识更全面,使学生在完成语文知识积累的同时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都得到显著的提高。

2.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综合实践中的运用策略

2.1 落实学科的素质教育要求。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老师首先梳理学科下的具体素质教学要求,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从而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语文老师要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出发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比如低年级以拼音识字教学为主,中年级以词、句、段的学习为主,高年级以段、篇的学习为主。同时老师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优化教学模式,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得到思想和情感教育,拥有正确的三观和高尚的品格,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比如五年级学习《田忌赛马》这课时,老师可以结合学生喜欢动画的兴趣点来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老师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制作了小明赛马与田忌赛马的动画,小明赛马采用随机赛马的方式结果显而易见,比赛输了,而田忌赛马则按照田忌给出的赛马策略进行赛马,用自己的长处与对方的短处相比,结果很明显,比赛胜利了。老师通过动画来直观地将两种赛马策略来进行生动直观的演示,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更容易理解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道理。

2.2 创设生活情境落实素养培养。在小学语文课堂实践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将生活素材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拉近语文知识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进而使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体会到语文知识的价值和魅力,从而实现了在“在生活中学,在学中生活”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比如学习《稚子弄冰》这首诗,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寒冷的冬天里小孩穿着棉衣,发现屋外的有个水盆,里面的水里结了厚厚的冰…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自觉走进了诗的意境中,体会到诗歌的语言韵律之美,得到了美的熏陶。

2.3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老师要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将课上教学向课下延伸,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拓展知识视野,丰富学习内容,完成知识积累。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去听、去看、去思考、去总结,在观察和思考中理解语文知识,掌握和内化知识。比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搜集各种语言文字的演变历史,然后进行分享交流活动,总结语言文字的运用方法,感知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语文老师将课堂还给学生,通过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使在教学中完成核心素养的培养。

猜你喜欢
赛马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名马拍卖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赛马奇案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