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方法的创新实践

2020-11-25 16:46覃桂珍
读与写 2020年15期
关键词:新课改作文教学模式

覃桂珍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城厢镇中心小学 广西 来宾 546100)

新课改是结合当前社会要求、学生的成长规律进行的课堂改革,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发展,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得到重视,除此之外,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也渐渐被强调。教师在开展作文指导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使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素材;也可以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写作;还可以组织交流活动,使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分享适用于学生本身的写作窍门,最终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1.培养观察能力,收集生活素材

学生在写作时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言之无物,而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一般是引导学生利用阅读的方式积累素材。阅读确实是积累素材的好方法,但是这种方式在体现效果时比较缓慢,因此教师可以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然后以阅读做辅导,促进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另外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生活中取材。

以《推荐一个好地方》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写这篇作文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一周的时间,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找到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地方,然后观察这个地方的人物风景,最后写出这篇文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比如教师先让学生选定地方,在选定地方之后,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像这个地方好是风景好、人们的相处好、娱乐性比较强还是有什么名胜古迹?那这个地方风景好是里面有水、有动物、有红花绿树还是空气比较清新?在这个好地方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里面有你特别喜欢的东西吗?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观察自己认为好的地方。在学生观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在课堂上用口头语言分享,然后引导学生梳理逻辑,再让学生进行写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深入的观察,收集到许多生活中的素材,甚至能够贴切的将自己阅读过的好词好句镶嵌进去,最终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2.打破常规模式,引导循序渐进

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需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成长。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直接给学生一个题目,规定字数,然后让学生写作,这种方式使得学生没有过渡的过程,给学生心理带来压力。因此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从一段话开始,然后逐渐变成一篇作文。

以《我的奇思妙想》为例。在写这篇作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问一问学生有什么奇思妙想,有的学生说想象着有一天进入到太空;有的学生说想象着自己变成一只恐龙;还有的学生说想象着自己的父母陪自己出去旅游。教师在学生说出自己的奇思妙想之后,可以继续询问,将学生的只言片语发展成一段话。比如教师问:“那你进入太空之后要做什么呢?”学生回答自己进入太空之后的一些经历。在学生说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录下来,然后逐渐的完善。教师给学生过渡的阶段,使学生明显的感受到由短短一句话变成一篇作文的进步,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最终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3.组织交流活动,分享写作心得

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的时候可以组织交流活动。虽然教师会提供给学生一些优秀的写作技巧,但是有些学生难以将这些技巧融入到写作中,然而在交流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小窍门,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这些小窍门,使学生掌握更适用于自己本身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以《形形色色的人》为例。这是一篇写人的作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之后,可以让学生交换彼此的作文进行交流,并吸收其中的优点。比如有的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某个学生的作文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分享自己的窍门,自己一般会先确定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设计思维导图,进行拓展延伸,并选择自己需要的部分进行扩写。也有的学生发生其他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比较生动,学生分享自己一般会在写作的时候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不但可以使文章优美,还可以使字数增多。学生之间分享写作心得,使得学生切实学到一些方法,最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质量。

总之,在新课改的环境下,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与学生互动的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发展。写作是一种书面语言表达形式,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多是言之无物、逻辑混乱、写作积极性比较低。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的时候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最终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新课改作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新课改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