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以旬邑县职田镇留守儿童为例

2020-11-25 16:46穆康乐
读与写 2020年15期
关键词:监护人心理儿童

穆康乐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职田镇中心小学 陕西 旬邑 711301)

所谓留守儿童,指的是大量父母亲或单亲入城务工没有携带而留守在出生地的0-14岁的未成年人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是未成年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只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后,缺少了临时的学习辅导、生活照顾、亲情呵护、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由于父母不在家,留守儿童的内心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孤独感,性格怪异,我行我素。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关心农村留守儿童是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必要之任务。

1.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1.1 敌对。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孤僻、偏激、不团结、搞破坏、易产生敌对等不良心理问题,从而导致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严重者有的参与盗窃、抢劫,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1.2 人际关系敏感。留守儿童在情绪、性格上存在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发展。16.7%的留守儿童认为对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46.6%的表示别人叫我去才去,显得内向,不积极;也有36.7%的表示非常愿意参加。

1.3 性格孤僻、自卑。通常情况下,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会感到孤独无助。由于长期的亲情欠缺,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和呵护,和其他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心理落差。久而久之,对于心理留下了阴影—自卑。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

1.4 悲痛、厌恶、焦虑、忧郁。留守儿童年幼就离开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厌恶、怨恨、忧郁。

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2.1 教育管理时间不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教育管理时间严重不足。随着打工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对于那些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而言,他们同父母团聚的时间很短,有的一年也只有过年能够同父母团聚几天。还有少数家长为了节省昂贵的路费,一年也难得和孩子团聚一次。对于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在家的父母一方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忙于做家务和干农活,在个人精力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往往会忽视对儿童学习的监督,尤其是农忙季节,与孩子的接触时间大大减少,造成教育管理的时间严重不足。有的老人要同时监护多个孩子,监护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力不从心。有的监护人身体状况不好,不仅不能保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还需要留守儿童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他们。对于那些由亲戚朋友监护的留守儿童而言,亲戚朋友很多难以处理留守儿童与自己的关系,对留守儿童的二些行为持放任态度,一能不干涉就不干涉。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保证其吃好喝好,不出安全意外外,对其学习、心理、价值观和道德方面的管理严重不足。

2.2 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教育管理方式不当。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在小学的占22%,初中的占40%,高中的占22%,大学的占6%。由于自身文化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农村父母在指导子女一的学业方面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的家庭教育职责更多地表现在监督学习上,而对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往往不能进行辅导和教育。对于长期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家长而言,长期在外务工使他们无法很好地行使督促学业的职能,教育管理方式出现异变。教育方式上简单粗暴,走极端。他们往往根据成绩的好坏来决定使用“棍棒”还是“蜜糖”,成绩好的给以金钱和物质奖励,再不合理的要求也同意。成绩不好的则不分析原因,直接采取简单粗暴的打骂,严重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3 教育观念陈旧,教育内容单一。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农村留守儿的监护人大都把文化教育放在第一位,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心理、安全、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关注很少,.甚至把家庭教育等同于文化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的缺失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只有牢牢抓住家庭教育这个重要阵地,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育人育德的功能,才能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儿童处于成长发育的时期,在生活、学习和心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困惑,需要家长进行引导和疏通,但是面对父母缺位的情况,很多孩子选择把这些困惑和压力压在心里,长久以来也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2.4 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缺乏针对性教育。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各方面教育的不足,特别是在安全教育、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要承担起主要的教育责任。但是,很多老师根本不知道自己班里有多少留守儿童,更别提给这些留守儿童以特别关注和关照。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比较内向,再加上其监护人与老师的沟通和联系也少,使其感觉与老师的关系更加疏远,一般不会主动于老师交流。而对老师而言,他们虽然对留守儿童能够做到一视同仁,但是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教学任务繁重,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对留守儿童给与特别关注。

2.5 学校管理措施不力,缺乏经验可循。农村留守儿童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出现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近年来才凸显出现的新问题,它既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也是中国义务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对中国现有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教育体制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既没有外国的经验可循,也没有国内的模式可以借鉴。虽然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己经引起了国内外相关学者和政府及教育部门的重视,并且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环境、保障农一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利的措施。然而,个别学校仍然没有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足够重视,也没有出台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

猜你喜欢
监护人心理儿童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School Admission择校
School Admission择校