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史运用策略探究

2020-11-25 16:46杜小红
读与写 2020年15期
关键词:数学史探究数学

杜小红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桂五镇中心小学 江苏 盱眙 211700)

课堂是开展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并着眼于时代背景和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弘扬数学教学中蕴含的丰富文化,以此推动学生们的可持续发展。

1.利用数学小故事,创设趣味教学情境

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难点学科,其发展历史十分悠久,同时,它的逻辑性极强,综合性也非常高,但是纵观现代教学现状,不难发现,小学生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吸收和运用效率还不足,面对密密麻麻的数学文字和一连串的数学公式,学生们会心存抗拒,还会觉得枯燥乏味。从源头上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不够浓厚,当学生们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自然会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长此以往,课堂氛围将会变得沉闷僵化,毫无生机可言,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为学生们引入数学历史文化,先帮助学生们通过相关文化故事,建立起对数学的探究兴趣。在数学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有趣的人物和故事,小学生们对故事性的内容又比较容易感兴趣,所以,将故事带入数学课堂,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促使学生们提高学习热情,还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数学知识点。

比如在引导学生们认识100以内的数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了解有关计数法的相关知识,可以在课前充分准备好相关学习材料,并通过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关于祖冲之发明“逢十进一”的视频材料,使学生们置身于一个趣味的视频情境中,同时,还可以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和祖冲之相关的历史小故事,通过丰富有趣的情境,学生们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各个感官,对所要学习内容有一个全面了解,当学生们积极调动起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时,就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更好地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记忆。

2.转变传统教学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让数学史走进课堂是为了引导学生们更好地开展数学学习,获得更好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依旧保持传统教学方式,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史的传输活动,一直占据着课堂的主要时间,而忽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们只能被动地听讲,那么其学习数学史的能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调动,长此以往,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会被浇灭,数学学习效率也会随之降低。对此,教师要能够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并引导学生们成为数学史的学习主体,为学生们留出充分的课前探究时间,进行相关学习。

比如在学习到《七巧板》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在课前自主搜集相关知识材料,比如有关七巧板的来源、演变和相关游戏材料等等,使学生们能够对相关数学史料进行自主搜集整理,然后可以将收集到的东西可以在课上为其他同学们进行讲解,使学生们充分获得自主学习的时间,并能够感受到自己课堂小主人的地位,进而激发学习热情。

3.丰富活动的形式,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单一的活动很难让学生们一直保持兴趣并参与其中,要想让数学史更好地融入到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不断丰富活动形式,激发学生们对数学史的探究兴趣。

首先,可以鼓励学生们进行数学史演讲。在课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对自己感兴趣的数学史料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在课上为其他同学进行演讲活动,这样的小活动不仅仅能够调动学生们对数学史的学习动力,还能够引导学生们不断丰富自己对数学知识的认知。

同时,还可以将数学史学习活动和语文活动结合起来,比如以数学史为主题,进行手抄报绘制活动,当学生们能够设计出丰富的手抄报后,教师可以对学生们的手抄报作品在班里进行展览,供学生们欣赏学习。还可以引导学生们对相关数学史方面的故事和书籍资料进行阅读学习,来扩大学生们的知识面。另外,还可以通过布置学生写数学日记、数学小论文等方式来提高学生们对数学史的探究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了解到,如果单纯地开展数学学习活动,课堂氛围可能会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也难以得到提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把数学史和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学生们对数学史的学习动力,进而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同时,在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数学史传递过程中,教师还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们能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数学史探究数学
高中数学课堂中数学史教学的理论研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四种运用方式
数学史对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重要性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渗透数学思想的小学数学史实例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