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有效策略

2020-11-25 16:46吴宇烽
读与写 2020年15期
关键词:整本书深度文本

吴宇烽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江苏 南京 210000)

深度学习是个体将学习的知识从一种情境应用到另一种新的情境的过程,即迁移。在语文教学的相关指导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要求,希望能够积极地在语文的教学中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对本文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此本文将就深度学习视角下的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示。

1.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1 学生缺乏必要的个性体验。有的时候教师设置的课堂非常的新颖也很热闹,无论是教师的语言还是教学的内容都非常的精彩,有效的解决了课文中的重难点内容,对于学生看似起到了积极地带动性,但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其实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主要是没有给学生更多个性阅读的机会,学生在阅读中缺乏个性化的体验。很多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并不是学生自发感受到的,而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这些东西并没有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内容。

1.2 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在目前的很多语文课堂中会看到教师讲讲读读、问问答答,其实主要是从头到尾对课文进行了串讲,虽然有的时候教师也会加入一些合作学习方式,但是使得课堂变得华而不实,甚至影响到了整堂课的一个教学效果。归其原因,可能教师还没有真正的找打对其中的方法,没有有效的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融合,所以使得整个课堂变得比较的单调,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 家长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阅读环境。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的家长并没有认识到自己作为榜样的力量,所以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自己也很少在家中阅读书籍,就更别说和孩子一起进行阅读了。而且很多的家长也没有真正认识到陪伴孩子一起阅读的重要性,这些也会影响到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2.整本书阅读指导中的深度学习策略

2.1 改变学生浅阅读的现状。很多的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其实只是很简单的就文本的文字进行了简单地浏览,并没有真正的发展自己的思维去进行阅读,整个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里面的内容,书中说的是什么自己就全盘的接收。对于整本书阅读来说,书中所涉及到的信息非常的丰富,很多的学生不能够很好的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关键的要素,很多时候读了前面就会忘掉后面的内容,或者是整本书读下来也没有明白到底在说些什么。其实这种现象也就导致了一些学生尽管读了很多的书但是在写作的时候还是不知道写什么,不能够很好的运用,归其原因还是学生没有真正掌握阅读的方法。所以在整个整本书的阅读指导中教师需要尽可能的改变学生的这一问题。比如在完成了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关于鲁迅的学习后,我为学生推荐了鲁迅的作品《朝花夕拾》,在要求学生阅读前我为学生设列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书中涉及到的你印象深刻的人物有谁?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等等,这样学生在问题的带动下往往会读出更有深度的内容。

2.2 用深度学习开启整本书阅读正确方式。深度学习其实是希望学生能够真正的实现思维的活动,有了思维的参与整本书阅读才能够有效的进行,那么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更加综合性的去看待文本。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对于很多的内容也会有不同的看法,生活经历的不同、阅历的差别都会影响到学生对于文本的感知,而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能够有多元的体验。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时,有的学生说吴松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厉害,因为文本中说到了武松也会紧张,这时候我并没有否定学生的看法而是大家赞赏,然后带着学生去分析这个人物,让学生认识写实文本的特点,这是一个真实的人物而不是神。其实这就是在带着学生深度学习。

2.3 逐级递进,实现整本书阅读的深处漫溯。让想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文本教材入手,教师可以通过一篇文章的主题或者是一个作者引出其他的一些文本提供给学生阅读,通过一篇文章带动一本书的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能够积累素材,进而获得写作水平的提升。

3.结束语

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并不是教师就完全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陪伴他们进行深度学习,进行思维的发散,在这过程中总结方法策略,指导他们攻克一个个难关,最终形成不断的提高阅读能力,要学生借助于整本书阅读实现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整本书深度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